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06
禁毒;宣传;教育;案例
“毒品”这个曾经使中国人民丧权辱国的魔鬼其危害可谓尽人皆知,深恶痛绝。但近年来,我国毒品滥用的种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海洛因大量滥用的同时,冰毒、“摇头丸”等苯丙胺类毒品从沿海地区迅速向全国蔓延,尤其是大中城市文化娱乐场所吸食“摇头丸”、K粉(氯胺酮)等新型毒品的现象十分突出,滥用人数也在逐年增加。吸毒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着严重的危害,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因为不了解毒品的危害和对毒品的好奇心而染上了它,80%以上的许多青少年吸毒者在不知新型毒品危害的情况下,误将吸毒视为时髦、气派,是高档消费和富有的象征,最终断送了美好前程。为扩大禁毒宣传的覆盖面,提升社会各界人士的识毒防毒意识。我所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的宣传方式进行禁毒宣传,提高对毒品尤其是新型毒品的防毒、拒毒、抗毒的认识。
开展“走出去”活动,即派出戒毒业务骨干为黑龙江省工商学院的1000多名师生上一节形象、生动的禁毒宣传课;创新国际禁毒日宣传活动的组织形式,与大学生志愿者共同通过悬挂横幅、摆放展板、毒品模型、播放多媒体设备、设置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向群众介绍毒品的分类、特征及危害。
开展“请进来”活动,即邀请哈尔滨松北区多家高校、武警哈尔滨森林支队等多家共建单位来我所参观,通过对戒毒人员家属探访区、禁毒展览室、戒毒人员生活区的参观,使广大民众对毒品的种类、危害及其预防有了更进一步、更直观的了解。
深入校园活动。为积极做好禁毒宣传工作,增强大学生的禁毒意识,提高大学生自觉抵制毒品的能力,充分发挥禁毒戒毒阵地的现场作用。我所派出戒毒业务骨干赴黑龙江省工商学院,为该校的1000多名师生上了一节形象、生动的禁毒宣传课。课堂上,我所民警图文并茂的向师生们介绍了毒品的种类特点、危害性、吸毒成瘾的途径等,使他们对毒品有了深入的了解;戒治区民警讲述了戒毒学员的真实案例,使他们深刻地认识到毒品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的危害。同时,授课民警结合戒毒工作实际向同学们传授拒毒、防毒的知识,使他们提高了拒绝毒品的自觉性,进而追求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
教授青年学生们“防毒拒毒”的方法。1、不要进入治安复杂的场所。有警觉戒备意识,对诱惑提高警惕,采取坚决拒绝的态度,不轻信诺言。如,不轻易和陌生人搭讪,不接受陌生人提供的香烟和饮料;出入娱乐场所,尽量少喝里面提供的饮料,不随便离开座位,离开座位时最好有人看管饮料、食物等。2、不要盲目攀比,盲目追求时尚。3、不要滥用药品(减肥药、兴奋药、镇静药等)。4、一旦遇到无法排解的事端,首先要设法寻找正确的途径去解决,而不能沉溺其中,自暴自弃,更不能借毒解愁。
“6.26”国际禁毒日宣传活动。宣传民警充分利用商场附近人多、车多、人流集中的有利地形,开展禁毒现场宣传活动,积极扩大宣传声势,着力提升广大群众对毒品的认识。每名民警各负其责,与大学生志愿者共同通过悬挂横幅、摆放展板、毒品模型、播放多媒体设备、设置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向群众介绍毒品的分类、特征及危害,并用一些典型事例让人民群众知道易染毒品的渠道及如何防范毒品的侵害,掌握远离、拒绝毒品的方法。热心解答过往群众的咨询,特别是针对近年来出现的新型合成毒品向广大群众做了详细的介绍。今年滥用毒品的人群中不乏我国社会中的精英群体,在校学生、“白领”、“金领”等,这些人受过良好的教育,但对毒品的危害知之甚少或明知毒品危害却依然吸食,更甚者在生日时借这些新型毒品以飨宾客。此次宣传的也将达到转变摇头丸等新型毒品不是毒,吸点没关系,并无危害的错误观念。让广大民众正确认识毒品,了解毒品,远离毒品。黑龙江省新闻电视台派记者对整场活动进行了录制,并进行专题采访,节目于当天晚间《新闻在线》栏目进行直播。
“走进来”活动。邀请哈尔滨石油学院、武警哈尔滨森林支队等多家共建单位来我所参观。在民警的带领下,参观人员排列着整齐的队伍,有序的参观了戒毒人员家属探访区、禁毒展览室和戒毒人员的生活区。一幅幅触目惊心的图片、一个个支离破碎的家庭、一幕幕让人心痛的惨剧给参观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让参观人员对毒品的种类、危害及如何预防毒品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效果:通过“走出去”到大学校园宣讲、“请进来”邀请参观我所及禁毒日宣传教育活动,广大民众看到了毒品对生命造成的威胁,深深体会到生命的宝贵,也深刻认识到吸食毒品的惨痛教训。给还不太成熟的心理筑起了坚固的防线,使他们深知毒品对人体的极大危害。进一步强化了广大民众识别毒品、抵御毒品、远离毒品的意识,掀起禁毒宣传教育的新高潮。经过我所的宣传教育,广大民众深受触动和启发,纷纷表示,一定要引以为戒,远离毒品、遵纪守法,树立起牢固的思想防线。
反思:进一步加大对毒品危害的研究,进一步加大对毒品危害的认识,进一步加大对毒品危害的宣传,调动一切积极力量,真正形成禁毒人民战争的强大合力。不同的毒品摄入体内,都有各自的毒副反应及产生戒断症状,对健康形成直接而严重的损害,甚至吸毒过量以至死亡。此外,由于毒品对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的影响,滥用毒品可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毒品不仅对躯体造成巨大的损害,由于毒品的生理依赖性与心理依赖性,使得吸毒者成为毒品的奴隶,他们生活的唯一目标就是设法获得毒品,为此失去工作、生活的兴趣与能力。长期吸毒精神萎靡,形销骨立,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因此,有人告诫吸毒者:“吸进是白色粉末,吐出来的却是自己的生命。”
一个人一旦吸毒成瘾,就会人格丧失,道德沦落,为购买毒品耗尽正当收入后,就会变卖家产,四处举债,倾家荡产,六亲不认,“烟瘾一来人似狼,卖儿买女不认娘”。家中只要有了一个吸毒者,从此全家就会永无宁日,就意味着这个家庭贫穷和充满矛盾的开始。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往往就是吸毒者家庭的结局。
吸毒与犯罪如一对孪生兄弟。吸毒者为获毒资往往置道德、法律于不顾,越轨犯罪,严重危害人民生命与社会治安。据报道,在英国有一半吸毒者是靠犯罪获得买毒品的钱。 吸毒者丧失工作能力与正常生活,对吸毒者各种医疗费用,辑毒、戒毒力量的投入,药物滥用防治工作的开展,这些都给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的损失。如今,吸毒成为社会痼疾,在全世界蔓延,人类社会因此背上了沉重的社会包袱。
毒品决不可尝试。吸毒,以往人们总认为是“思想意识问题”,是吸毒者不思悔改。现代医学表明吸毒是一种反复发作且难以短期治愈的脑疾病。人们常说:“一朝吸毒,十年戒毒,终生想毒”,足见毒品之不可尝试!初次吸毒,听信他人尝试毒品,是思想认识问题,吸毒成瘾之后,吸毒者就成为病人。俄罗斯的研究表明,一次吸食海洛因,即可造成脑的永久性损害。因此,毒品决不能尝试!有的年轻人尝试了毒品,他们觉得并没有什么,更没有成瘾,于是隔三差五再吸两口,自以为“没什么”,殊不知成瘾正是在这不知不觉中形成的,几乎每一个成瘾者的经历都不例外。
吸毒是一种拿自己生命作赌注的死亡游戏,收起我们的好奇心,将毒品拒之门外。珍惜生命,远离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