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毒人员赵某教育矫治案例

2017-10-19

教育矫治;戒毒人员;个别化教育;心理矫治;常规教育

12岁之前的赵某无忧无虑、快乐幸福。一个偶然的机会,她无意中发现自己是被抱养的,原来自己是一个被人遗弃的孩子,原来她与自己最亲近的人毫无血缘关系。这犹如晴天霹雳,击碎了她的心,改变了她人生列车的轨迹。她用叛逆来对待家人,吸烟、喝酒、逃学,甚至对家人大吵大闹。中学没毕业,她就离开学校和家人,独自走上社会。

2004年夏天,一场车祸导致她昏迷不醒,父母不离不弃、精心照顾,在床上躺了三个多月的她慢慢站了起来,一年多的时间完全康复。虽然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让她感动,可是她始终打不开心结,再次选择离家出走。

2006年初,赵某认识了现在的丈夫小刚。那时,他刚刑满释放回来。赵某的父母从一开始就不喜欢小刚,她却不顾父母反对与其结婚。婚后小刚又因打架斗殴先后被劳教、判刑,父母对小刚的意见越来越大。出狱后没多久小刚的婚外恋彻底打破了她对婚姻的幻想,她决意离婚,可是小刚父亲的痛哭把她留下了。好景不长,小刚又染上了冰毒,万念俱灰的她也沾上毒品,愈陷愈深,生命列车越走越偏,黑暗的道路看不到尽头。2015年1月赵某被送至河北省某强制隔离戒毒所执行强戒。

赵某转至我所,无生理脱毒症状,入所体检各项指标正常,入所一周后进行SCL-90、EPQ心理测试。 SCL-90:总分:129分;躯体化:1;强迫症状:0.6;人际关系敏感:1.7;抑郁:1.7;焦虑:2.5;敌对:1.5;恐怖:1.4;偏执:1.5;精神病性:1;其它:1.4。其中焦虑因子分大于2,筛选阳性。EPQ: N65、E30、P40、L40,为内向不稳定型人格特征。

赵某入所后思维正常,参加入所教育,但不主动与家人联系,亲情意识淡薄,情绪控制能力较差,人际关系紧张,易发生言语冲突。鉴于以上情况,结合其自身成长史,从五个方面制定了教育戒治计划:一是用真心改变不适感,建立信任关系系统;二是用细心加强责任感,完善社会认知系统;三是用倾心创造归属感,修复亲情支持系统;四是用耐心建造认同感,提高心理调节系统;五是用恒心提高成就感,建立自我重建系统。

一、用真心改变不适感,建立信任关系系统

吸毒人员长期处于社会边缘,与社会形成双向排斥,普遍低自尊、高敏感性、低效能感,而且很多吸毒人员对强制隔离戒毒有所误解,对民警有强烈的抵触情绪。

赵某虽然服从管理,但对民警存在戒备心理,对于敏感问题避而不答,很难找到思想症结。此时,建立信任关系尤为重要。我们采用了“真心四部曲”:一是真心倾听,引导她宣泄内心烦恼,认可她;二是真心感受,站在她的角度抒发自己的感受,与之共情;三是真心关爱,在其痛苦和彷徨时,陪伴左右,给予关爱;四是真心建议,从她的角度出发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这四部曲,赵某冲破心中枷锁,向民警敞开心扉。

二、用细心加强责任感,完善社会认知系统

赵某在法律意识、思想道德、文化素养上有所欠缺,为此,我们制定了常规教育方案。一是加强禁毒法、婚姻法的系统学习,引导她认识自己行为的违法性,处理婚姻问题的合法途径。2015年3月法律援助律师到所进行普法宣传,她通过法律咨询,明确了与丈夫解除婚姻关系的法律途径,重燃对生活的希望。二是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看待问题。三是加强文化学习。初中未毕业的赵某,对文学兴趣浓厚,主动参加队里的文学社,跟大家一起学名著、赏经典、思人生,感悟到了许多人生哲理。四是开展生命教育,让她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加强对生命意义的了解,增加对生活的热爱。

三、用倾心创造归属感,修复亲情支持系统

赵某在与民警的交谈中,流露出对父母深深的爱,但不知如何面对,无奈选择逃避。我们制定了由内到外的辐射法来修复亲情支持系统。一是开展个体心理咨询。利用社会亲疏差序图、箱体疗法、家谱图等探索其内心对亲情的认知。通过探索发现其对父母既有阻抗又有想亲近的愿望,对丈夫则是冲突明显。针对其根源进行了修复,赵某明白自己对于家庭的渴望,有了主动改变家庭关系的愿望。二是加强传统文化学习,了解孝道、懂得感恩,学会发现爱、懂得爱、用心爱。三是与家属建立联盟。民警主动联系赵某父母,告之赵某现在状况和对亲情的眷恋。他们非常感动,决定和民警一同改变自己的女儿,帮助她融入社会。父母的每月探访、一封封家书,让赵某感受到亲情的力量,不是亲生,情却更亲。赵某终于打开心结,与父母的关系得以改善。

四、用耐心建造认同感,提高心理调节系统

个性缺陷是造成毒品依赖的内在原因,查找自身个性缺陷是脱掉毒瘾的第一步。赵某性格内向,在陌生环境会出现焦虑情绪,对自己没有同一的认同感,不会处理情绪问题,进而影响到人际关系。正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通过自省法、交友训练法、情绪管理法修复个性缺陷。自省法通过我的自画像、我的人生轨迹图等团体心理活动让其对自己的一生进行回顾,每日临睡前回忆当天所作所为的情景,进行自我反省检查;交友训练法就是通过团体心理活动学习人际关系改善方法,鼓励她积极主动地进行交友活动,主动帮助他人;情绪管理法就是利用自控力强化训练,通过与情绪对话、消除抱怨、转化愤怒、化解忧伤、消除惶恐不安、放下后悔情绪六个单元的训练,使她的情绪控制能力有所提高。

五、用恒心提高成就感,建立自我重建系统

对赵某的自我重建系统进行规划,助其顺利回归社会,主要分为三个基石的重建。第一个基石就是体能康复。良好的体魄是健康生活的前提,吸毒导致她不愿意运动,时常胃疼。医生诊断后开具可保护胃黏膜的药品,加上注意饮食,胃疼明显改善。同时根据体质测试制定了康复训练处方,以慢跑、瑜伽、太极健身球、踏板操、器械性训练等形式,由慢到快、由浅入深提高身体机能。第二个基石就是培养兴趣爱好,充实自己,减轻对毒品的心理依赖。赵某喜欢绘画和手工制作,加入了队内的绘画组和创意手工小组,既激发了她的主动性,又让她学会了与人协作,改善了人际关系。她独立制作的五谷画《荷塘月色》与合作完成的《远离毒品真爱人生》在2016年国际禁毒日场所开放活动中受到参观人员的一致好评。第三个基石就是职业技能的训练。入所前赵某没有学过什么技能,长期没有工作,对未来非常迷茫。民警安排她在康复劳动中学习技术含量较高的缝纫机使用,不到两年的时间,她不仅能够熟练使用缝纫机,而且产量、质量都数一数二,屡获所内职业技能优秀标兵。通过三个基石的重建,提高了赵某的成就感,助其找到人生目标和方向,为回归社会打造了良好基础。

通过五心五感五系统的教育戒治,赵某有了明显变化。管教民警反映,她的生活、学习、劳动积极性明显提高,与民警主动沟通,懂得关心父母,人际关系明显改善,当选为班长和康复劳动组长。同宿舍的戒毒人员觉得赵某变得活泼开朗,当了班长后也会处理问题了。赵某的父母对我们说的最多的就是“谢谢”,她父亲说:“要不是来这里,他觉得自己就没有这个女儿了。”由于表现良好,诊断评估时赵某获得了两个月的减期。

赵某解戒后回到老家,4个月后她就运用法律方式和小刚办理了离婚手续。目前已经有较为稳定的工作。每次电话和微信联系时,她都是先说:“真的很谢谢您一直惦记我,我很好,您放心!”这几句话让我看到了她的改变。她说:“我过得很充实,每天坚持跑步、写日记、看书。我的生命列车归航了,现在沿途的风景让我心旷神怡,我感谢我的生命列车上上车和下车的旅客,有了他们的陪伴,我不在孤独,我会朝着阳光一直开过去......”

赵某的教育案例说明,教育矫治的个别化对于戒毒人员的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的恢复有很大帮助。今后,我们会加强个别化教育理念,注重后续照管工作,为提高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后的综合能力而努力。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