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毒人员王某肺结核复发后的所内治疗案例

2017-10-25

司法行政戒毒;传染病;医疗救治;预防传播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王某,女,21岁,未婚,于2016年10月20日由黑龙江省公安厅安康医院转入我所。该戒毒人员在进行入所体检时,自述于2015年6月在哈尔滨市胸科医院住院时确诊为原发性肺结核。与该戒毒人员一起转入我所的安康医院体检报告表明,2016年8月17日结防所(科)痰结核菌检验科痰涂片检查结果提示:抗酸分枝杆菌未检出;8月19日安康医院CT检查报告提示:右肺上叶后段陈旧结核灶,部分病灶已钙化。

我所于2016年11月15日安排该戒毒人员至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群力分院呼吸内科进行检查,CT报告提示:右肺上叶陈旧性结核灶;痰涂片检查结果提示:抗酸分枝杆菌(—)。回所后嘱包队医生随时观察该戒毒人员的身体状况,如有问题随时上报,及时治疗。

2017年4月13日,该戒毒人员到所医院就诊,自述于3日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低烧、全身乏力等症状,自行口服消炎药(名称、用量不祥)后,症状无明显缓解。鉴于该戒毒人员具有肺结核反复发作病史,所医院迅速向主管所长进行汇报,于当日9时30分许至道里区新发镇红十字医院呼吸内科外诊。胸片正侧位X线提示:右肺中、上野可见片状及索条状高密度影。确定诊断:右肺结核。

该戒毒人员外诊回所后,全所立即启动传染病(肺结核)应急预案,措施如下:

一、由责任报告人在第一时间内向上级机关上报传染病信息。

二、在该戒毒人员回所后直接进行隔离管理治疗,设隔离人员专用厕所。要求隔离室每日进行喷洒消毒,其日常用品单独摆放管理,隔离室垃圾单独焚烧处理,不与其他垃圾混处理。

三、对该戒毒人员日常居住房间立即进行喷洒消毒,密切观察联保戒毒人员身体状况,每日监测体温变化,一旦发现问题立即上报,务必做到“四早”原则,即早发现、早预防、早隔离、早治疗。

四、要求强戒人员生活场所每日开窗通风,每日开窗通气至少二次,每次时间不少于30分钟。由所医院护士定期在就寝和习艺场所喷洒消毒,每周消毒两次,并发放消毒粉剂给大队用于生活擦拭消毒。

五、医院当日值班医生必须保证每日两次巡诊,早、中、晚三餐到场,保证能够对危、急、重病人进行及时有效的诊疗与处置,避免延误。

六、医院负责组织开展预防传染病防治的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宣传教育卫生知识,使戒毒人员掌握简便易行的预防措施,提高防病意识,增强防病能力。同时做好正面引导,营造良好防控传染病氛围,避免出现心理恐慌。要求大队民警监督戒毒人员做好个人卫生,餐前、便后流水洗手,日常饮用开水,不吃腐烂变质食物,增强个人保护意识。

七、相关科室各司其职,紧急联动,随时待命,保证当有疫情发生时能够及时、准确、有效的实施应急措施。

一、2017年4月13日该戒毒人员所外就诊回所后,所医院为其发放一次性口罩用于日常佩戴,预防飞沫传播。

二、通知其家属到户口所在地的结核病防治所领取抗结核治疗药物。

三、所医院给予头孢曲松钠2.0g、0.9%nacl 250ml、盐酸左氧氟沙星0.5g 100ml,一日一次,静点两周,抗炎对症治疗。

4月17日,送该戒毒人员痰样本至哈尔滨市结核病防治所进行化验。

4月18日,抗结核治疗药物送至所内。遵医嘱,进入强化期治疗,需连续服药两个月。抗结核治疗药物:异福酰胺胶囊,一日一次,一次5粒;乙胺丁醇,一日一次,一次3粒;辅助类药物:益肺止咳胶囊,一日三次,一次4粒;益肝灵软胶囊,一日三次,一次2粒。特别叮嘱,服用抗结核药物时如果出现恶心、关节疼痛、皮疹、头晕、视力减退等副反应立即停药,及时向包队医生报告。

4月19日,痰检回报:抗酸分枝杆菌(—)。自口服抗结核治疗药物当日起,该戒毒人员需要每日监测体温变化,按时复查肝肾功能和血尿常规,并根据检查结果,及时调整用药。若转氨酶升高至2倍以上应给予密切观察,若升高至3倍以上应立即停药。在服药的第一个月,应每半个月复查一次肝肾功能、血尿常规。该戒毒人员血尿样本分别于4月23日和5月19日送至道里区新农镇卫生院检查肝功、肾功和血尿常规,化验单回报结果未见明显异常。自第二个月起,应每一个月复查一次肝肾功能、血尿常规。

5月23日,该戒毒人员至所医院就诊,自述近一周体温有所升高,均在37.5°C左右,咳嗽、咳痰症状加重。包队医生给予抗炎并抗结核对症治疗,续观随诊。5月31日,该戒毒人员自述体温有所下降,日常均在37°C左右,但咳嗽、咳痰未见明显缓解,痰中偶有血丝。包队医生嘱继续日前治疗,续观随诊。6月13日,该戒毒人员症状有所缓解,继续日前抗结核治疗。

四、6月18日,该戒毒人员现已服用抗结核药物2个月,结束强化期治疗,进入为期4个月的巩固治疗阶段,停异福酰胺胶囊和乙胺丁醇,改服异福胶囊,一日一次,一次两粒,继续观察治疗。如治疗效果不理想,可继续延长治疗期2个月。

7月3日,送该戒毒人员痰样本至哈尔滨市结核病防治所进行化验。痰检回报:抗酸分枝杆菌(—)。

7月5日,该戒毒人员血尿样本送至道里区新农镇卫生院检查肝功、肾功和血尿常规,化验单回报结果未见明显异常。

7月13日,该戒毒人员至道里区新发镇红十字医院呼吸内科外诊,肺CT检查报告示:右肺TB。继续抗结核治疗。

7月31日,该戒毒人员至所医院就诊,自述近一周体温有所升高,日常均在37.3°C左右,伴倦怠、乏力等症状。包队医生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0.5g 100ml,一日一次,静点五日,抗炎对症治疗。两日后体温有所下降,症状有所缓解。

8月16日,该戒毒人员至道里区新发镇红十字医院呼吸内科外诊,肝肾功能和血尿常规化验单回报结果未见明显异常,肺CT检查报告示:右肺结核(陈旧为主)与前片对比无明显改变。

8月23日,送该戒毒人员痰样本至哈尔滨市结核病防治所进行化验。痰检回报:抗酸分枝杆菌(—)。结核病防治所结合该戒毒人员肺CT,处置如下:帕斯烟肼片,一日三次,一次3片;利福喷汀胶囊,一周两次,一次3粒;吡嗪酰胺,一日一次,一次3片;乙胺丁醇,一日一次,一次6片;0.9%nacl 250ml、阿米卡星0.4g、盐酸左氧氟沙星0.5g 100ml,一日一次,静点15天。辅助类药物:口服保肝药物益肝灵胶囊,护肾药物金水宝,以减少抗结核药物的毒副作用。

10月19日,该戒毒人员至道里区新发镇红十字医院呼吸内科外诊,肺CT检查报告示:右肺TB。继续抗结核治疗。

效果:王某经治疗,病情基本稳定,体质有所恢复,能积极配合抗结核系统治疗。

反思:1、注意抗结核药物和其他药物配伍使用要求,进一步掌握抗结核药物的应用。用于该戒毒人员肺结核病的药物治疗,即强化期顿服2个月的抗结核药物,接巩固适应期顿服4-6个月的抗结核药物。根据抗结核药的作用特点,联合两种以上药物,以增强与确保疗效。现将药物归纳总结如下:

帕斯烟肼      0.1g -0.2g   口服    一日一次

利福喷汀胶囊  0.6g         口服   一日一次

吡嗪酰胺      1.5g         口服   一日一次

乙胺丁醇      0.25g        口服   一日一次

(1)帕斯烟肼。为异烟肼(INH)和对氨基水杨酸(PAS)的化学合成物,对结核分枝杆菌有抑制和强杀菌作用,可在血液中维持较高、较久的INH浓度并降低了INH对肝脏的毒性作用,是当前代替INH的抗结核首选药物。该戒毒人员应至少连续服用帕斯烟肼3个月,如无不良反应,中途不应停药。用药期间需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并辅助保肝类药物益肝灵胶囊服用。

(2)利福喷汀胶囊。需与其他抗结核药联合,用于抗结核病的初治和复治。餐前1小时温水送服,用药期间可出现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皮疹、头晕、失眠等症状,需密切观察血象和肝功能的变化情况。

(3)吡嗪酰胺(PZA)是结核病短程化疗中不可缺少的主要药物,但吡嗪酰胺经肾脏排泄,最常见不良反应为肝脏毒性反应(ALT升高和黄疸),续发食欲不振、关节疼痛和恶心,用药期间需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

(4)乙胺丁醇与其他抗结核药物无交叉耐药性,且产生耐药性较为缓慢,故可与帕斯烟肼、利福喷汀胶囊一次顿服。其主要不良反应为视神经炎,表现为视敏感度降低、中心盲点,该戒毒人员在服用乙胺丁醇时,嘱其注意观察是否出现视力异常等情况,如有问题立即报告,该症状在及时用药治疗后,一般可在6个月内得到缓解。

2、肺结核治疗应密切结合营养支持疗法,十分重要。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