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15
司法行政戒毒;心理咨询;艺术治疗
一、艺术疗法对戒毒人员的适用性
国内外的多项研究结果及戒毒工作实践都表明,戒毒人员是一个存在较严重心理问题的特殊的社会群体。其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情感淡漠、情绪不稳定、易激惹、自卑感强、焦虑不安、消极应对。在人际交往中退缩、回避,敏感多疑,防御心理重。普遍存在胃肠道不适、头晕、胸闷、身体疼痛、睡眠障碍等各种躯体症状。而且戒毒人员普遍存在文化水平较低,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情绪识别和表达困难,内省能力较差,心理防御性强、常将情绪和躯体症状混淆等情况,目前传统的以言语为主的心理咨询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矫治需求。
艺术疗法是以艺术活动为中介的一种非语言性的心理治疗,通过各种艺术形式使被治疗者产生自由联想来稳定和调节情绪,消除负性情绪,促进身心康复。艺术疗法以绘画、音乐、舞蹈等形式替代言语表达戒毒人员内心情感,降低掩饰性、防御性,整合情绪与思维,以达到缓解戒毒人员悲伤、愤怒和攻击等负性情绪和行为,改善躯体症状,拥有更为和谐的人际关系等目的。本案例所使用的治疗方法包括绘画治疗、音乐治疗、沙盘治疗。
绘画疗法是以绘画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治疗形式。通过绘画使绘画者产生自由联想来表达、稳定和调节情绪情感,在创作绘画作品过程中集中注意力、释放压力、缓解情绪冲突,并且通过绘画的方式达到语言化的过程,对阻抗较强的人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根据戒毒人员的特点,绘画治疗可选用的主题包括:“房树人”测验、风景构成画、树木-人格测验、心灵花园、曼陀罗(涂色、彩绘)、主题画等主题。
音乐治疗是利用所有与音乐有关的活动,如演唱、演奏、音乐创作等,以及音乐活动所带来的体验来恢复、保持或改善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通过音乐这种原始的语言,不仅可以唤起戒毒人员内心的积极力量,提高自我效能感和自信心,还从音乐训练中习得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达到自我成长的效果。
沙盘疗法是运用意象进行治疗的创造形式,其特点是在咨访关系和沙盘的自由与保护的空间中,把沙子、水和沙具运用于意象的创造。沙盘疗法的非言语性象征特征不仅能消除与戒毒人员之间交流的阻碍,还能较好的减弱戒毒人员的防御心理与阻抗,使戒毒人员的无意识心理内容通过心象得以充分表现。
下面就以绘画心理治疗为例,探讨艺术疗法对改善戒毒人员情绪、缓解戒毒人员压力、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的功效。
二、绘画心理治疗方案的制定及完善
初始课程设置为8次课程,每周一次,每次课1.5小时,课程内容分别为入组访谈、绘画治疗介绍、房树人、涂色曼陀罗(2次)、彩绘曼陀罗(2次)、课程回顾。但通过前3次课程后观察及访谈了解到戒毒人员开始对课程初步产生兴趣,抵触状态有所消减,可以说通过前3次课程戒毒人员对于绘画治疗才进入状态,因此我们决定将课程延长至12次,课程主体内容及目的见下表1。
表1 课程主体内容及目的
序号 |
主体课程内容 |
目的 |
1 |
入组访谈 |
增进咨询师与戒毒人员的了解 |
2 |
绘画治疗介绍 涂色练习 |
使戒毒人员对绘画疗法的内容、目的、操作方法、功效形成感性认识,打消他们对自己无绘画基础的顾虑,提升对绘画疗法的兴趣。 |
3 |
房树人测试 |
通过这一投射测验对戒毒人员自身成长、家庭观念、自我认知等特征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为个体咨询、辅导提供切入点,同时作为初始测试使用。 |
4 |
主题画 |
通过主题画的方式使戒毒人员反思、回顾自身,将对自我的认知可视化。 |
5 |
涂色曼陀罗 |
选取《神奇的曼陀罗》一书中部分图卡进行涂色练习,感受曼陀罗练习在缓解压力、调节情绪方面的功效。 |
6 |
绘制曼陀罗 |
通过自行绘制曼陀罗达到改善情绪、缓解压力,专注于当下的情绪体验及感受。 |
7 |
风景构成法 |
通过色彩运用、风景描述等了解戒毒人员近期情绪状态,同时风景构成画是一种投射测试,作为阶段性评估的一种方式。 |
8 |
主题画《过去、现在、未来》 |
通过对人生中这三个阶段的回顾、反思,了解自身的经历,同时找出哪一部分对其是最为重要的。 |
9 |
小组作画 |
通过团体作画的方式,增进人际互动,调节团体氛围。 |
10 |
涂色曼陀罗 |
通过涂色曼陀罗达到改善情绪、缓解压力,专注于当下的情绪体验及感受。 |
11 |
彩绘曼陀罗 |
通过绘制曼陀罗达到改善情绪、缓解压力,专注于当下的情绪体验及感受,并将这一练习效果固化。 |
12 |
课程回顾、分享 |
戒毒人员回顾、观赏自己的10次课程作品,分享自身的感受和体验,强化治疗效果。 |
三、绘画心理治疗实施过程及情况
(一)研究对象
以乌海市强制隔离戒毒所身心康复期戒毒人员为研究对象。在戒毒人员自愿参与的基础上,筛选出符合标准戒毒人员20人。入组标准为:完成脱毒治疗3个月以上,无明显戒断症状;无精神病史;无明显语言表达障碍;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
(二)画笔、画纸选择
根据场所安全规定,绘画过程中所使用画笔包括:水彩笔、铅笔、彩色铅笔、可食用蜡笔。
根据绘画治疗主题需要,选用A3、A4两种规格画纸。
(三)绘画治疗实施过程
入组访谈后,对绘画组戒毒人员采用SCL-90开展心理测试,作为前测数据予以记录。之后每周五上午开展绘画心理治疗,时间为1.5小时,共计12次课程。除去第一次入组访谈与最后一次课程回顾,中间10次课可分为两个阶段。第2-4次课戒毒人员借助意识、潜意识、对自身的认识、情绪状态几个维度深入了解自己;第5-11次课调节情绪,缓解压力。每次课程结束后保留戒毒人员绘画作品。全部课程结束后对参与全部课程的16名戒毒人员进行SCL-90测试,并对结果进行对比。
四、绘画心理治疗结果及结论
将戒毒人员绘画心理治疗前后SCL-90测试结果进行对比,见表2。
表2 绘画组前测后测结果
|
|
M±SD |
T |
P |
总分 |
前 |
192.26±70.55 |
2.15 |
0.04* |
后 |
159.20±74.74 |
|||
躯体化 |
前 |
31.00±11.92 |
3.15 |
0.01* |
后 |
25.33±11.49 |
|||
焦虑 |
前 |
20.60±10.14 |
2.68 |
0.02* |
后 |
16.40±10.08 |
|||
敌对 |
前 |
14.20±5.45 |
2.03 |
0.05* |
后 |
11.26±5.08 |
|||
其他 |
前 |
16.93±5.79 |
2.38 |
0.03* |
后 |
14.33±7.19 |
注:因篇幅原因,只列举存在显著差异的因子。
研究结果表明,接受绘画心理治疗戒毒人员SCL-90分数降低,总体得分情况从阳性转为正常,差异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p<0.05)。在躯体化、焦虑、敌对、其他(反映测试者睡眠、饮食问题)等四个因子得分显著降低(p<0.05)。通过对比绘画心理治疗实施前后的心理测试数据,我们可以得出这一结论:绘画心理治疗对改善戒毒人员躯体不适、焦虑、敌对情绪、睡眠问题等有明显效果,对提升戒毒人员心理健康水平有明显效果。
五、部分绘画作品摘录
作品图例 |
作品说明 |
|
涂色作品 戒毒人员自我解读:生命之轮。左边是过去,绚丽多彩;而今灰暗与凌乱。 |
|
房树人作品 部分内容解读:门前的小路表达出他对于是否能重新融入家庭充满了不确定。 |
|
主题画作品 左侧为《我向世界展现的一面》 右侧《我所隐藏的一面》 |
|
风景构成法作品 部分内容解读:从戒毒人员对天气、季节等情况的基本描述及整体色彩来看,其心境比较积极,对于今后的职业方向较为明确。 |
|
曼陀罗作品 左侧为涂色曼陀罗 右侧为彩绘曼陀罗 |
|
主题画作品 《过去、现在、未来》 左上为过去、中间为现在、右上为未来 |
六、绘画疗法所取得的经验及今后研究方向
采用绘画、沙盘、音乐等几种方式的艺术治疗对戒毒人员进行心理干预,均取得了一定效果。以绘画疗法为例,其对戒毒人员躯体化症状、焦虑、敌对、睡眠、饮食等问题的改善均有显著效果。戒毒人员自述其注意力不集中、情绪起伏变化大等问题有所缓解。同时在绘画心理治疗过程中,可观察到戒毒人员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的变化:初期,规则意识淡薄,难以安静完成作品,急躁、忽略细节、怕麻烦,使用颜色少;中期,开始注重对细节的描绘和把握,作品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自我认知提升),配合度提高,色彩较为明快;后期,作品分享度提高(自信提升)。从戒毒人员绘画变化情况可以推测他们的心理状态存在如下变化:自我认知提升,自信程度有所提升,防御性降低,开放性增强,情绪状态更加积极。
艺术治疗在戒毒场所的应用可以弥补言语性疗法的一些缺陷,但是仍有自身局限性。首先,艺术疗法可以缓解戒毒人员的情绪冲突,提升自我认知,但是干预次数、干预作用持续时间、如何强化其效果等并不完全明确,对于提高戒断率、戒除心瘾,保持长期操守能发挥多大的作用目前也尚不明确,因此在今后的研究和应用中,要重视艺术治疗方法的标准化处理,建立完善的实践方法、原则。其次,艺术疗法对戒毒人员心理矫治的效果不仅受艺术疗法本身的固有内容的影响,还受到戒毒人员年龄、教育背景、民族文化、语言种类、接受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再者,戒毒人员对艺术的喜好程度亦对心理矫治的效果有一定影响。最后,艺术疗法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心理咨询师具备相关的知识及能力,并且要注重与言语心理咨询方法的结合,以便更高效的解决戒毒人员所遇到的心理问题。此外由于我们的文化特异性,国外研究适宜的艺术表达心理治疗方式不一定适合国人,因此在借鉴国外艺术疗法时要结合东方文化特点,发展出与本土文化相结合艺术疗法,其矫治效果必然会更为有效。但是目前结合本土文化的表达性艺术疗法的研究数据较少,而大多数的分析还建立在理论的基础上,因此未来需要从事戒毒工作的治疗师做出更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