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27
司法行政戒毒 教育矫治 绘画投射 抑郁 一般心理问题 合理情绪疗法 咨询
绘画测验在国外是一种发展比较成熟的投射测量技术。在临床应用上,常见的绘画测验有画人测验、H-T-P测验(画房子-画树-画人测验),其他的测验内容有画一个家、画一个雨中的人等等。治疗师通过对绘画做分析,对病人的心理状态做评估和诊断。病人往往能够通过绘画更加容易和真实地表达他们的内心世界。绘画测验作为一种投射技术,强调无意识和象征性,它与精神分析、心理分析有着密切的联系。
抑郁症是常见的神经症,抑郁症的病人通常心理能量比较低,兴趣缺乏,精力减退,食欲不振,有睡眠障碍,思维缓慢,自轻自责,有自杀倾向。目前治疗抑郁症主要有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两种。有的抑郁症病人很难用言语来表达他们的情感,他们沉在自己悲哀的世界里,他们会固着于自己的问题,例如失眠等等。单纯的言语交流往往不能达到很好的咨询效果。如何打破“僵局”,把病人“压抑”的能量释放出来,加以疏导,加速治疗进程,这是在抑郁症的心理咨询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本案是基于戒毒人员张某抑郁倾向的心理特征,结合绘画投射、自由联想、积极想象和扩充分析等技术,灵活运用于心理咨询中,充分激发和发挥自我治愈功能和创造力,通过绘画等方法,使其过去的经验、内在意象和各种无意识得以充分呈现出来,通过统合内在意象和外在世界,使其能够从内心得到成长,从而缓解心理症状,达到一定的心理治疗效果。
(一)戒毒人员基本情况
戒毒人员张某,男,28岁,初中文化,个子瘦小,戴眼镜,斯斯文文,说话流畅,说话时经常皱着眉头,额上会出现皱纹,说话完毕嘴角会下垂。因吸毒被公安机关决定强制隔离戒毒2年,于2018年6月投送我所戒毒。
1. 家庭情况:父亲在张某13岁时因为车祸去世,从此张某与母亲相以为命。15岁时母亲改嫁,又与张某继父生下一子。
2. 心理成长史:张某从小生活在农村,因为父亲去世得早,亲戚和邻居经常欺负他们孤儿寡母,张某从小就觉得这个世界很“黑暗”,后张某母亲改嫁又生下一子,无暇关心张某,导致张某觉得被抛弃,对一切都很失望,想过自杀,但是因为母亲及时制止没有成功,为了逃离这样的家庭,最终李某选择了外出打工,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干点事业,还交了一个女朋友。但由于交友不慎,被一起打工的同事诱惑吸毒成瘾,后被决定强制隔离戒毒2年。再此之前张某吸毒的事情一直瞒着家人和女友,此次2年的强戒经历对李某脆弱的心理来说是致命的打击。
3. 目前状态:张某女友得知其吸毒被强戒后,提出要与其分手,张某感到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值得去做的,想自杀,觉得自己的世界是一片黑暗,对任何事情的看法都很悲观,与人相处也有问题。
4. 诊断和评估:SCL-90诊断分数抑郁分数较高,根据面谈诊断也认为具有抑郁症倾向。兴趣减退、对什么都没有兴趣;有睡眠障碍,精力减退,没有什么行动力,自轻自责,有自杀的倾向,曾经好几次想过吞食勺子等异物自杀。这些症状都符合抑郁症的特征。在与张某交谈中,发现张某总是在谈论以往“悲伤”的事情,而且对自己的未来很没有信心,在第三次会谈时提出要中断治疗。治疗师鼓励张某继续做治疗。治疗师让张某画自画像时,张某只画了一个笑脸。治疗师又从这个笑脸出发去探讨他对自己的看法,他在笑脸下面写了“自信”两个字,并且对治疗师笑了笑。治疗师发现绘画时,张某说话会变慢,而且也不会老是围绕以前的事,绘画能够让张某的内在能量流动起来。所以,决定采用绘画投射技术对张某进行治疗。
(二)准备工作
心理治疗室一间,可以书写的桌子和椅子一套,白纸、铅笔、彩笔或者蜡笔、橡皮擦。
(三)前测和后测
在第一次治疗时让被试填写SCL-90量表。在结束治疗时也让被试填写SCL-90量表,以此作为治疗是否有效的客观参照。
(四)咨询方案设计
首先,每次咨询时间为60分钟,每周一次,咨询次数为9次。第1次时间为1个半小时,第一次咨询为了解被试的基本资料和背景,初步建立咨访关系,告知被试咨询的架构。取得被试的合作,以便开展工作,让被试填写SCL-90量表,第9次为后测,也让被试填写SC-L90。
其次,绘画投射技术操作按以下程序:
1. 准备:让被试做深呼吸放松训练。
2. 绘画指导语:比如“请在纸上画一棵树。你可以用铅笔,也可以用彩笔。画完请告诉我一声。”
3. 被试作画时间:不规定时间,被试说“画完”就结束。画画时,咨询师在一边观察被试的言行举止,动作表情。
最后是心理分析阶段:让张某解释他画的内容。咨询师根据张某的描述和对画中所投射的内容引导张某进行自由联想、积极想象或者扩充分析。时间长短根据咨询剩下的时间和张某的投入程度决定。需要说明的是,绘画投射技术只是作为整个治疗的一个环节,除此之外,会话和其他的心理咨询技术也要配合。
(五)结果
1. 量表:经过9次的咨询,张某在量表上的得分有下降,各指标有好转。
2. 病人报告:张某与其他同戒人员的关系有些变化,以前他都只是听同戒说话,现在会主动与他人沟通,跟同戒分享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张某以前对同戒的不满都只会放在心里面,从来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张某现在可以做到做好自己的事情,对别人的事情不那么在意,但是也不会委屈自己去帮同戒做事情,学会拒绝别人的不合理要求。张某在第4次咨询时说,他觉得自己以前都没有试着去了解别人的想法和感受,对别人的事情都没有兴趣,现在他开始试着去了解自己的母亲和女朋友。张某第一次咨询的时候,对自己戒除毒瘾没有自信,觉得自己做什么事都没有结果,也没有什么目标,经过咨询以后,张某开始树立戒毒信心,对自己的将来有了一定的计划和打算。张某可以面对自己与女朋友之间的问题,认识到都是毒品害了自己,是毒品毁掉了自己的爱情,不像以前总是回避这些问题,不愿面对。
3. 咨询师的感觉:张某第一次来时哭了很久,提到了以前很多不愉快的经历和创伤。在第三次咨询时,曾经不想来继续咨询,觉得自己没有改变的希望了。但是咨询师鼓励他继续做咨询,并且开始对张某采用绘画投射技术。张某开始回忆一些愉快的生活片断,在咨询中慢慢地将注意力和讨论的内容转到现在,不再老是沉浸在以往的不愉快情绪中。张某在咨询中能够对治疗师提出意见,指出治疗师在上一次的咨询中好像有几分钟没有认真听他说话,这与平时对朋友一点反驳意见都没有的张某来说是个很大的进步。因为他对内的攻击性能够转向外了。而抑郁症病人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他们会把所有的攻击向内。这个转变也表现在他与同戒之间的关系上。结合分管民警的观察,认为张某恢复较好,决定结束咨询。
本案采用了多种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尝试使用绘画投射技术、自由联想、积极想象和扩充分析技术的结合,让抑郁倾向的张某的能量能够流动起来。借助这些技术,连接了张某的内在意象和外在意象,而内在的成长又反映在张某的外在生活的变化上。这个案例是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的。虽然,张某的身上还存在很多未解决的主题,可是在治疗中还是得到了成长,这一点,治疗师和张某都比较满意,双方对治疗的前景从开始的预后不良到现在的乐观,对张某来说也是个好转的信号。绘画投射技术还有一个优势,它本身可以作为被试心理成长的一个记录和评估资料。从张某一系列绘画中,可以看到张某的内在成长过程。在治疗过程中,还可以在第一次和最后一次让被试作H-T-P测验。第1次的绘画测验既可以作为前测,也可以看看被试是否比较适合作绘画投射治疗,以此作为筛选被试的工具。通过对比前后两次绘画测验,也可以看出被试的成长和变化,作为量表评估和诊断的补充。
本案中,由于张某具有较好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所以绘画投射、自由联想、积极想象和扩充分析技术对他来说比较合适。这也是这个案例取得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不同的病人,虽然有同样的症状,但是却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不能说对于所有的抑郁症病人,都可以使用这个方法和技术,但是起码对于一部分的病人来说,这些方法和技术应该是能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