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12
戒毒;医疗;治疗;案例
目前,毒品问题是日益严峻的世界性难题。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我国的毒品问题也日趋严重,吸毒人员数目猛然上升,戒毒工作尤为艰巨。毒品对人最大的危害是使人的身体对毒品产生药物依赖性以及同步的生理依赖性,生理脱毒是戒毒人员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常见的戒毒方法有三种:自然戒断法、药物戒断法和非药物戒断法。因为我所目前医疗资质和医疗条件有限,药物戒断法和非药物戒断法无法在我所实施,所以我所现应用的戒断方法主要为自然戒断法。自然戒断法又称干戒法,是指强制中断吸毒者的毒品供给,仅提供饮食与一般性照顾,使其戒断症状自然消退而达到脱毒目的一种戒毒方法,此种方法适用于吸毒时间不长、用量不大、毒瘾不严重的戒毒人员。吸毒人员在脱毒的过程中会经常出现睡眠障碍、恶心呕吐、全身乏力、肌肉疼痛、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等症状,这些症状并不能从医学角度解释,只能归因于海洛因依赖者的稽延性戒断症状。“一朝吸毒,终身戒毒”,这是吸毒人员的共识,屡戒屡吸,周而复始,这既让戒毒人员悲观、痛苦,也让戒毒人民警察十分苦恼。海洛因依赖者的稽延性戒断症状是造成吸毒人员屡戒屡吸的重要原因,如何预防稽延性戒断症状是我们工作的首要任务。在近几年的工作中,有一名戒毒人员曾出现过明显的稽延性戒断症状,具有代表性。
白XX,女,34岁,出生于1983年6月,汉族,无业人员。现住于呼和浩特市,文化程度小学。家中还有60多岁的母亲,丈夫因吸毒被呼和浩特市赛罕戒毒所强制隔离戒毒,6岁的女儿现由母亲抚养。白XX因其丈夫吸毒,屡次劝说无效,便赌气开始和丈夫一起吸毒,吸食毒品海洛因长达十余年。2006年5月因吸食毒品被凉城县公安局禁毒大队强制隔离戒毒15日,2015年7月24日14时左右根据群众举报,在呼和浩特市区药店将吸食毒品的违法行为人白XX抓获,并依法进行审查,经询问白XX对吸食毒品的违法行为供认不讳,经尿检呈阳性。于2015年8月3日送至内蒙古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进行强制隔离戒毒,戒毒期限两年。
吸毒人员既是违法者也是受害者,也属于病人,治好病,摆脱毒瘾是戒毒的根本,进一步做好戒毒治疗,要遵循戒毒工作的内在规律,不断规范戒毒医疗流程,根据自治区戒毒局要求的三期六级的戒毒模式,分期分级制定戒毒方案,确保戒毒医疗工作疗效显著。
(一)急性脱毒期:对新入所戒毒人员,强化入所体检,建立健康档案。根据戒毒人员吸毒史、吸毒类型、尿检、戒断症状等情况,逐一制定戒治方案。对吸毒时间不长、用量不大、毒瘾不严重的戒毒人员用自然戒断法,对吸毒时间长、用量大、毒瘾严重的戒毒人员要重视,严密监控其戒断症状,例如出现呕吐严重,给予大量补液等。
(二)身心康复期:对身心康复期的戒毒人员,强化个体巡诊,对其稽延性戒断症状进行跟踪性戒治。吸毒人员长期受到毒品侵蚀,其生理表现与常人不同,毒品在各个脏器的不断积累会引起不同的稽延性戒断症状。那么,什么是稽延性戒断症状,稽延性戒断症状有哪些表现呢?戒断症状是指在反复长时间和高剂量的使用某种物质后绝对或相对戒断时出现的一组不同的表现,不同程度的躯体和精神症状。按照对毒品的依赖程度,戒断症状可分为轻重不同的四种类型:I型,吸毒初上瘾,有吸毒的生理需求,但能抗瘾,毒瘾发作时能强忍住;II型,毒瘾发作时,哈欠连天,烦躁易怒,失眠不安;III型,消化道症状比较明显,恶心呕吐,肢体乏力,躯体疼痛有蚁走感;IV型,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甚至循环衰竭,并发症多。
稽延性戒断症状是指脱毒治疗后,随着外源性阿片类物质的逐渐消除,内源性阿片肽的合成及阿片受体数量的增加在短期内难以恢复到正常水平,体内神经、体液免疫系统的功能仍会出现紊乱,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可出现各种躯体、精神不适症状。也有人认为,稽延性戒断症状的出现是因为海洛因损害个体神经系统,对中枢受体部位及神经递质的代谢造成损害,从而出现所谓的脑间综合症稽延性戒断症状,在脱毒后可长达几个月至几年,是导致海洛因依赖者复吸的影响因素之一。吸毒造成的稽延性戒断症状在脱毒治疗后,戒断症状消失,但仍能有许多的身体不适和痛苦现象,此期若不继续合理调治,其症状一般将持续长达数年之久。常见的稽延性戒断症状有睡眠障碍,全身乏力、肌肉疼痛,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等。吸毒人员出现稽延性戒断症状时往往生理机能没有发生器质性的损害,通过一些医学辅助检查并不能发现什么异常。如果我们戒毒人民警察在工作中遇到吸毒人员出现异常情况,经过相关处理或者医学检查后未发现异常,那么我们就要结合其吸毒史考虑吸毒人员出现的是稽延性戒断症状,针对其出现的具体表现给予对症治疗。
(三)回归适应期:强化出所鉴定,落实巩固戒治的一系列措施,做好出所体检,进行戒毒医疗效果评价。
我所目前收治的戒毒人员有50%是海洛因依赖者,所以我们在工作过程中会经常面临戒毒人员出现稽延性戒毒症状。海洛因稽延性戒断症状是慢性脑功能损害的具体表现,在不同的戒断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在脱毒后前三个月症状最为严重,以后会有所缓解,但个别症状长期存在。因此在工作过程中,对戒毒人员稽延性戒断症状的观察要贯穿于戒毒期限的始终,尤其在生理脱毒期的三个月要尤其重视。
(一)急性脱毒期(2015年8月3日~2015年11月3日)
白X X 入所后嗜睡、乏力、精神萎靡不振、食欲减退、偶尔出现流涕等身体不适症状。对其体检,生命体征正常,自诉既往有心脏病史,曾口服复方丹参片,未在医院系统治疗。毒品检查结果呈阴性,针对其戒断反应情况安排三人帮教,严密监控急性戒断症状是否加重,并定期监测心电图,未发现异常情况,神清语明,不需要使用控制或缓解戒断症状的药物。该戒毒人员稽延性戒断症状持续1周余后好转。
(二)身心康复期(2015年11月3日~2017年5月3日)
经过3个月的生理脱毒,该戒毒人员基本适应了戒毒所的生活,根据其心理、生理及社会环境适应能力为其安排康复劳动、教育矫治活动以及职业技能培训。该戒毒人员能够配合接受戒毒治疗,并能够积极参加康复劳动和康复训练,体能测试也能够达到合格标准。在此期间该戒毒人员仍偶尔出现心慌、乏力、关节疼痛等周身不适症状。在身心康复期时于2016年5月29日下午晚饭后突然出现眩晕,面色苍白不能言语,四肢无力、目光呆滞,问诊时只能摇头、点头。测血压:120/80mmhg、心率:79次/分、呼吸:24次/分、心脏各瓣膜未闻及异常杂音,腹软,神经反射正常。根据此症状急打120,在120急救车上查生命体征正常,未给予任何治疗。急诊呼市第一医院急诊科,给予相关辅助检查未见异常。医生给予液体观察,在急诊观察半小时后意识清醒,能够自主活动,经诊断该戒毒人员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为吸毒导致的稽延性戒断症状。回所后针对该戒毒人员生理情况对其制定治疗方案,通知大队适当减少康复劳动,安排看护严密监控,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当班民警汇报情况,当班民警及时联系卫生所进行处理。通过一周的严密观察该戒毒人员未再发生类似情况。
(三)回归适应期(2017年5月3日~2017年8月3日)
通过对该戒毒人员几个月的观察治疗,其未再出现类似的稽延性戒断症状,并能积极参加康复劳动,在戒毒期满前生理脱毒的评估结果各方面都为合格。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社会上吸毒人员也越来越多,我们戒毒人民警察也面临着越来越重的压力。通过该案例也使我们戒毒医疗工作者更加清醒的认识到,要重视戒毒人员的稽延性戒断症状。戒毒医疗是治疗毒品依赖性脑病、戒除生理依赖的直接手段,是促进身心康复和确保戒治安全的重要保障,是做好强制戒毒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要充分发挥医疗在强制隔离戒毒中的突出作用,就必须因地制宜,科学应用戒毒医疗的方式方法。
(一) 完善戒毒医疗机构的建立
戒毒医疗机构是场所卫生所、场所医院的一部分,且占相当重的比重,也是区别一般医疗机构的标志。只有建立了专门的戒毒机构,才能在规范化、合法化的前提下开展稽延性戒断症状的治疗,消除或减轻复吸的生理诱因,巩固戒毒成果。
(二) 积极引进培养人才
戒毒治疗较复杂,医疗戒毒更加需要专业技能,对民警的专业技能水平要求比较高,对相关的医疗设施设备要求也比较高。我们欠缺这样的技术,也欠缺这样的人才。解决毒品依赖者稽延性戒断症状还需要依靠专业力量。因此,我们要加大医务人员引入机制,积极培养各个领域专业性人才,并定期有计划开展相关业务知识培训,及时更新知识,才能使整个业务水平稳步提高。我们也可以把政府购买医疗服务和戒毒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保证戒毒资源运用效果的最大化。
(三) 加大戒毒医疗工作信息化建设
建立完善戒毒人员健康档案、治疗档案专网联网机制,避免重复检查,浪费现有医疗资源和财力。将戒毒人员既往检查治疗和当前日常疾病检查治疗、戒毒治疗现状能够专网实时查询。
(四) 建立完善各种戒治制度
戒毒医疗的规范化必须要有规范的医疗制度为前提,包括规范的转诊标准、规范的脱毒治疗标准以及规范的辅助治疗标准等一系列关于戒毒医疗标准。只有建立了一系列规范化制度,才能更好的开展好规范化戒毒治疗工作。
总之强制隔离戒毒医疗工作具有自身特点,必须结合强制隔离工作实际,依据戒毒医疗法规及原则,科学选用戒毒方法和药物。在稽延性戒断症状处置上,突破对症处置局限,在脱毒和康复过程中应注重心理治疗,纠正滥用毒品者的个性缺陷和心理障碍,同时,戒毒人民警察应改变滥用者的负性情绪和敌对态度,支持和强化她们的戒毒要求,着力增强戒毒治疗实效。通过对戒毒人员教育矫治和医疗戒治的综合管理,才能彻底的使其摆脱毒魔的控制,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使我们的戒毒事业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