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6
女性,吸毒人员,甲基苯丙胺,有氧操课,身体训练,康复训练
多项研究表明,长期吸食毒品会严重破坏人的身体系统,损害身体机能,对人体植物神经、免疫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肺功能等造成极大的破坏,引起机体器官功能失调和组织病理变化。甲基苯丙胺成瘾者的脑部影像学也显示吸毒人员的脑部结构因吸毒发生了改变,而女性戒毒人员对甲基苯丙胺的成瘾速度更快,依赖程度更高,毒品不仅严重伤害其自身,更对其下一代的健康造成间接影响。
吸食毒品后,人的心理健康也会受到影响。调查显示,吸毒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随着吸毒年限和吸毒次数的增加逐渐降低,受性别、性格等先天因素和成长环境、婚姻状况、就业情况等后天因素影响,大部分吸毒人员对毒品的渴求度和依赖性较强,在强制隔离戒毒过程中,常常出现抑郁、焦虑、人际关系障碍、强迫症状等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水平相对低下。
体育运动可以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重塑与优化大脑的认知控制系统功能,降低对毒品的渴求度。因此在戒除毒瘾方面,体育运动能发挥其积极作用。2018年,司法部提出了“以运动戒毒为引领,构建中国的戒毒体系”的核心目标,截至2020年,全国司法行政戒毒系统有226个强制隔离戒毒所开展了运动戒毒实践,累计有8万余名戒毒人员参与了运动戒毒。近年来,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在康复训练运动方面开展了中国传统养生功法,有氧运动、抗阻训练等一系列运动康复训练,对于长期受毒品侵蚀导致身体机能受损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起到了较好的锻炼恢复效果。通过在CNKI进行搜索,大量实证文献研究探析了运动干预在改善戒毒人员身心健康、减轻戒断症状和降低毒品成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进一步证明了运动在毒品戒断过程中刺激多巴胺释放,稳定多巴胺水平,改善大脑内奖赏通路,从而达到身心康复的积极作用。
在此基础之上,河北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康复训练中心针对女性戒毒人员体质水平和心理健康状况,结合戒毒人员日常训练反馈,探索开展了12周有氧操课联合身体基础训练。通过训练前后的数据对比,分析女性甲基苯丙胺吸毒人员的身体素质、身体形态和心理健康指标的变化,目的是探索适宜场所内女性戒毒人员持续开展的训练项目,提升传统养生功法和有氧运动相结合的训练有效性,帮助女性戒毒人员强化自控意识,改变康复训练思维,使场所内康复训练的时间价值最大化,从而推动运动戒毒康复训练工作的系统性、专业性、科学性。
一、康复训练对象及方法
(一)对象选择
康复巩固期戒毒人员20名,女性,平均年龄32±3.4岁,经所内医院体检,无高血压、心脏病等运动风险,自愿参加训练,按照个人意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名。
(二)康复训练运动干预
根据戒毒所安全管理要求和场地的实际情况,按照戒毒人员体质评定结果制定有氧操课和基础体能训练相结合的训练方法(具体内容见表一)。
表一:实验强度等级划分 |
||
强度 |
储备摄氧量VO2R(%) |
最大心率MAX |
储备心率HRR/% |
心率HR/% |
|
低 |
<20 |
<50 |
较低 |
20-40 |
50-64 |
中等 |
40-60 |
64-77 |
较高 |
60-85 |
77-94 |
高 |
85-100 |
94-100 |
最高 |
100 |
100 |
实验组进行为期12周的康复训练,运动强度为中高强度(表二):
表二:有氧操课结合身体基础训练内容 |
|
训练频率 |
1-4周:每周训练4次,每次40分钟,包含运动前热身和运动后拉伸放松。 |
训练强度 |
1-4周:培养正确的运动模式,提升有氧运动能力和心肺功能,养成锻炼习惯,60%VO2R。 |
训练内容 |
周一:以臀部训练、核心训练为主,包括激活腹横肌、平板支撑、俯身登山步,臀桥等,12RM X 4,组间休息1min。 |
对照组参加12周的常规教育活动。
(三)测试指标与评估
体质评定指标。按照《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使用运动戒毒训练评定系统,选取肺功能、握力、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脚站立、选择反应时、台阶指数、仰卧起坐、纵跳作为评定身体素质的测试指标,出具体质评定报告,通过对身高体重、BMI、上臂围、胸围、腰围、臀围、大腿围、小腿围的阶段性数据记录作为身体形态的评定指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训练前后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
心理健康评定指标。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控力量表、药物渴求量表(DSQ量表)对训练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测试指标进行分析。
运动强度评定指标。通过主观感受描述、运动手环、睡眠床垫测定的睡眠质量数据对训练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监测。
(四)分析与处理
采用Excel与SPSS25.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描述与统计分析,同一指标采用相关样本T检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P<0.01为差异有极显著性,本研究采用最小显著差异法。
二、康复训练结果分析
(一)有氧操课联合身体训练对女性戒毒人员身体素质的影响
表三:实验前后戒毒人员身体素质指标结果比较 |
||||
项目 |
实验组(n=10) |
对照组(n=10) |
||
实验前 |
实验后 |
实验前 |
实验后 |
|
肺活量/cc |
1834.56±618.13 |
2236.92±362.37* |
1845.10±412.74 |
1924.50±332.38 |
握力/kg |
21.30±3.52 |
23.31±3.20 |
20.55±5.40 |
21.19±4.07 |
坐位体前屈/cm |
12.83±6.85 |
14.92±2.29* |
12.45±5.63 |
13.20±3.09 |
闭眼单脚站立/s |
9.04±1.46 |
10.39±2.23 |
10.15±1.91 |
10.98±3.01 |
选择反应时/s |
0.78±0.10 |
0.80±0.06 |
0.77±0.12 |
0.76±0.13 |
台阶指数 |
78.60±5.32 |
84.17±7.16* |
78.91±13.25 |
78.63±15.52 |
1分钟仰卧起坐/个 |
13.72±4.32 |
17.2±3.31* |
11.72±4.32 |
12.12±2.88 |
注:*表示实验前后组内有显著差异(P<0.05) |
如表三所示,通过12周的有氧操课联合身体训练,实验组人员的身体素质数据有显著提高,身体机能得到明显改善。其中肺活量、台阶指数、坐位体前屈、1分钟仰卧起坐数据实验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闭眼单脚站立、握力数据实验前后虽有差异,但差异不显著。对照组人员在这几方面的体能状况未有明显变化。表明经运动干预后,实验组人员的心肺功能、柔韧素质得到显著提升,有氧操课联合身体训练在此方面优于日常锻炼项目。
(二)有氧操课联合身体训练对女性戒毒人员身体形态的影响
减肥是很多女性吸毒人员走上吸毒道路的诱因,毒品虽然在短时间内能够以提高精神兴奋度、破坏消化系统的形式使人体重锐减,但是这种“减肥”极度损害身体健康,还会因此染上毒瘾。而在强制隔离戒毒期间,戒毒人员因为远离毒品,恢复健康规律的作息和饮食,体重会逐渐增加,因此大部分康复巩固期戒毒人员会对身体形态有更多关注和兴趣,对参与训练表现出积极意愿。
表四:实验前后戒毒人员身体形态指标结果比较 |
||||||
项目 |
实验组(n=10) |
对照组(n=10) |
||||
实验前 |
实验中期 |
实验后 |
实验前 |
实验中期 |
实验后 |
|
体重/kg |
66.83±14.17 |
65.35±13.15 |
64.30±14.20* |
67.65±13.89 |
68.25±13.44 |
68.50±12.15 |
BMI |
24.70±4.30 |
23.80±4.11 |
23.31±3.95* |
24.38±3.78 |
24.69±4.20 |
24.71±4.25 |
上臂围/cm |
30.25±3.75 |
28.05±3.95 |
27.40±4.60* |
30.03±3.50 |
31.15±3.35 |
30.85±3.65 |
胸围/cm |
92.95±10.05 |
88.40±7.60 |
86.60±9.40* |
93.37±12.28 |
96.25±9.68 |
96.75±10.05 |
腰围/cm |
78.40±14.6 |
74.7±9.3 |
74.4±10.6** |
77.80±13.80 |
76.50±14.33 |
77.30±10.63 |
臀围/cm |
99.6±6.4 |
96.2±7.8 |
95.3±8.7** |
101.35±5.90 |
99.63±6.50 |
100.37±6.92 |
大腿围/cm |
59.7±7.8 |
56.5±7.5 |
55.6±8.4* |
58.91±8.35 |
58.37±8.63 |
58.85±8.69 |
小腿围/cm |
38.3±6.2 |
37.2±5.00 |
36.1±3.9* |
38.56±6.82 |
38.33±6.85 |
38.43±6.25 |
注:*表示实验前后组内有显著差异(P<0.05);**表示实验前后组内有极显著差异(P<0.01) |
体重、BMI指数能够直观的反应人的肥胖程度,如表四所示,在12周有氧操课联合身体训练期间,分别对训练前、训练中期、训练后期实验组和对照组人员的身高体重、BMI、上臂围、胸围、腰围、臀围、大腿围、小腿围进行测定,使用DBA-210人体成分分析仪器进行分析后发现,实验组人员体重、BMI、腰围、臀围、大腿围有显著变化,体脂肪量数据明显下降,其中围度数据相对于体重数据变化更加显著,而对照组人员在身体形态数据方面未见显著差异,这表明,通过12周有氧操课联合身体训练,戒毒人员身体形态得到明显改善,
(三)有氧操课联合身体训练对女性戒毒人员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
长期吸食甲基苯丙胺除了严重损害人心脑血管机能外,还会让吸食者产生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多数吸毒者有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和心理问题,女性吸毒者则更容易显现出情绪异常特质。实验前将戒毒人员的各项心理评分与全国常模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表五),戒毒人员的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偏执、人际关系、总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各项心理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可以进行对比。
表五:实验前戒毒人员与全国常模心理评分比较 |
|||
项目 |
实验组(n=10) |
对照组(n=10) |
全国常模(n=1388) |
躯体化(分) |
1.56±0.17* |
1.55±0.60* |
1.37±0.48 |
强迫症状(分) |
1.79±0.57* |
1.81±0.37* |
1.62±0.58 |
人际关系(分) |
1.81±0.51* |
1.83±0.74* |
1.65±0.51 |
抑郁(分) |
1.74±0.79* |
1.75±0.33* |
1.50±0.59 |
焦虑(分) |
1.58±0.31* |
1.57±0.25* |
1.39±0.43 |
敌对(分) |
1.46±0.28 |
1.47±0.31 |
1.48±0.56 |
恐怖(分) |
1.26±0.14 |
1.26±0.25 |
1.23±0.41 |
偏执(分) |
1.58±0.36* |
1.56±0.31* |
1.43±0.57 |
精神病性(分) |
1.28±0.44 |
1.28±0.41 |
1.29±0.42 |
总分(分) |
144.50±31.25* |
144.83±30.02* |
129.96±38.76 |
注:*表示实验前戒毒人员与全国常模心理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 |
经过12周有氧操课联合身体训练之后(表六),实验组人员的躯体化、抑郁、偏执、总分有显著改善(P<0.05),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有极显著改善(P<0.01),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实验前后数据虽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心理评分数据实验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六:实验前后戒毒人员与全国常模心理评分比较 |
|||||
项目 |
实验组(n=10) |
对照组(n=10) |
全国常模(n=1388) |
||
实验前 |
实验后 |
实验前 |
实验后 |
||
躯体化(分) |
1.56±0.17 |
1.48±0.28* |
1.55±0.60 |
1.54±0.30 |
1.37±0.48 |
强迫症状(分) |
1.79±0.57 |
1.64±0.27** |
1.81±0.37 |
1.79±0.25 |
1.62±0.58 |
人际关系(分) |
1.81±0.51 |
1.69±0.42** |
1.83±0.74 |
1.79±0.56 |
1.65±0.51 |
抑郁(分) |
1.74±0.79 |
1.66±0.58* |
1.75±0.33 |
1.73±0.25 |
1.50±0.59 |
焦虑(分) |
1.58±0.31 |
1.54±0.32 |
1.57±0.25 |
1.55±0.12 |
1.39±0.43 |
敌对(分) |
1.48±0.28 |
1.45±0.28 |
1.47±0.31 |
1.46±0.22 |
1.48±0.56 |
恐怖(分) |
1.26±0.14 |
1.24±0.16 |
1.26±0.25 |
1.24±0.16 |
1.23±0.41 |
偏执(分) |
1.58±0.36 |
1.49±0.52* |
1.56±0.31 |
1.53±0.42 |
1.43±0.57 |
精神病性(分) |
1.28±0.44 |
1.27±0.26 |
1.28±0.41 |
1.29±0.37 |
1.29±0.42 |
总分(分) |
144.50±31.25 |
137.18±24.95* |
144.83±30.02 |
146.75±23.15 |
129.96±38.76 |
注:*表示实验前后戒毒人员组内有显著差异(P<0.05),*表示实验前后戒毒人员组内有极显著差异(P<0.01) |
(四)有氧操课联合身体训练对女性戒毒人员药物渴求度的影响
毒品渴求度是反应吸毒人员对毒品欲望的强烈程度评价指标,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毒品渴求度方面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表七:实验前后戒毒人员毒品渴求度指标结果比较(DSQ量表) |
||||
项目 |
实验组(n=10) |
对照组(n=10) |
||
实验前 |
实验后 |
实验前 |
实验后 |
|
毒品渴求度总分(分) |
126.43 |
106.36 |
127.67 |
119.82 |
注:*表示实验前后组内有显著差异(p<0.05) |
经过12周有氧操课联合身体训练,如表七所示,实验组戒毒人员毒品渴求度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戒毒人员毒品渴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一)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是特殊的社会群体,而女性吸毒人员更是这一特殊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对她们进行身体康复训练,不仅仅是通过运动干预恢复戒毒人员的身体机能,提升戒毒人员的身体素质,更主要的是培养戒毒人员的运动习惯,使其形成运动成瘾,进而使其大脑所渴望的多巴胺来源由吸毒行为转变为运动行为,促使其以运动圈代替毒友圈,将运动锻炼作为一种自觉习惯和目标行为,融入生活,延续到回归社会。
12周的有氧操课结合身体训练对于女性甲基苯丙胺类戒毒人员的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身体形态方面均产生积极影响,有氧操课相较于基础身体能力训练更容易引起戒毒人员的兴趣,提高她们的心肺机能;基础身体能力训练侧重于改善戒毒人员身体核心能力,提高身体的灵活性、稳定性、平衡性及协调能力,将两者结合起来共同训练更能提高运动康复的有效性。
(二)女性戒毒人员的心理长期处于一种不良的状态,尤其是与全国常模相比,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的症状尤为突出,造成这种心理状态的原因有很多,一是生理层面的因素,戒断后稽延症状导致的身体不适,吸毒导致的身体疾病,引发的心理层面的焦虑、抑郁问题;二是家庭支撑系统不完善,童年或家庭的不幸使她们情感缺失,渴望亲情却难以达到,缺乏安全感导致心理状况不佳;三是女性戒毒人员的社会属性,使得她们在被强制隔离戒毒后失去与外界的联系,缺乏归属感,担心家人和子女,产生不良情绪;四是部分戒毒人员挣扎在社会底层,为了生存和生活,以贩养吸,从事特殊职业,造成她们自卑、偏执、人际关系紧张,由此产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12周的有氧操课结合身体训练后,参与实验的女性戒毒人员心理状态有了显著改善,尤其是躯体化、抑郁、偏执、强迫症状、人际关系等方面差异显著,但是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实验前后数据差异不显著,这也和12周的实验时间较短有一定关系。根据实验组戒毒人员反馈,有氧操课伴随动感有韵律的音乐,在整个训练过程中精神专注,能获得愉悦的体验,有氧操课和身体基础训练交替进行,比单一的训练项目更容易坚持,并且有同伴相互鼓励,获得了更好的人际关系,在12周训练结束后能够感受到自己身心的变化,增强了自信心。由此可见,对于女性吸毒人员而言,音乐和运动的有机结合能够更好地放松神经,排除杂念,调节情绪。12周的有氧操课结合身体训练能够有效提升女性戒毒人员的自控能力,改善她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素质。
(三)戒毒的过程是戒毒人员由被动向主动转变的一系列抵抗“心瘾”的过程,运动戒毒不能是康复训练中心孤军奋战的“单场战斗”,而是与多中心协同开展的“联合战役”。在12周的有氧操课联合身体训练过程中,我所康复训练中心与教育矫正中心、医疗戒治中心、心理矫治中心,生活科联动,“体教医心食”五结合,协同发力,依托信息化智慧平台,对运动实验过程中相关数据全覆盖采集,实时信息共享,并结合戒毒人员体质测试数据,及时调整个性化运动处方,同时坚持音乐疗愈与运动融合,切实提高了运动戒毒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训练期心理测量和干预,对培养戒毒人员情绪管理能力,增强表达能力,引导戒毒人员进行压力释放,提高自我心理修复能力都起到了积极作用。饮食与医疗手段的融入,遵循运动营养补给原则,结合训练时间、运动强度,提出营养搭配建议,合理调整膳食结构,促进戒毒人员运动训练后的机体恢复,有效保障了训练过程科学、安全。
(四)近三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所内戒毒人员人数显著减少,为避免人群聚集,降低交叉感染的概率,许多康复训练项目无法正常开展,只能选取室内微运动或适宜的分批次、小规模康复训练项目。通过12周的有氧操课结合身体训练过程来看,该项目适宜在女性戒毒场所开展,但本实验也存在一定局限性:(1)样本量受新冠疫情影响取样较小,实验效果的代表性略弱;(2)未进行不同复吸次数间戒毒人员的比较分析;(3)基础身体训练适宜大多数人群循序渐进开展训练,但中高强度有氧操课还是在需要心肺功能相对稳定的吸毒人员间开展;(4)运动干预时间较短,长期的运动效果能否取得更显著变化有待于后续继续研究探讨。今后的研究方向应更加细化戒毒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心理特点、年龄结构等条件,将不同的运动方式加以融合,探讨如何更好促进不同条件类型戒毒人员的身心康复。
(五)强制隔离戒毒的效果评价最终还是要看解除强戒回归社会后的戒毒人员的操守保持率,运动戒毒如何在强戒人员出所后仍能发挥其作用,需要在后续照管工作中进行跟踪,所内康复训练师依托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社会化延伸,因人施策,一人一策,在戒毒人员出所时给予更符合社会功能的训练建议,并定期回访,加以引导,目前来看,这项工作难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