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服务首页
司法行政人员首页
欢迎您访问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首页 > 一例借助鼓圈疗愈实现戒治动能提升的教育矫治案例

一例借助鼓圈疗愈实现戒治动能提升的教育矫治案例

分享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人类生来具备心跳的稳定节拍,人们生活中也常表现出简单且规律的节奏,例如“咚咚哒”的鼓声就是我们常见且喜爱的音乐。鼓有着丰富和舒服的音色,它的节奏是最有表现力的,能够用来传递语言和信息,而鼓圈治疗作为集体治疗的一种形式,是由人和鼓组成的圈,是即兴团体音乐治疗。这种治疗方式对于一部分认知偏差、自信缺失、人际关系差的戒毒人员有极大的引导促进作用。参与戒毒人员能体验打击乐器时触觉、视觉、听觉、感觉、运动觉等多方面的细微变化,感受当下内心真实的自我,提升心灵境界。亦能在鼓圈互动中,适度调节情绪,持续放松身心。同时急切澎湃的鼓乐之声也能够宣泄他们心中的情感,长期参与还可以帮助他们逐渐恢复社会功能、改善认知功能。

戒毒人员李某,汉族,初中文化,其父母都是圈内出名的吸毒人员,在这种不良家庭环境下,早早辍学的李某一直在社会上游荡厮混,直至最终染上了毒瘾被强制隔离戒毒。入所后李某表现十分安静,不爱与人交流,内心较为敏感,戒治状态低迷。针对像李某一样的戒毒人员,民警进行鼓圈团体心理治疗,促进了他们在生理、心理、社会功能方面的整体改善。在鼓圈治疗中,年轻且朝气蓬勃的李某表现出了极大的积极性,极强的探索欲望,极佳的治疗效果,也是鼓圈治疗实现良好蜕变的典型代表。

【案例基本情况】

像李某一样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在戒治期间往往自我存在感低,戒治主动性不高,自控能力差,主体意识强,集体观念较弱。因而在针对他们的戒治教育实践中,民警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对于戒毒人员来说,鼓圈活动是一场愉悦身心的音乐集会,是一次互动感应的休闲体验,也是一个人际交往的良好机会。

治疗目标:

1. 释放情绪。鼓声和节奏可以帮助李某释放内心的压力和负面情绪,让他感受到自由和轻松。

2. 增强自信。通过鼓圈活动,帮助李某真切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长,从而增强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3. 促进交流。鼓圈是一种团体治疗方式,可以促进戒毒人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增强李某与其他戒毒人员的社交和团队协作能力。

方案实施:

一、初试,感受律动之美

鼓圈活动虽然适宜所有人加入,零经验时只需要跟随引导师敲打,但想要参与的戒毒人员跟上鼓圈团体演奏仍需要足够的认识、大量的练习、正确的引导以及适时适度的互动,因此鼓圈治疗前期的细致准备是必不可少的。

戒毒人员中不乏具备一定音乐素质且富有表现欲的人。为了保障鼓圈治疗的顺利有效开展,在民警的鼓励下,有多名戒毒人员积极参加到鼓圈治疗的团体中。他们中有会敲鼓的,有会吉他弹奏的,有会打架子鼓的,有擅长唱歌的。通过引导师前期培训和多次交流磨合,几名戒毒人员也顺利“结业”,成为鼓圈治疗的长期“合作伙伴”。

在针对戒毒人员的鼓圈治疗中,一般由4名具备音乐基础的戒毒人员打底,其中1人负责敲鼓及带头示范,1人侧重关键节点的过渡和补救,另1人侧重和声以及与他人的互动,带动氛围;1人手持吉他话筒穿插服务,时不时来点即兴表演拉高气氛。在引导师的正确引导下,在几名老成员的示范带领及互动下,戒毒人员那颗紧绷的心会慢慢打开,也会愈发喜欢上这种自由、互动、尊重的欢快氛围。

李某对于鼓圈活动的热忱,就源自于第一次敲击时的尽情释放。从李某初次尝试鼓圈走进文艺活动室时,一次感受节奏律动之美的娱乐教学就开始了。引导师首先讲解各种鼓的历史、社会使命、精神意义以及鼓的形状结构,认识各类常用鼓并讲解它们在鼓圈中的作用和演奏方式,让戒毒人员对这些打击乐器有深入的认知。在20分钟的熟悉过程中,引导师引导李某等人体验打击鼓类等乐器时触觉、视觉、听觉、感觉、运动觉等多方面的细微变化,感受乐器敲击带来的心灵震撼,熟悉乐器的敲击技巧,适应集体的敲击节奏。

遵循内心、尽情敲打:与每个戒毒人员一样,李某有着一颗追求自我实现的心。跟随引导师的节奏,随心所欲地击打乐器,感受当下内心真实的自我,尽情释放内心所有热情或不痛快。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良好情绪的平衡,精神压力得到缓解,烦恼得到释放,身心健康水平无形中提高。

调节情绪、放松身心:每个人都拥有与生俱来的律动本能。在鼓圈互动过程中,已经适应的李某,自然地跟随节奏,调节情绪,放松身心。每一次敲击乐器的力量越来越均衡,每一次敲击的节奏越来越协调,这种身心协调、得心应手的愉悦感,正是鼓圈所带来的积极治疗效果。

二、对话,体会交流之趣

年轻就是优势,接受新鲜事物特别快。经过初期的学习适应,李某已基本融入整体的鼓圈治疗节奏中,也更愿意把自己的个人想法展现在大家面前,逐渐建立与他人合奏的意识,融入群体,连接他人。跟随音乐的节奏和变化,李某的动作幅度越来越大,也越来越自然,与别人的眼神交流和肢体交流也变得多了起来,给人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

引导师这样讲到:“打开自己,呈现一个真实的状态,注意观察你的变化,不要停下你心中的节奏,对于一向拘谨的人来说,有可能你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渐渐你会听到外面的节奏声,当你微笑抬头时,也许会遇上同样的目光相遇,你会开始寻求交流互动,在与他人节奏上的互动中,可以感受到音乐语言的奇妙”。

跟随着引导师的音乐节拍、手势动作的加快减慢,李某等人敲打乐器的力度与声音,或逐渐增强,或慢慢减弱。从最简单的“咚哒”到“咚嘟嘟咚哒”,从单一鼓声的“咚咚哒”到鼓声、掌声齐奏的“咚咚啪”,从开始的青涩,再到时不时出现的个人即兴鼓声独奏,吉他即兴表演,个人独唱。引导师双手握拳,立刻停下击敲至鸦雀无声;引导师张开双手,并高举头顶,所有人不断敲击,尽情释放内心激情。

为了让戒毒人员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力量,引导师引导大家进行即兴的演奏和互动。观察到李某有表演欲望,引导师及时给予引导、支持和鼓励。在《明天会更好》的背景音乐下,鼓声悠扬、绵绵不绝。李某在大家的鼓励下,勇敢的拿起话筒,轻声演唱起来,主歌部分,李某稍显局促,节奏拖沓,声音颤抖,眼神飘忽不定,鼓圈队友并未因此心生不满,而是主动调整节奏附和李某歌声,伴随音乐的激进,鼓声渐密,李某受气氛感染,渐入佳境,歌声高亢嘹亮,沁人心脾。那份对美好未来的期盼,那份年轻人的朝气和自信,那份同戒人员之间的理解和支持感染着在场的每一名戒毒人员,也让李某感悟不断加深、自信心不断提升,真正实现了内心的全面升华。

与此同时,李某投桃报李,将话筒逐个传递给下一位队友,大家时而低声浅吟,时而高声呐喊,歌声虽参差不齐,个别时段甚至五音不全,但笑容始终洋溢在每一个人的脸庞,励志戒毒的心愿自此生根发芽。同心协力,共克时艰,携手戒毒的目标根植于每名队员心中,戒治氛围和谐而温馨,以鼓会友,以鼓沁心,以鼓明志,以鼓励“戒”的目标初露端倪。

三、合作,领悟创造之美

鼓圈的精神是“没有错误,不做评价”。所以,参与戒毒人员所创造出来的任何声音都是被允许的;同时,鼓圈相信每个人都有着一颗追求自我实现的心,参与戒毒人员的表现不但会被别人接纳,也要充分接纳和尊重其他人。这种包容、和谐、不怕出错的活动氛围,是许多内心敏感的戒毒人员喜欢鼓圈的重要原因。

鼓圈强调“不教而教”,不用语言去教导李某该怎样去做,而是通过老成员的示范及邀请,让李某等新成员明白可以做,同时也留给他们自我发展的空间,不断探索各种可能性。鼓圈强调“不治而治”,引导师一般只会在需要的时候提供必要的帮助,多数时间指挥帮助李某等人建立起与音乐的关系,然后陪伴他们在音乐中探索各种可能性,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

李某入所前具有一定的街舞基础,伴随着鼓圈活动的深入推进,多次参加活动的李某已逐渐放开自我。伴随着急促的鼓声,时常即兴发挥,从容而舞,带动节奏;伴随着舒缓的鼓声,也可以从容不迫、信手拈来,歌声、鼓声、舞蹈交相辉映。李某顺势而舞,似在对深陷囹圄的呐喊,又似对坠入毒品深渊的悔恨。动作身法大开大合,舞姿因鼓而起,鼓声应舞而动,交相辉映,震撼人心。他就像沉闷生活中率真、自由的精灵,就像漫长黑夜中努力冲出的那道光,他的年轻朝气、率真从容、奋发努力感染着身边的其他戒毒人员。

在老队员的示范带领下,有人开始低唱,有人开始舞动,有人开始转换状态,偶尔大家在音乐碰撞时会相视一笑,在交织繁杂的音乐中,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独有的一片空间。戒毒人员加入鼓圈的目的或许是盲目的,但最终都能收获预期未曾料到的喜悦。

四、互助,诠释共享之乐

李某的快速成长,让民警十分欣慰。在征得其本人同意后,正式邀请其成为鼓圈治疗项目常驻成员。李某成为一名“老成员”,在鼓圈时会不断给予其他参与者鼓励、支持、赞美、邀请和眼神表情交流,也会用自己的表现,用自己的激情感染参与者。李某也不负所托,热情且真心的帮助其他戒毒人员参与到鼓圈中来,共享音乐的同时,不断收获“成长”的欢乐。

在参与成员因不断出错灰心丧气时,李某会以自身的经历鼓励他人,他真诚的说到:“我刚参加活动时,害怕出错,心生退意,是大家的包容鼓励给了我展示自我的勇气和信心,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加油!”李某的成名曲《不再犹豫》总会应声而起,欢快的节奏,励志的歌词,激发起鼓友们内心的激情,驱散迷惘,照亮新生。

为了直观体现鼓圈治疗的成效,咨询师将李某参与鼓圈治疗前后SCL一90症状自评量表进行了对比,从中可以直观看到,李某的各项症状指标均有明显的改善。


    李某参与治疗的整个过程,正是他积极矫正自我,汲取能量、努力戒治的过程。在其“自助”和“助人”的过程中,他实现了个人认知的转变,也逐渐觉知自身潜在的优秀天赋。个人情绪越来越稳定,集体荣誉感越来越强,积极沟通主动解决问题的过程也越来越得心应手。这种因鼓圈产生的内发的力量,新建的自信,也将帮助他在未来的戒治道路上越走越远,走出全新的自己。

【案例思考】

1.鼓圈是一项集学习、实践、社交为一体的团体性治疗项目,是提高社交主动性和社交技能的好方式。戒毒人员加入鼓圈活动,在敲打锤击中锻炼肢体协调,感受体验到团体合作的快乐。鼓圈通过音乐来建立团体成员间的心理联结,能够有效地增强人际互动与自我表达能力,促使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和信任净化滋养着参与者的内心,有助于增强其相互尊重的意识,有利于提高其集体交往能力。

2.鼓圈治疗秉持追求个体不断成长的理念,这与戒毒人员的教育矫治理念不谋而合。通过鼓圈治疗,戒毒人员不断在这个“集体”中进行角色定位反思,从而不断提高自省能力,加深对自我的探索与成长。这种自我探究的过程,将为戒毒人员接下来的戒治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提供充分地参考和保障。

3.鼓圈引导是鼓圈治疗中最重要的脉络,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参与活动的戒毒人员虽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但想要适应节奏,完美配合,需要不断练习和正确的引导。一个好的引导师,他会做出恰如其分的引导动作,和大家的演奏交相呼应、完美契合。这一点要求我们引导师队伍的专业素养不断提升,专业设备进一步完善,以求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鼓圈治疗。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