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03
司法行政戒毒 马斯洛需求理论 心理咨询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的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在自我实现需求之后,还有自我超越需求,但通常不作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必要的层次,大多数会将自我超越合并至自我实现需求当中。
五种需要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但这样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变化,也有种种例外情况。需求层次理论有两个基本出发点,一是人人都有需要,某层需要获得满足后,另一层需要才出现;二是在多种需要未获满足前,首先满足迫切需要;该需要满足后,后面的需要才显示出其激励作用。一般来说,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相应的,获得基本满足的需要就不再是一股激励力量。五种需要可以分为两级,其中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和感情上的需要都属于低一级的需要,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而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需要,他们是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无止境的。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要,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任何一种需要都不会因为更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和重叠,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
我所戒毒人员在生活需要,伙食供应上严格根据上级标准,能够满足戒毒人员的生理需求。在新时期戒毒工作的新要求下我所民警严格按照文明执法,文明履责的要求,戒毒人员在安全需求方面也可以保障。故从实际出发我所戒毒人员在管理上要从爱和归属的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方面进行。
对河北省高阳强制隔离戒毒所200余名戒毒人员进行调查、访谈、分析发现戒毒人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学历普遍偏低。二是无业人员居多。三是离婚率较高,通过统计发现戒毒人员的父母离婚率也达到了28.8%的高水平。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戒毒人员由于长时间吸毒,身心严重受损,许多戒毒人员存在各种不适应状况,如浑身乏力、失眠、胸闷等躯体稽延性症状,加之戒毒人员自身行为较懒散,而强制隔离戒毒所有着严格的管理制度,这种入所前后强烈的反差,导致戒毒人员容易形成各种不良心理体验。
有些戒毒人员会突然之间觉得出工没有动力,而并不是身体上出现了什么问题,可能是其他方面出现了什么问题而他却不知道,相当一部分戒毒人员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劳动减期上面,因此其他方面出现的问题就对他们的劳动积极性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并且负面影响还表现在他们生活的其他方面,比如食欲减退,晚上很难入睡等等。详细了解他们生活中发生的事就可以从中找出影响他们心情的原因,而戒毒人员普遍具有渴望早日解除强制隔离戒毒获得自由的心理,具体分析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自我实现。戒毒人员对于现在的强戒生活从内心深处对自己感到了失望,想象中的生活和现在的生活有很大的差距,自己以前的那种理想没有得到实现,在他们的内心产生了不良影响,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使他们的生活过得没有新意缺少激情,这是戒毒人员失去动力的最大原因。
建议:重新找准自己的坐标。余秋雨先生曾经说过,人最重要的是给自己定位,也就是说要使戒毒人员清楚自己现在是处于一种什么样的情况下!然后是给自己定向,要知道自己该干什么,然后努力去干就对了!对于戒毒人员来说就是尽快适应这个环境了,另外最好给自己制定一份每天的生活计划,写清楚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干,该取得什么样的效果!既来之则安之,与其临渊羡不如退而结网,在艰苦的环境中静下心来为以后事业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2.交流缺乏。戒毒生活中各种活动不丰富,并且集体活动的机会太少,失去了许多和大家交流的机会!或许戒毒人员觉得参加活动交流没什么意思,但是不管他们交流的内容是什么,只要开口说了,就满足了他们心里面对于交流的需要,而这种需要是很多人有时候意识不到的!戒毒人员只会感觉好象有什么事情一直忘了做似的,原来是忘了讲话!我们发现话多的人一般性格开朗,较少有心情不好的时候,这是因为交流是一种有效的宣泄不良情绪的方式。把自己心里想说的全说完了会有一种特别轻松的感觉,就是这个原因!交流是几种基本需要之一,而相当部分的戒毒人员却因为错误的认识将它压制了,所以他们心里面就会感觉不对劲!
建议:多参加活动多和人交流,多说话。对于管教民警或者别的戒毒人员不要抱一种排斥的态度,不就是在一起聊聊么,没什么好怀疑的!另外喜欢唱歌的可以大声的唱歌抒发积压在自己心中的不良情绪!多给戒毒人员的生活制造新意,把生活中的每件事都当作一种艺术创作去完成,戒毒人员应会快乐许多!心情不好的时候避免一个人独处。
3.相属需求,爱与被爱。戒毒人员在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突发情况例如跟你女朋友分手了,家中亲人出事了,孩子上学了等等,这些事虽然他们是清楚的也有可能是戒毒人员主动的,但在戒毒人员内心深处确实会感到有什么东西失去了,比如曾经的感情和在一起开心的日子,比如家人对他们的关心从此以后就没有了。这个潜在的失去会使戒毒人员的孤独感增加,使他们的情绪低落今儿发生各种违纪行为。另外每个人由于体质的不同情绪变化也不同,对于孤独的感觉也是不同的,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建议:一段不适合的感情的尽快结束对于个体来说或许是件好事,而对于结束它你所失去的也是很平常的,每段感情的结束都会失去一些东西!每个亲人的逝去也是一样,无论在何种状态下,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过分夸大这些失去和过分夸大自己心中所受的伤害,以至于不相信爱情,不相信亲情,不相信将来。这只是人们受伤时候的一种偏激想法!经过了受伤或许更加明白了什么是爱,那么就去好好珍惜在自己身边的爱吧!以这种受伤人的感觉去体会身边一直默默爱着你的人,你会收获更多!
4.安全需求,真正的友情。戒毒人员在强戒环境下一般朋友很少,一方面他们想认识更多的朋友另一方面又害怕别人会带来坏的影响!这就是心理学家所说的逃避自由与恐惧自由。没有朋友你是自由的,有了朋友却因为过多的不必要的担心想逃避这种自由!很多伟人都曾说过友谊对于我们的一生都是十分重要的,同时一份真真的友谊也是不容易建立的!古语:千金易得,知己难求!因此关于友情要明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就是不是随便两个人都能成为朋友的,由于人与人之间有很大的差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同使得有些人能够成为很好的朋友,因为他们的共同点比较多,而有些人却成不了好朋友,因为共同点比较少。这就是说我们交朋友并不是说不考虑前提只要是个人就要他一定成为自己的朋友。另外交朋友是需要很大的真诚的,不要因为一点点付出没有得到回报就放弃了这份努力。真正的朋友应该是彼此信任彼此支持!
建议:敞开胸怀去接纳别人,以一种大度的风采去吸引别人,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征服别人,你会找到真正的朋友的!
5.超越需求,成就感。有时候一个人觉得心情郁闷或许是因为自己从来没有体验过成功带来的喜悦!试想如果你跟身边所有的人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也没有什么明显的优势,那么别人也不会对你刮目相看,不会对你格外尊重!只有自己在某一方面格外突出,成为大家眼中的能人专家,大家才会尊重你佩服!
建议:多看书多学习多想问题,要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善于创造,为使自己成为大家眼中一个了不起的人而努力。比方说我对心理学感兴趣因此多学,慢慢的学到了一些知识大家也就开始问我一些问题找我咨询。我也乐意为大家解决问题,因此我做这件事就很有成就感,所以我感觉很快乐。
首先对戒毒人员的情绪波动及其他情绪情感问题,我们要认真分析,以诚相待。对戒毒人员采取平等的沟通态度,不能因为他们违法者的身份而鄙视轻视他们,认为他们对大多事情的叙述是虚假的、欺骗性的、博取同情性的,同时正确分辨戒毒人员的合理请求,科学的处理他们所面对的问题,而不是一味地压制轻视。
其次随着大中专院校的专业人才大批量的进入监所管理岗位,随着以人为本、科学戒治战略的提出,随着文明执法要求的严格执行,我们面临着与以往大不相同的戒治执法环境。如何将我们新入职民警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投入到实际的戒治管教工作中,如何吸取“老师傅”们的工作经验,使新入职民警取精去糟摆脱传统的惯性影响,摆脱懒惰懈怠的思想问题是我们众多新一代的戒毒民警需要探索的重要领域。
人的一生就是一个慢慢成长的过程,从广大意义上讲谁都没有真正长大成人,因为他总是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和烦恼,但是正是因为这些问题和烦恼才使我们更加明白自己该怎么做,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人生?是积极快乐还是悲观消极。我想人都是愿意选择后者的。名利是身外之物,只有快乐是真正属于你自己的,那么与其不快乐的过一天何不快乐地过一天呢?另外我想说暂时的困难算不了什么,跌倒了爬起来一样往前走。乐于助人,心念向善自种福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