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02
戒毒康复;心理;家庭治疗;案例
毒品成瘾是心理、生物与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当前,越来越多的心理治疗方法被运用到戒毒实践中。家庭作为人类社会的基本单位,在戒毒康复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家庭治疗作为心理治疗的一种形式,提供了一种的新的思考人类行为的视角。
家庭治疗以整个家庭为对象,把家庭的结构、规则、角色、责任和沟通作为重点,通过治疗师介入,在提高家庭成员对吸毒者帮助的同时,也对被吸毒者伤害的家庭成员进行心理治疗,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冲突,调整行为,促进成长,让失常的家庭功能逐步走向正常。
本案例的案主是入所后通过沟通了解、心理评估和量表评定后甄选出来适合进行家庭治疗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
小程,男,冰毒吸食者,29岁。小程的家庭是大家庭,有家族企业。因其叔叔家中无子,从小便被父母过继给叔叔一家,在亲生父母和养父母的双重关爱下成长。因学业较差,小程高中毕业后加入家族企业,但不热衷做生意,反被一些社会人员拉拢,喜欢流连各种娱乐场所,后被人引诱于2012年开始吸食冰毒。结婚后,小程有所收敛,但经不住毒魔诱惑,开始复吸。最终,在2016年被强制隔离戒毒。入所后,经过一系列教育矫治,小程思想稳定,现实表现良好,有意愿、有信心戒毒。
经沟通,小程愿意接受家庭治疗,但其主要家庭成员不太愿意,后通过所内警察介绍,对家庭治疗有所了解后,表示愿意尝试。
在前期了解的基础上,初步认为小程家庭在家庭结构、界限、系统间关系上存在问题。结构式家庭治疗通过治疗师主动、直接的挑战家庭互动模式,迫使成员从注意被认定患者的症状,转变为在家庭结构的背景中观察他们的行为。目的就是帮助家庭改变其刻板的交往模式,通过改变界限和重塑子系统,从而帮助改变每个家庭成员的行为和经验。因此本案拟采用结构式家庭治疗并辅以萨提亚家庭治疗的冥想技术进行干预。
(一)连接与进入
鉴于场所的特殊情况,本案采取了“请进来”与“走出去”的办法,充分利用探访、家庭走访等方式与小程及其主要家庭成员进行了互动,与家庭建立了连接。通过调查其家庭的基本结构,观察家庭成员相互间的互动,了解到该家庭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中国传统式家庭;整个大家庭虽然出现了过继行为,但养父母在本案中的具体影响不大;原生家庭中,男家长负责生意、社交,维持家庭生活,女家长协助男家长事业,对子女管教有所疏忽;小程的吸毒与其家庭有一定程度关系。
在与家庭建立连接的基础上,初步认为小程家庭中存在的显性问题主要有:程父与程母之间存在冲突,可能波及至小程以掩盖家庭其它子系统的问题;程父与小程、程母与小程之间存在沟通时间少、内容有限、沟通方式单一的问题,导致两代人之间代际关系紧张。除此之外,小程与程妻之间感情很好,关系属于缠结型。据此,画出家庭结构图如下:
图中,曲线表示关系紧张,虚线表示关系疏离,三直线表示关系紧密,方框代表男性,圆形代表女性。可看出,小程与父母关系紧张,与程妻关系密切;程父与程母之间关系紧张,存在冲突;程父、程母与程妻之间关系较为疏离。总体上,该家庭代际界限模糊,想要小程包括程妻与程父、程母凝聚成一个家庭功能正常的系统,一定会打破原家庭平衡,也一定会给家庭成员带来某种程度的不适应。
进一步分析,小程家庭的主要问题是:
1.小程吸毒成瘾的问题;
2.家庭成员间的沟通问题。主要是小程与程父、程母之间的沟通,程父与程母之间的沟通;
3.小程成长过程中的家庭问题。
为了让所有家庭成员得到发展,让家庭功能正常运行,治疗师制定了近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二)近期目标:
1.减少程父与程母间的冲突,让夫妻都能明白事业和生活需要平衡。(设置界限)
2.改善小程与程父、程母间的关系。(打破平衡、设置界限)
3.改善程父与程母间的沟通,努力让夫妻关系和睦。(打破平衡、设置界限)
4.程父、程母包括程妻能清醒认识和对待小程的吸毒问题,引导他们把这个问题作为打破现有家庭平衡的契机;让程父与程母明白相互间冲突不断的真正原因,也让小程明白自己与父母关系恶化的症结。(重新框架)
(三)长期目标:
1.加强程父与程母间的夫妻系统,不断强化双方对家庭的认同感,加深信任。(设置界限)
2.使程父与程母能够真正理解、尊重小程,对小程的吸毒行为形成正确的认识,建立信任关系,从而以适当的方式对小程的吸毒行为帮助、引导。(打破平衡)
3.帮助小程与程妻保持适当距离,避免过于缠结。(设置界限)
4.帮助小程家庭构建适当的家庭规则。(重新框架、重构)
(四)介入与改变
1.调整系统状态。小程家庭包含父子系统、母子系统、程父和程母的夫妻系统、小程和程妻的夫妻系统、婆媳系统等。小程与父母的关系恶化,小程始终处于被指责的角色;程父与程母之间紧张僵化,缺乏共同的话题;小程与程妻之间稍显缠结,导致了程妻表面上与程父程母关系正常,但心底里始终与小程结为联盟。治疗师通过重新设置界限、改变家庭结构、打破平衡等技术对小程家庭次系统间的亲疏程度进行了加强,对次系统间的状态进行了调整。
2.改善沟通。小程家庭各成员间的沟通和反馈极为贫乏,大部分是单向沟通,交流的信息附带着情感信息被筛选、复制、篡改,真实性所剩无几。治疗师应用设置界限、打破平衡、重新框架等技术帮该家庭建立起富有弹性的家庭沟通反馈机制,让家庭成员之间能够心平气和的面对面进行真诚交流,改变了以往僵化的沟通模式。
3.重构家庭。在小程的家庭中,程父程母都会认为“要不是为了家,为了小程,我才不会…”,而小程则会认为“你们除了生意、挣钱,谁在意过我?”在一定程度上,小程家庭成员对一些问题所产生的影响确实都转移到了小程身上。治疗师运用重构的治疗技术,帮助小程的家庭成员意识到存在问题的并不仅仅是小程,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要对家庭负有改变的责任。
通过介入治疗,小程的家庭状况出现一定变化:程父与程母间的关系有了改善,二人就小程的问题达成共识,有了共同的交流,以此为契机,关系进一步缓和;程父程母与小程的关系有了较为明显的转变,小程能与父母正常交流,次数增多、时间增长,能够较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
目前,小程已解除强戒。据反馈,程父程母与小程和程妻现在外省的一处家族企业共同生活,家庭成员间交流加强,家庭关系较为和谐。小程离开了原来的环境,摆脱了与毒品的接触,便于彻底戒毒。
评估结果:本案的家庭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彻底戒毒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本案仅是暂时告一段落,后续将持续跟进。
中华传统文化是家庭取向的典型文化。随着新时期社会结构的转型和城市化的发展,中国家庭的观念、功能、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是发展家庭治疗的现实基础。以家庭为单位治疗,达到个体行为、心理问题的治疗效果,促进个体健康发展是大有可为的。
而通过本案,也发现有几点问题值得去思考:
(一)戒毒康复的家庭治疗师问题
目前,我国家庭治疗师的培训机构极少,但家庭治疗师是进行家庭治疗的关键。建议与科研院所和社会专业机构合作,构建家庭治疗师的培养平台,研究高素质家庭治疗师的培养途径和模式,尽快为家庭治疗介入戒毒康复培养出合格的家庭治疗师。
(二)家庭治疗技术问题
当前的家庭治疗技术缺乏可操作性、与本土文化的契合性。但解决该问题没有捷径可走,只有经过大量真刀真枪的实践去总结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现实可用的、操作性强的家庭治疗技术。
(三)建立家庭治疗机制问题
戒毒的目的除了减轻对毒品的依赖程度还应当帮助戒毒者恢复损毁的社会功能。家庭治疗不能只停留于戒毒的初级阶段,还要持续的帮助指导家庭,现实家庭功能正常。因此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家庭治疗机制,实现家庭治疗的持续性和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