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综合康复疗法提升戒毒人员生命质量的案例

2023-06-20

中医 治未病 康复治疗 戒毒

中医戒毒历史悠久,并有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在中医独特理论的指导下,中医药在戒毒临床治疗应用上显示出明显的优势。司法部副部长刘志强表示:戒毒是世界性难题,没有灵丹妙药,中医是各地探索的相对有效的辅助手段之一。广东省三水强制隔离戒毒所积极推广中医“治未病”综合康复理疗法,发挥中医治未病“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的优势,积极与佛山中医院三水医院合作,推广中医康复治疗在戒毒工作的推广运用,总结出了“1234”中医治未病戒毒康复疗法,发现中医“治未病”综合康复治疗对于改善戒毒人员身心状态,增进戒毒人员情感、社会功能等方面具有明显效果。通过健康状况量表(SF-36)进行问卷调查,经SPSSAU在线分析软件进行对比分析,SPSSAU具有操作简便,数据分析完全智能化的特点,其分析统计结果同样被SCI等国际权威机构所认可,统计分析发现治疗后戒毒人员生存质量各项指标明显高于治疗前的各项指标。

“治未病”就是预先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传变。与古代比较,现代“治未病”的体系和内容更为完善,除运用中医四诊和参、体质分型等方法,还参照或依据现代医学的各种检测,结合多种手段和相关数据进行综合评估,然后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治未病”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未病先防”是治未病思想的精髓;“既病防变”即阻断疾病继续发展恶化,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指导思想;“愈后防复”属于临床治愈后的康复治疗范畴。

生命质量(QOL)又称生活质量或生存质量,是指以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为基础,人们对自己的身体状态、心理功能、社会能力以及个人综合状况的感觉体验。生命质量是医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被广泛用于肿瘤和慢性病临床治疗方法筛选、 预防性干预措施效果评价以及卫生资源分配决策等方面。

(一)制定方案措施

按照“治未病”理念探索出适合在戒毒场所推广运用的“1234”中医戒毒康复治疗法:

1.结合各大队自身特点,选择特色的传统功法训练项目。如“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康复训练项目,通过长期坚持康复训练,以求达到“调整呼吸,抛弃杂念、打通气血、疏通经络、强身健体”的康复目的,使戒毒人员逐步恢复良好体能,增强戒除毒瘾的信心和意志,顺利回归社会。

2.推广睡前足底按摩操,每天睡前按摩足底反射区15分钟。双足存在着与各脏腑器官相对应的反射区和经络分布,适当刺激这些反射区,可以促进人体血液循环,调理内分泌系统,增强人体器官机能,具有防病治病的保健效果。

3.针对性开展中医康复理疗仪治疗,结合场所实际,引进了脉冲治疗仪、艾灸仪、远红外线治疗仪等康复治疗仪器,对于具有腰椎病、脉管炎、颈椎病、肩周炎等慢性病多发病的戒毒人员,进行指导性康复治疗,达到缓解病痛,恢复身体机能,提高戒治信心的目的。

4.推广使用“耳穴压豆”“穴位敷贴”“三伏贴”等中医康复治疗法。

耳穴压豆采用药籽或磁珠等物品贴压及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通经活络、调节气血、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历代医家对耳穴治病的机理进行了相关的研究,认为耳为十二经脉气血汇聚之所。《黄帝内经灵枢·素问》:“耳者,宗脉之所聚”,并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

“耳穴压豆”适应症广,尤其适宜各种疼痛性疾病、失眠、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高血压、戒烟酒、减肥、戒毒、过敏性鼻炎、哮喘等。

在总结已有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我们形成了适合治疗场所常见病、多发病,并便于推广使用的耳穴组穴方案。(1)戒断失眠选穴 神门、内分泌、心、皮质下、枕、脑干,配穴:肝、胆、胃、睡前;(2)防复吸祛心瘾选穴 主穴:神门、肺、口、皮质下;配穴:胃、肝、肾、内分泌、脑干。(3)高血压选穴 主穴:耳尖放血、降压沟、肝、心、额配穴:肾、神门、枕;(4)流感选穴 主穴:肺、内鼻、咽、神门、肾;配穴:额、肝、交感;(5)慢性胃炎选穴 主穴:胃、脾、皮质下;配穴:交感、三焦、胆; 治疗期间应每日按压3~5次,隔3天更换1次,如有污染及时更换,两组穴位交替贴压,两耳交替或同时贴用。洗澡洗头时保护好耳部,以延长耳穴贴压的时间。

穴位贴敷选取一定的穴位贴敷某些药物,起到腧穴刺激和特定药物在特定部位的吸收,发挥明显的药理作用。它属灸法的延伸。常用于咳喘、关节躯体疼痛等痹症、腹泻、喉喑、口疮等病症。腧穴选择及配伍如下:(1)局部选穴,如肾衰外敷取肾俞、关元穴。(2)选择阿是穴(痛点、反应点)贴药。(3)传统有效经穴。如肺俞、风门、膈俞等穴治疗咳嗽、哮喘;神阙、足三里治肠炎、痢疾、腹胀、腹痛等。(4)辨证缺穴;(5)远端取穴。上病下取,下病取上,如鼻衄、口疮取涌泉,脱肛取百会穴等。穴位敷贴治疗一般敷贴24小时每次,因汗多、衣物剐蹭等原因,可能造成敷贴药物脱落,为了保证敷贴效果,已经贴敷超出2小时以上可以不予补贴,不到2小时的予以重新补贴。

三伏贴是一种传统中医的治疗法,结合针灸、经络与中药学,以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微面积化学性、热性刺激,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

敷贴季节性疗法对时间有一定要求,根据中医理论每伏第一天是开穴的日子,此时敷贴疗法效果最佳。敷贴期间禁食生冷、油腻、辛辣之品。

(二)具体措施过程

选择一个分所作为中医治未病综合康复疗法的试点单位,以点带面,点面结合,重点突破,逐步开展。结合各大队自身特点,选择50名戒毒人员参与传统功法训练项目如“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进行长期练习;同时配合以睡前足底按摩操练习,该50名人员统称为“功法训练组”。此外,同时从其他戒毒人员当中遴选出50名患有多种慢性病,病情反复发作,普通门诊治疗效果不佳有迫切治疗需要的戒毒人员进行康复理疗仪治疗,以及进行“耳穴压豆”、“穴位敷贴”、“三伏贴”等中医康复治疗,该50名人员统称为“康复理疗组”。

在戒毒人员中推广传统功法训练、睡前足底按摩操,长期坚持训练,能够达到强身健体、减缓病痛,达到未病先防的目的。对于有多种慢性病的戒毒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医康复理疗仪治疗,以及开展“耳穴压豆”“穴位敷贴”等中医康复治疗,可以达到既病防变,解除病痛,愈后防复的目的。

挑选“功法训练组”和“康复理疗组”各50名戒毒人员,共100人,选择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对这100人在实验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

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被广泛应用于普通人群的生存质量测定、临床试验效果评价以及卫生政策评估等领域。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它从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以及精神健康等8个方面全面概括了被调查者的生存质量。

(1)生理机能(PF:Physical Functioning):测量健康状况是否妨碍了正常的生理活动。

(2)生理职能(RP:Role-Physical):测量由于生理健康问题所造成的职能限制。

(3)躯体疼痛(BP:Bodily Pain):测量疼痛程度以及疼痛对日常活动的影响。

(4)一般健康状况(GH:General Health):测量个体对自身健康状况及其发展趋势的评价。

(5)精力(VT:Vitality):测量个体对自身精力和疲劳程度的主观感受。

(6)社会功能(SF:Social Functioning):测量生理和心理问题对社会活动的数量和质量所造成的影响,用于评价健康对社会活动的效应。

(7)情感职能(RE:Role-Emotional):测量由于情感问题所造成的职能限制。

(8)精神健康(MH:Mental Health):测量四类精神健康项目,包括激励、压抑、行为或情感失控、心理主观感受。

对于调查问卷没有写答案的问题条目视为缺失,缺失条目的得分用其所属方面的平均分代替。

8个方面反应了被调查者的生存质量的不同侧面,其得分均可单独计算,换算公式如下:

换算得分=[(实际得分-该方面的可能最低得分)/(该方面的可能最高得分与最低得分之差)]×100

(三)实施效果

从2022年8月至11月,共4个月时间,开展中医治未病综合康复疗法,分别在试验前后对“功法训练组”和“康复理疗组”各50人次戒毒人员使用健康状况量表(SF-36)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表1功法训练组(前)和功法训练组(后)之间除社会功能p<0.05之外,其他各项目呈现出p<0.01水平的显著性,以及具体对比差异可知,功法训练组(前)的平均值,会明显低于功法训练组(后)的平均值。

表2康复理疗组(前)和康复理疗组(后)之间除社会功能p<0.05之外,其他各项目呈现出p<0.01水平的显著性,以及具体对比差异可知,康复理疗组(前)的平均值,会明显低于康复理疗组(后)的平均值。

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在戒毒人员中推广中医综合康复疗法之后,无论是“功法训练组”还是“康复理疗组”治疗前后均有显著差异。中医综合康复治疗后,在8个方面: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方面均有大幅度提升。

大队负责跟进的民警反馈“功法训练组”戒毒人员在服从管理、积极劳动方面意识有所增强,身体素质和自信心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康复理疗组”戒毒人员的身体素质普遍得到提升,就诊次数明显下降,部分戒毒人员孤僻、内向的性格因此变得开朗,更愿意跟人主动交流。

中医综合康复疗法能有效改善戒毒人员的躯体生理功能和社会功能,增进戒毒人员身心健康,提高戒毒人员的生存质量,增强戒毒人员的沟通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提高了教育矫治的效果。


(一)中医戒毒是国家“十四五”时期戒毒医疗规划推荐的技术之一,广东省三水强制隔离戒毒所将中医药传承创新和戒毒康复治疗紧密融合,在结合场所实际的基础上,以点带面,点面结合,逐步开展,深度调研,充分论证,形成了符合戒毒康复顶层设计要求,具有鲜明特色且效果显著的中医戒毒康复新路径。

(二)中医“治未病”理念,以增强体质为核心的健身、防病思想,通过康复理疗手段,从功能的变化、整体的变化来调整人体机能,达到“无药”也可以治疗疾病的效果,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已病防变,病后调护。“治未病”对于提高戒毒人员身体健康素质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三)关注戒毒人员的生命健康权利,以人为本,有利于构建和谐的“警戒”关系,使戒毒人员对民警放松戒备心理,敞开心扉,接受民警的康复指导,对于提高戒毒人员健康认知,树立信心,消除心理障碍,身心康复等等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戒毒人员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的提升,有助于戒毒人员解戒后更好更快融入社会。

(四)有研究资料表明,提高戒毒人员的身心健康程度,神经中枢可以分泌更多的奖赏类神经递质:多巴胺,该类物质可以对抗毒品成瘾造成的渴求觅吸行为。通过中医治未病综合康复疗法提高戒毒人员的身心健康,从而降低戒毒人员吸毒渴求度,对于防范戒毒人员复吸具有积极意义。

(五)目前已报道的生命质量测定量表有数百种,国际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健康调查表(SF-36)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两个量表均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两者相比较,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更加侧重于社会能力的测试,对于处于监管状态的戒毒人员有些问题过于敏感,例如:居住环境、交通、性生活等问题。对于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显然选用健康调查表(SF-36)进行生命质量的测定更为适宜。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