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16
司法行政戒毒;康复训练心理康复;江西
本案例戒毒人员基本情况:方某,男,43岁,江西南昌人,汉族,小学文化,已婚。家中兄弟姐妹4人,排行老三,有一子一女,家人因其吸毒已他断绝往来。2016年1月进入我所戒毒两年。
“男人流血不流泪”,是戒毒人员方某一直奉行的人生哲理。他傲气冲天,要求自己无论遇到什么挫折都不能让外人看到他脆弱的眼泪。但是,在一次又次的人生打击下,他看似坚强,其实早已崩溃。
方某心高气傲,刚入所时谁也不服,一直怀有严重的敌对情绪,第一次车间劳动就因与工友产生口角并打架被受到处罚。在队期间,也很少与他人进行交流,入所三个月后情况越加严重,经常一人独处,而且有时会自言自语,看着谁都目露凶光。中队民警多次与其谈心时发现,他有轻生的想法,于是立即带他其到所内心理咨询工作站。
正确“把脉”戒毒人员的心理状态,根据实际情况对症下“药”是解决心理问题的关键点。据咨询师观察和心理测试结果,该戒毒人员主导症状是焦虑,担心现在与未来的境况,明知没必要但就是控制不住;伴有心境低落,绝望悲观,此外还有失眠、头晕、胸闷等症状。
经过诊断分析,咨询师决定将该学员的心理问题化整为零、各个击破,最终达到整体预期目标。
(一)运用宣泄法,降低冲动水平,释放情绪压力
方某多次主动向民警表示自己无法控制愤怒情绪,总想打人,胸中总有“一股气”想发泄。为此,我们决定先从降低冲动水平入手,通过宣泄法让其释放体内的负能量。
(二)运用生物反馈疗法,减轻焦虑抑郁,提高睡眠质量
在宣泄治疗基础上,我们运用生物反馈疗法对其进一步治疗,重在“攻身”,旨在提高他的身体放松水平,减轻他的焦虑抑郁情绪,并改善其睡眠质量。
(三)运用认知行为疗法,消除错误认知,重塑合理信念
在生物反馈治疗的同时,我们根据其治疗效果和表现,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发掘并消除阻碍治疗的认知因素,通过“攻心”,让该学员树立正确和积极的观念。
第一阶段:为不良情绪找到释放的窗口
心理咨询师在初次访谈中发现,方某一直坐立不安,欲起身做点什么来发泄不满,因此无法进行任何有意义的交流。于是,咨询师根据经验判断,将其带入宣泄室进行宣泄减压治疗。经过6次治疗后,他的发泄时间明显渐少,动作力度也显著变弱。当民警问“还要再打吗”,他连连摇头说够了,此时的他已能静下心来与民警交谈了。
第二阶段:让心慢慢地平静下来
在第一阶段基础上,我们随即采用生物反馈疗法对方某进行强化训练,每周一次,每次30分钟,共计10次。
经过10周生物反馈干预后,方某的各项指标数据变化,如下表:
生理与心理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
生物反馈治疗前 |
|
生物反馈治疗后 |
|
ɑ波 |
|
3.16 |
|
18.37 |
皮电 |
|
18.93 |
|
7.39 |
SAS |
|
70 |
|
48 |
SDS |
|
61 |
|
44 |
PSQI |
|
12 |
|
5 |
注:ɑ波单位:μV;皮电单位:微西门子;SAS、SDS和PSQI均为标准分。
ɑ波代表放松水平,皮电代表压力水平,可以看到,方某在治疗后ɑ波显著升高,而皮电显著降低,SAS、SDS得分均由中度转为正常,睡眠质量PSQI也转正常。以上数据说明生物反馈疗法效果明显。而他自己也感觉跟以前比整个人好了很多,不再那么压抑和紧绷了,不会整日想那么多没有由来的事,睡觉变得踏实,不再做噩梦,头晕和胸闷也减轻了很多。
第三阶段:从恶梦中渐渐苏醒
就在我们以为胜利在望的时候,方某的各项症状又开始出现反复。我们得知,父亲在方某入所后不久因癌去世,他认为是自己不孝导致父亲气在心头并且病情加重的,为此十分自责,有不连续的轻度自残行为。之后,家里又发生了一系列负面事件,哥哥欲将他在乡下的田产和房产占为己有,儿子在学校与同学打架意外导致脾脏受损被送医院抢救,母亲被查出肝硬化需要一大笔后期治疗费。他觉得自己命不好,是上天对自己的惩罚,因无力帮助家人觉得自己是个废物,无能且无用,由此发展为整日焦虑烦躁,一天到晚提心吊胆,综上情况,成为了导致其各项指标出现异常的主要原因。
咨询师认为,方某是一个多重矛盾的集合体;他因毒品而亲手摧毁了自己本应幸福的家庭、本应美好的人生,一切都陷入了停滞,一切都要从头开始,这是第一重矛盾;人生之大不幸,莫过吸毒是也。当其自身难保时家庭又遭受致命打击,本想帮助家庭渡过难关,但身在强戒不由己,这是第二重矛盾;内外交困的他或许想寻求帮助,但自身的傲气和对抗不容许他在外人面前挤下哪怕一丝的眼泪,无能为力却还要强颜欢笑,这是第三重矛盾。据此,咨询师分阶段进行了5次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帮助他认识到原有的不合理信念及思维方式,如,认为是自己不孝导致父亲气在心头并且病情加重;觉得自己命不好,认为这一连串负面事件是上天对自己的惩罚;因无力帮助家人觉得自己是个废物,无能且无用。接着,我们引导他与不合理信念辩论:1、癌症的发生与发展与个体和外界的众多因素有关,虽然自己沦落如此让父亲难过,但并不是导致父亲病情加重的唯一因素。2、人生并非一帆风顺,生活中的不幸在所难免,重要的不是自己有多么不幸,而是在不幸中树立生活的勇气和信心,逐步战胜困难。3、不能出所为家人排忧解难不是自己的错,是实际情况所致,不代表自己无用和无能。努力过好所内生活,坚定信念下决心戒毒,就是给予家人最大的安慰与支持。通过以上方面的反复辩论,最终使方某渐渐走出了心灵上的阴影。
其实,刚开始时,方某还强烈抵触咨询,认为不过是说教而已,解决不了什么问题,但咨询师以极大的耐心和专业精神对其进行疏导,让家庭灾难重压下的他感受到春风化雨般的真诚关怀。方强动容了,终于忍不住放声痛哭,一直自认为坚强的他第一次在戒毒所哭了!他开始放下高傲的姿态,收敛情绪化的行为,接受并配合我们的治疗。
治疗结束后,民警发现他情绪状态明显好转,能积极地投入生产劳动和康复训练;室友也说他变得礼貌友善,乐于助人,能与他人和睦相处。而他本人的自我评价也提高了,不再怨天尤人和自怨自艾,认识到这也是生活考验的一部分;而且能较快入睡且睡得踏实,食欲增加,头脑清醒,胸闷消失。他多次表达对民警的感谢,并立志听从管教,改过自新,为了自己挚爱的家人永远远离毒品。
在此后的一年戒治时间里,方某因各项表现突出而提前两个月出所。在离开戒毒所的那天早晨,跟自己说好不能哭的他再次流泪了......
眼泪为何而流?是重获自由感慨,还是对沉沦往事的不堪!
眼泪为谁而流?是为再也见不到父亲,还是为自己涅槃后的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