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4
乐器教育 戒毒人员 戒治生活
当前全国戒毒形式严峻,其中,在场所戒毒人员中,首次吸毒人员数量占比逐渐增大,没有经过场所戒治经历的他们面临多方面的困境,大多表现为暴躁、敌意、颓废、没有责任感,给场所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
(一)制定乐器教育的原因、作用和意义
为积极探索在强制隔离戒毒工作新途径,切实有效提高戒毒工作成效,帮助初次戒毒的新入所人员(以下称戒毒人员)更好解决在戒治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降低场所安全隐患,大队专门召开专题研讨会议,在保证场所安全的前提下,成立音乐小组,以通过乐器教育为抓手,用学习成果展示来提升戒毒人员认同感,为他们的戒治生活增添乐趣,以令其快速适应场所戒治生活。
目前,我大队所有戒毒人员当中,首次接受戒治并且不超过一个月的戒毒人员占百分之九,而这其中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吸食合成类毒品,即“K粉,麻古,冰毒,摇头丸”等,合成毒品能直接影响人的中枢神经系统,长期吸食轻则导致惊阙,幻觉,记忆力衰退,智力下降,重则引起震颤麻痹,脑部神经炎,肌功能障碍甚至出现生命危险,而大多是后者。在戒毒人员中进行乐器教育有以下4点意义和作用:
1.提高个人修养和文化素质。通过器乐教育能提高戒毒人员音乐素养、艺术修养和文化素养,同时,器乐教育对其道德风尚和情操性格的形成还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2.培养身体协调性。乐器的练习和演奏是一种生动的动态系统,始终要求听觉的专注,手脚动作与全身肢体能够协调配合,使大脑左右半球获得同等发展并增进相互协调能力。
3.锻炼耐力与信心。乐器的演绎需要相对熟练的技术与技巧,需要规律,科学,恒久的训练,这种训练需要毅力和信心,所以乐器教育能够培养戒毒人员坚强的意志和自信心,从而增强拒毒能力。
4.调节心态,排解压力和烦恼。通过展示戒毒人员乐器教育的学习成果,使其精神上无所拘束,不断化解吸毒给他们造成的影响。
(二)成立音乐小组进行具体实施
1.成立由大队领导负责,业务民警执行,二十名新入所戒毒人员为成员的音乐小组。大队召开小组成立动员大会,详细讲解了乐器学习对人产生的良性影响,特别是初次戒毒人员的心理和生理方面的有益作用。结合当下运动戒毒新理念,促使音乐小组成员能学有所变,学有所得,为更好地适应后期的戒治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2.运行机制。
(1)选定对象:首次接受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且进入场所时间不超过一个月,共二十人。
(2)购买学习器材:电子鼓3套,吉他5把,口琴10把,长笛10把,电子钢琴2台,乐谱5本。
(3)划分兴趣分组:电子鼓2人,吉他5人,口琴5人,长笛6人,电子钢琴2人。
(4)安排学习时间:每四周为一个周期,每周不少于21小时的学习时间,每日学习时间为3小时,学习时间段为上午9:00至11:00,下午15点至16点。
(5)确定学习方法:聘请专业培训机构教师3名,先让学员通过实操来选择意向乐器,然后按所学乐器分组进行一对一教学。
(6)确定演奏歌曲:选取爱国主义题材歌曲,《我的祖国》、《义勇军进行曲》、《我的中国心》、《龙的传人》。
(7)课程安排与实施:电子鼓的对应学习《我的中国心》,吉他的对应学习《龙的传人》,口琴对应学习《我的祖国》,长笛和钢琴则对应学习《义勇军进行曲》。在课程第一周,安排戒毒人员学习各自对应乐器的具体演奏方法,在课程第二、三周,安排戒毒人员练习对照乐谱独立演奏,在课程第四周,安排戒毒人员尝试无乐谱演奏,在课程第五周,安排戒毒人员分组合作演奏所学歌曲。
3.定期考核;一周考核1次,共5次,由培训机构老师负责,让每位成员了解自己的学习水平,考核成绩不记录,采取鼓励和肯定的方式对待他们的表现。
(三)乐器教育成果展示
1.为期五周的乐器教育具体成果有:第一周,学会乐器演奏方法的戒毒人员达标人数为18人,达标率为90%;第二、三周,学会独立完成歌曲的戒毒人员人数为17人,达标率为85%;第四周,完成无乐谱演奏歌曲的戒毒人员人数为16人,达标率为80%;第五周,能参与合作完成歌曲的戒毒人员人数为16人,达标率为80%。
2.参加汇报演出;大队派出音乐小组参加所内举行的戒毒成果汇报演出,小组演奏了《我的中国心》和《龙的传人》歌曲,表演出色,获得现场阵阵掌声,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大大增强小组戒毒人员的信心和勇气,坚定了他们用音乐戒毒的信念,为他们在拒毒路上打了一剂强心针。
3.矫治效果。
(1)整体提升。民警通过对20名参加音乐小组的戒毒人员进行个别谈话后了解到,20名戒毒人员整体上在适应场所环境、心态和自身素质方面均得到了有效提升。如戒毒人员钱某,其为第一次被执行强制隔离戒毒,在参加音乐小组后,其由原来入所后对新环境的不知所措和不适应,到实现了其行为动态更加放松和愿意接受现在的戒治生活的转变。再如戒毒人员江某,其刚进来戒毒所有很多担忧,担心适应不了新环境和家里的亲人,其也变得暴躁不安,在大队的细心解释和无微不至的照顾下,其终于按要求完成了音乐小组的所有课程,其利用亲情电话将学习音乐小组的情况告诉了家人,家人对其很放心,并告诫江某要在民警的帮助下好好接受戒治。又如戒毒人员张某,其在沾上毒品后,记忆力大幅下降,无精打采,精神不足,其人也变得自卑颓废,通过大队的正确引导,巧妙地通过学习乐器和演绎歌曲,其在精神精力上有了明显的起色,也开始享受在音乐小组的氛围,其还对民警表达了希望用音乐兴趣来戒除毒瘾。
(2)横向比较。这20名一进宫新投戒毒人员在接受为期5周的乐器教育后,与之前没有进行乐器教育的戒毒人员相比较,他们能更快、更好地适应场所戒治生活,拒毒信念和目标更为明确,大队的教育矫治工作也能更好得到安排和落实。
(一)音乐小组运行一个周期下来也遇到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和解决。一是一名年龄偏大的戒毒人员对于加入小组表示难以接受并思想上抗拒,这也导致了这次考核成绩不理想;二是对于本身肢体有残疾的戒毒人员来说是一道心理难关,更不愿意去面对现实,加上其本身学习的难度,让他们在整个过程倍加难熬,也让我们民警和授课老师非常困扰。
(二)音乐小组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戒毒人员平稳度过初期戒治生活,对大队的管理工作起到关键的作用。但这不能一刀切,这个方式并不适用所有戒毒人员,在人员上还需要认真筛选。同时,民警在加强对戒毒人员的解释引导方面还需要详细耐心,授课教师的教学方式上比起普通学生需要倾入更多的精力。
(三)乐器教育相比较对以往帮助戒毒人员戒治的方式上,提供了另一种选择,无形当中丰富了民警的教育经验。同时,也增强了民警的管理能力。在未来的戒毒矫治工作中,还可以总结经验,完善音乐小组的不足之处,完善乐器教学方法,明确矫治适用对象,加强对戒毒人员的疏导和管理,提升戒毒工作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