公众服务首页
司法行政人员首页
欢迎您访问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首页 > 通过矫正认知偏差等方式对戒毒人员尤某教育矫治案例

通过矫正认知偏差等方式对戒毒人员尤某教育矫治案例

分享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尤某,男,1983年12月出生,河南商丘人,初中文化程度,家中有父母,妻子和儿子。尤某因吸毒于2016年12月被公安机关抓获,2017年7月移送至开封市强制隔离戒毒所进行强制隔离戒毒。尤某在初中毕业后,就进入到武警某部服役两年,退役后没有选择安置就业,而是在家中负责自己家作坊的送货,每年收入都在几十万元。尤某在生活水平提高之后,忘记以前部队的教育和辛苦创业的艰辛,在生活上开始与一些社会闲散人员聚集在一起,他的第一任妻子因其长期在外、不顾家,最终选择离婚。尤某之后再婚,但仍与一些社会闲散人员交集,在2015年8月沾染上毒品,吸毒长达三年,家中父母,妻子多次进行规劝都无法阻止其再次吸食毒品,最终被公安机关抓获决定强制隔离戒毒。其被抓获时妻子怀有身孕,父母身体不好,加之从外地转送到异地执行,陌生感较强,因此导致该戒毒人员在入所初期戒毒意愿不强,不能够遵守所内规章制度。

【案例基本情况】

(一)吸毒原因分析

通过对尤某的基本情况了解,帮教警察分析其吸毒主要是以下几方面原因导致:

1. 父母溺爱。尤某父母对儿子比较疼爱,因家庭条件不错,在物质生活上给予的比较多,在严格管教上关注较少。因此尤某在初中时就沾染了一些恶习,其父母将其送到部队,希望部队能够严格管理教育。但因尤某在两年服役期满后退伍,之后便在社会上闯荡,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混迹于社会闲散人员中,逐步沾染上毒品。

2. 婚姻挫败。尤某按照家人的要求娶妻生子,结果因为不顾家,导致夫妻感情破裂,以离婚散场,这件事对其思想产生消极影响,自我认同感降低。虽然此后再婚,但是依然我行我素,对家庭、妻子关注较少,对家人的规劝漠然已对。

3. 自制力差。尤某虽然在部队服役过,但当其回到社会,被社会的各种诱惑包围,其在这种环境中逐渐迷失自我,丧失了正确辨别是非的能力。他在家人的规劝下,曾戒断毒瘾,但是当毒友出现,以各种方式诱惑后,尤某丧失了底线,再次滑向毒品的深渊。

(二)确定矫治目标

1. 修正戒毒人员尤某的认知偏差,树立正确的自我认同感,明确戒毒意愿,增强尤某自我实现和满足感。

2. 促进尤某与家人的沟通交流,加强尤某与其妻子的亲子关系,增进彼此的了解,尽量为尤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坚定尤某戒毒。

3. 提高尤某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辨析力,使其有能力建立起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良好社会关系网络。

(三)矫治措施实施

大队警察结合实际情况,并根据制定的个案矫治计划,多措并举,帮助尤某改变认知,树立戒毒意愿。

1. 抓住重点,化解思想观念错误。帮助戒毒人员戒断毒瘾的重点是如何改变错误的思想认识。尤某长期与社会闲散人员交往,形成了错误的思想认识,只求安逸生活,不求进取,认为吸食毒品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针对这种情况,帮教警察利用所内警示教育展示,组织其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并播放吸毒危害性的宣传片和视频,教育其在思想上转变对毒品危害的认识,从而树立起自觉拒绝毒品的潜在意识。

2. 针对难点,树立自信自强意识。针对尤某因婚姻失败、被依法强制隔离戒毒等负面事件导致自信心差的实际,一方面警察鼓励其参加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等康复训练竞技性比赛,另一方面根据其曾经参军入伍的经历,安排其参与所内升国旗仪式。警察及时肯定其努力及进步,通过一系列活动增进尤某自我认同感,使尤某逐渐建立起自信心。

3. 瞄准焦点,增强家庭责任意识。警察分析尤某喜欢混社会的原因是缺乏家庭责任感,错误的生活态度导致他最终走上吸毒的道路。增强其家庭责任感成为坚定其戒断毒瘾的关键:一是警察主动与其家人沟通,使家人认识到他们在戒毒人员戒毒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尤某在所内的表现,不放弃、不抛弃他,继续帮助其戒断毒瘾,回归新的生活;二是定期组织其与家人拨打亲情电话,增强与家人的亲情联系,不断增强其戒毒动力,逐步明确戒毒目标;三是积极协调其家人到所探访。在探访中,尤某看到自己刚刚满周岁的儿子时,不禁流下悔恨的泪水,认识到自己身上所肩负的家庭责任。

(四)矫治效果

通过对比戒毒人员尤某刚入所的表现,现在的尤某从情绪、认知及行为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很好地融入了戒治环境,实现了被动戒毒向主动戒毒的转变。在与家人的沟通中,尤某看到了父母的年龄越来越大,身体越来越差的无奈,也看到妻子替他肩负起家中照顾父母和幼子的辛劳,尤某的心中对家人充满愧疚。他曾经对帮教警察说:“看到父母和孩子,还有妻子,我真不知道该对他们说些什么,我只能把愧疚转化成戒毒的动力,坚决戒除毒瘾,早点回家,肩负起我自己应该肩负的东西”。

【案例思考】

日常的教育矫治过程中,警察要真正做到沉得下去,注重以人为本,与戒毒人员保持平等关系的基础上,对戒毒人员的心理做出合理判断,发现思想症结。与此同时,警察要时时关注戒毒人员的心理变化,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最后,在工作中,警察要注意学会灵活运用各种沟通技巧,在和戒毒人员谈话过程中进行正确引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树立戒毒目标,坚定戒毒信念。这就需要我们警察在谈话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和确定谈话主题及相关内容,开展落实好教育矫治过程每一步,为教育矫治好每一个戒毒人员打下坚实基础。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