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安宁法医精神病司法鉴定所 精神状态及因果关系鉴定
*
精神状态及因果关系鉴定
*
2018年5月28日
是
2017年10月12日20时许,被鉴定人因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现涉及其精神状态及与外伤的因果关系。委托本机构对其进行鉴定。
2017年10月13日被鉴定人以“外伤后意识不清4小时”为主诉入住某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据该院病历记载:“……当时即意识不清,呼唤无应答,伴有耳鼻及口腔出血……,出现尿失禁。急查CT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右侧侧脑室出血,颅内积气,右侧乳突、蝶骨骨折并双侧蝶窦、右侧乳突积液,左侧乳突密度增高,右侧颞骨多处骨折并硬膜下血肿可能,头皮肿胀、积气……。患者呼吸困难……,病程中患者神志不清,浅昏迷状态……。体格检查:神志浅昏迷,被动体位,平车推入病房,急性病容,检查不合作……,右侧瞳孔4mm,对光反射消失,左侧瞳孔2mm,对光反射迟钝……,颈部轻度抵抗……,双侧Babinski征弱阳性。2017年11月4日头颅CT诊断报告(影像号:2269520)影像学意见:右侧颞、顶叶多发脑挫裂伤,脑挫伤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有所减少吸收;双侧脑室体部间小片状低密度影,右侧基底节区斑点状高密度影,考虑:脑挫伤可能;右侧额、颞部硬膜下积液;右侧颞顶骨、双侧颞骨乳突部、双侧蝶窦内、外侧壁局部、鞍背骨折,双侧上颌窦、筛窦及蝶窦,双侧颞骨乳突部内见多发积液等。住院27天,于2017年11月9日出院,出院诊断:弥漫性轴索损伤;原发性脑干损伤;右侧颞顶叶多发脑挫裂伤;右侧颞部急性硬膜下血肿;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双侧颞骨、蝶骨骨折;顶部头皮裂伤等。出院时情况:神志清,精神可,右侧瞳孔3mm,对光反射消失,左侧瞳孔2 mm,对光反射迟钝……,双侧Babinski征弱阳性。
2017年11月12日被鉴定人以“咳嗽5天,加重发热1天”为主诉,入住某县人民医院,出院诊断:特重型颅脑损伤后遗症等。
2017年11月16日被鉴定人以“外伤致言语不能,四肢活动不利1月余”为主诉,入住某人民医院,据该院病历记载:“……目前神志清,精神差,大小便失禁,体重下降4kg……。专科检查:神志清,精神差,轮椅推入,查体欠配合……。右侧病理征未引出,左侧病理征阳性……。改良巴氏指数:10分(大、小便控制欠佳,余不能。)2017年11月21日头颅MRI检查报告单诊断印象:右侧颞顶叶皮质区异常信号,结合病史,符合外伤后恢复期改变;双侧乳突炎,双侧筛窦及蝶窦炎;右侧丘脑区及右侧额叶皮质区、右侧颞叶深部散在陈旧性出血灶可能大。2017年12月6日视频脑电图报告单,脑电图结果:异常脑电图(未见明显痫样放电及局灶性改变),住院22天,于2017年12月8日出院,出院诊断:颅内损伤(日常生活能力障碍);构音障碍;四肢瘫痪;弥漫性轴索损伤;多发性颅骨骨折;右侧颞顶叶多发脑挫伤;右侧颞部硬膜下血肿等。出院情况:神志清,精神良好……,患者目前可主动言语,可发“爸爸、妈妈”等简单词语,改良巴氏指数:55分。
2018年1月5日被鉴定人再次入院,住院21天,于2018年1月26日出院,出院诊断:颅内损伤(日常生活能力障碍);构音障碍;左右侧偏瘫;弥漫性轴索损伤;右侧颞顶叶多发脑挫伤;多发颅骨骨折等。
被鉴定人父亲反映:“在ICU 6天后睁开眼睛的。母孕期正常,足月顺产,姐弟三人,排行老三。1岁半会说话,2岁会走路,幼年智力发育同正常同龄儿童,5岁上幼儿园,6岁上小学,学习成绩特别好,一年级数学考80分,语文65分。平素性格活泼、开朗,和小朋友玩,脾气好,不爱生气。现在说话特别慢,走路手脚发抖,喝水头后仰时头也抖,日常生活不能自理,要人喂饭,上不了学。穿衣服,洗澡自己都不行了,都要父母协助。站不稳,走路要人扶着,变得不爱说话了,也不爱出去玩,和小朋友也不玩。有头晕、头痛。记性不好了,以前日历都知道,现在不知道每天是哪天。有时候小便控制不住,尿裤子。经常哭,问她为什么哭,她说我为什么变成这样了。感觉孩子变傻了,反应慢了,看以前的书本会一行字到第二行说自己头痛就不会念了”。
被鉴定人意识清,在父亲陪同下进入检查室,走路不稳,需扶助,四肢震颤,共济失调状,依恋父亲,衣着整洁,面部表情欣快,接触被动,检查欠合作,言语含糊欠清晰,回答问题简单,只有一两个字,吐字一个字一个字说出,反应缓慢。但对检查人员给其面包知道表示感谢,对指令性言语可理解。检查过程中四肢不停抖动,动作缓慢。无回避对视、故意答错或夸大症状表现。对个人一般情况部分能简单回答。不知道自己是哪一年出生,不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无法准确算出两只手合在一起共有几个指头。不知道100-7等于几?让其从1数到10(缓慢数数),计算能力下降。问:“你的头怎么回事儿?”答“没事”,让其讲一下当时被车撞的情况,回答“不知道”。未引出明显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情绪欣快,记忆力减退,语言表达,读写,计数等能力有一定程度受损,社会功能明显受损。
辅助医学检查:2018年5月25日被鉴定人的头颅CT诊断意见:头颅CT未见明显损伤性改变;小脑萎缩样改变等。
评定标准:《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
1.被鉴定人母孕期正常,足月顺产,姐弟三人,排行老三。1岁半会说话,2岁会走路,幼年智力发育同正常同龄儿童,5岁上幼儿园,6岁上小学,学习成绩好,平素性格活泼、开朗,和小朋友玩,脾气好,不爱生气。
2.据书证材料:2017年10月12日被鉴定人因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有昏迷史。急查CT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右侧侧脑室出血,颅内积气,右侧乳突、蝶骨骨折并双侧蝶窦、右侧乳突积液,左侧乳突密度增高,右侧颞骨多处骨折并硬膜下血肿可能,头皮肿胀、积气。2017年11月4日头颅CT 影像学意见:右侧颞、顶叶多发脑挫裂伤,脑挫伤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有所减少吸收;双侧脑室体部间小片状低密度影,右侧基底节区斑点状高密度影,考虑:脑挫伤可能;右侧额、颞部硬膜下积液;右侧颞顶骨、双侧颞骨乳突部、双侧蝶窦内、外侧壁局部、鞍背骨折,双侧上颌窦、筛窦及蝶窦,双侧颞骨乳突部内见多发积液等。出院诊断:弥漫性轴索损伤;原发性脑干损伤;右侧颞顶叶多发脑挫裂伤;右侧颞部急性硬膜下血肿;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双侧颞骨、蝶骨骨折;顶部头皮裂伤等。2017年11月12日被鉴定人入住某地区人民医院,出院诊断:特重型颅脑损伤后遗症等。2017年11月16日被鉴定人以“外伤致言语不能,四肢活动不利1月余”为主诉,入住某区人民医院,2017年11月21日头颅MR诊断印象:右侧颞顶叶皮质区异常信号,结合病史,符合外伤后恢复期改变;双侧乳突炎,双侧筛窦及蝶窦炎;右侧丘脑区及右侧额叶皮质区、右侧颞叶深部散在陈旧性出血灶可能大。2017年12月6日视频脑电图报告单,脑电图结果:异常脑电图(未见明显痫样放电及局灶性改变),出院诊断:颅内损伤(日常生活能力障碍);构音障碍;四肢瘫痪;弥漫性轴索损伤;多发性颅骨骨折;右侧颞顶叶多发脑挫伤;右侧颞部硬膜下血肿等。出院情况:神志清,精神良好……,患者目前可主动言语,可发“爸爸、妈妈”等简单词语,改良巴氏指数:55分。2018年1月5日被鉴定人再次入住某区人民医院,出院诊断:颅内损伤(日常生活能力障碍);构音障碍;左右侧偏瘫;弥漫性轴索损伤;右侧颞顶叶多发脑挫伤;多发颅骨骨折等。2018年5月25日被鉴定人的头颅CT诊断意见:头颅CT未见明显损伤性改变;小脑萎缩样改变等。反映本次交通事故导致被鉴定人严重的颅脑实质性损伤,此次鉴定复查脑部影像学仍有严重的病理征象改变。
3.被鉴定人家人在本次鉴定中反映:“现在说话特别慢,走路手脚发抖,日常生活不能自理,要人喂饭,上不了学。穿衣服,洗澡自己都不行了,都要父母协助。站不稳,走路要人扶着,变得不爱说话了,也不爱出去玩。头晕、头痛。记性不好了。有时候小便控制不住,尿裤子。经常哭,问她为什么哭,她说我为什么变成这样了。感觉孩子变傻了,反应慢了,看以前的书本会一行字到第二行说自己头痛就不会念了”。说明被鉴定人伴有情绪不稳,有记忆力下降、有明显的精神、神经功能损害表现,日常生活需照顾、学习能力下降,社会功能显著受损。
4.本次鉴定检查发现:被鉴定人意识清,走路不稳,需扶助,四肢震颤,共济失调状,依恋父亲,衣着整洁,面部表情欣快,接触被动,检查欠合作,言语含糊欠清晰,回答问题简单,只有一两个字,吐字一个字一个字说出,反应缓慢。但对检查人员给其面包知道表示感谢,对指令性言语可理解。检查过程中四肢不停抖动,动作缓慢。无回避对视、故意答错或夸大症状表现。对个人一般情况部分能简单回答。不知道自己是哪一年出生,不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无法准确算出两只手合在一起共有几个指头。不知道100-7等于几?让其从1数到10(缓慢数数),计算能力下降。问:“你的头怎么回事儿?”答“没事”,让其讲一下当时被车撞的情况,回答“不知道”。未引出明显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情绪欣快,记忆力减退,语言表达,读写,计数等能力有一定程度受损,社会功能明显受损。提示被鉴定人目前有明显的精神、神经功能损害表现,学习能力下降,社会功能显著受损。
1、医学诊断:脑外伤所致器质性智能损害综合征(中度)
2、本症与2017年10月12日颅脑损伤有直接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