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观看心理电影引导戒毒人员李某正确自我认知的案例

2018-11-20

司法行政戒毒 教育矫治 电影 心理 自我认知 教育矫治

本案例通过深挖戒毒人员成长史、与其他民警了解情况、戒毒人员班组测评、心理测验等方式,多渠道收集信息后,结合戒毒人员文化程度、兴趣爱好等方面决定通过观看心理电影引导戒毒人员正确自我认知。戒毒人员李某观看心理电影《心灵捕手》后,民警结合信念戒毒模式,引导其逐步确立正确的自我认知、改善言行,重拾戒毒信心,树立正确价值观,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情况分析

1. 基本情况

李某,女,1990年生,身高1.64米,体型偏瘦,有5年吸毒史,入所5个月。

李某出生农民家庭,独生子女,大专文化,从小父母外出打工,由祖母抚养长大,是典型的留守儿童。李某青春期叛逆、任性,不服家长管教,因在社会上结识不良青年而染上毒瘾。

李某入所至今性格执拗,脾气暴躁,人际关系较差,平时能完成矫治任务,近期因与同戒相处问题被民警批评,进而与民警争吵,之后虽然承认错误,但更加焦虑。目前李某睡眠质量差,且自述被其他戒毒人员针对,常常因琐事与他人产生冲突。

2. 心理量表测试情况

《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测试结果和评定:E:64  P:50  N:61  L:40性格外向不稳定,胆汁质气质类型。

《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结果和评定:躯体化:1.87,强迫症状:1.82,人际关系敏感:2.3,抑郁:1.9,焦虑:2.2,敌对:2.17,恐怖:1.54,偏执:1.61,精神病性:1.42,其他:1.72,该戒毒人员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三项因子分超出全国常模。

(二)方案制定

坚持信念戒毒模式,通过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帮助戒毒人员重拾自信,敞开心扉,悦纳自己,正确面对自己的优点与缺点。在实施过程中运用心理测试、咨询技巧等,引导戒毒人员从心出发,变被动为主动,从而达到教育矫治效果。

1. 矫治目标

(1)具体目标:改变不合理认知,消除对自己“糟糕至极”的不合理认知;改善睡眠,提高睡眠质量,保证睡眠达到7小时以上;《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中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三项因子分有所下降。

(2)近期目标:帮助戒毒人员改变不合理认知,增加自信心,改善人际关系。

(3)长期目标:引导戒毒人员正确自我认知,正确评价自己,以合理认知改善言行,进而逐步树立正确价值观,坚定戒毒信心,并以坚定的戒毒信念充实自己,从而一步步远离毒品。

2. 具体方法原理

影视教育模式相较于传统的教育模式更加生动、直观,更便于引导戒毒人员自我认知、积极改善,且影视教育模式氛围轻松愉悦,能够让戒毒人员放松心神,更易流露真实感受,为矫治工作提供真实信息和反馈。

(三)实施情况

第一阶段(第一周)

1. 安排戒毒人员与民警一起观看电影《心灵捕手》。

(1)在纸上写下对主人公的印象。

(2)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些印象的原因。

李某对主人公的印象为:聪明、性格内向、运气不好、没上学很可惜。李某认为:他会做别人不会的题目,肯定很聪明啊,感觉他朋友不多,也不爱主动说话,性格肯定内向,他没有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聪明才智没能发挥,感觉他怀才不遇,挺可惜的。

第二阶段(第二周)

1. 再次观看影片的重要片段,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让戒毒人员简述片段情节。

2. 再次在纸上写下对主人公的印象。

3. 与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所写的对主人的印象进行对比,与民警进行讨论。

问:你之前觉得主人公很聪明,这次为什么没有写?

答:之前觉得他聪明,智商高,现在觉得他虽然智商高但是情商低,太冲动了,给自己带来很多麻烦。

问:你觉得他咄咄逼人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对于别人的善意总是排斥、怀疑,言语中会伤人。

问:你之前觉得主人公运气不好,现在为什么又觉得他挺幸运的?

答:之前觉得他可怜可惜,现在觉得他已经比很多人幸运多了,能遇到良师益友真的很幸运。

第三阶段(第三周)

1. 让戒毒人员结合近期现实表现,站在他人的角度上,客观形容自己。

李某:我最近生产质量不好,民警批评我的时候,我不愿意承认错误,民警肯定觉得我不服管教。小组的同戒觉得我很能吵,脾气大,不好相处。

2. 与民警分析以上所述原因。

李某:我从小就觉得自己可怜,父母不管我,奶奶虽然对我好,但是不了解我,所以我一直觉得别人不理解我,有时候自己明明没有理,偏偏嗓门大,想想自己真是挺讨厌的!

3. 简单形容自己期待的样子。

李某:我希望自己遇事能够冷静,在别人批评我的时候别咋咋呼呼的,希望别人看到我的改变,大家都能喜欢我,对我有信心,愿意帮助我。

第四阶段(第三周)

1. 写一篇电影的观后感。

李某观后感节选:

教授的信任,女朋友的爱意,朋友之间的帮助,让主人公打破了自己想逃避的那层心理防线,那些爱的阳光,让他的生活不再充满黑暗,让他能遵循自己的那份美好去寻找梦想。我想到自己,想到奶奶,想到民警,我更应感恩生活,相信自己能做的更好!

2. 主动向其他戒毒人员推荐影片。

(四)效果总结

1. 心理测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结果和评定:躯体化:1.85,强迫症状:1.78,人际关系敏感:1.9,抑郁:1.87,焦虑:1.92,敌对:1.85,恐怖:1.52,偏执:1.59,精神病性:1.41,其他:1.69,该戒毒人员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三项因子分均低于前次测试。

2. 相关人员评价:大队民警反映李某遵规守纪方面有所改善,人际关系敏感也有所缓和。其他戒毒人员反映李某情绪较之前稳定,性格比以前开朗。

3. 自我评价:每天睡得挺香的,白天觉得精神饱满。比之前更注意生产质量要求,尽量少犯错误,遇事更冷静,愿意多与民警交流,和其他戒毒人员相处更融洽。觉得自己可以做的更好,对自己戒毒充满信心。

(一)需精心选择电影类型。通过观看心理电影引导戒毒人员正确自我认知,在选择影片类型、主题、风格、意识形态、艺术价值等方面,必须严格把关,针对戒毒人员成长背景、文化程度、兴趣爱好等特征筛选出符合戒毒人员的影片。

(二)矫治方法需个体化。针对戒毒人员的性格和问题特点,可制定不同类型的矫治方法。例如:可选择戒毒人员群体观影,亦可选择单独与民警共同观影;可选择咨询模式,亦可选择团体辅导模式;可选择布置课堂作业,亦可选择课后思考。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