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离婚戒毒人员的心理矫治案例

2018-09-20

戒毒人员 离婚 心理咨询 案例

强制隔离戒毒所内,对于具有家庭变故的戒毒人员的重点关注,一直以来都是十分重要的工作。一般情况下,出现家庭变故的戒毒人员能够在短期调整后,恢复健康心态。但有些情况下,戒毒人员出现心理问题后自己不能有效调整,便需要心理咨询的介入。在各种变故中,青中年的离婚情况是一直以来较为重点的一项,离婚导致戒毒人员情绪波动大,现实反映剧烈,我们需要尤为关注,为确保场所安全稳定,更体现人文关怀,我们务必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疏导。

陈某,男,1988年10月出生,汉族,已婚,初中文化程度,海南省东方市。因吸毒被公安机关查获,被东方市公安局决定强制隔离戒毒2年,于2017年12月入所。

陈某是家中的独子,父母都是农民,很少管教儿子。陈某从小养成放荡不拘、我行我素、脾气暴躁霸道的性格。平时不爱读书,勉强上到初一就辍学了。为了寻求刺激,于2006年开始吸食海洛因,染上毒品后,将家产吸光。其妻忍无可忍于2018年6月提出离婚。

离婚后,陈某心情非常烦躁,有打人摔东西的冲动,头脑一直有乱七八糟的想法,克制不去想但是没有办法。伴有失眠,食欲下降情况。心中再次燃起吸毒的想法,对毒品渴求迫切。

一、诊断与评估

根据陈某的外在表现及上述资料的收集,并结合干警的反映,分析与诊断如下:

(一)海咯因依赖

有近十年的吸毒史,由烫吸到静脉注射,需要显著地增加数量才能满足心理渴望的效果,由原来的几分到1克多。由单用海咯因到混用冰毒,由原来家境较好到身无分文。戒断症状明显。

(二)精神问题

焦虑、易怒、暴躁及暴力冲动。

(三)家庭问题

妻子跟他离婚,家里有3岁的儿子和年老母亲需要照顾。

(四)心理测验

SCL 90检查结果:

阳性项数目:53?

躯体化:3.5?

强迫症状:2.8?

人际关系:1.7?

抑郁:2.5?

焦虑:2.8

敌对性:4.1?

恐怖:1?

偏执:2?

精神病性:2.3?

其他:3.6。

二、制定教育矫治目标

针对戒毒人员具体情况,制定以下矫治目标:

(一)合理控制情绪,达到稳定状态

(二)梳理正确认知,懂得正确归因

(三)缓解肢体症状,恢复正常睡眠饮食

(四)降低对毒品的渴望

三、矫治方案的实施

矫治过程分为“情绪暴躁阶段”“情绪消沉阶段”“心理矛盾阶段”和“自我承诺阶段”四个阶段。

(一)情绪暴躁阶段的心理咨询:情绪暴躁,易怒,有攻击行为。

究其原因:一是毒瘾深、量大,混用冰毒造成脑神经功能异常出现了-烦躁、自制力下降、幻觉、幻听等,加重戒断症状痛苦。二是妻子要同他离婚,想起年幼的儿子和年老的母亲,更加重精神负担。来自毒瘾的折磨及家庭的双重压力加重了烦躁的情绪,导致攻击行为。

针对以上问题,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给其妻子打电话告诉陈某在所情况,并做其妻子的思想工作,让她明白她的支持对陈某能否成功戒毒至关重要,建议给他关心关爱,并鼓励他放下包袱,好好戒毒,早日回归家庭。因为我们诚恳感动其妻子,同意做陈某的思想工作。二是在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下,通过家庭的配合及医生的治疗。陈某终于稳定情绪,顺利通过生理脱毒期的治疗。

心理咨询方法:阳性强化疗法,即用奖励的方法来影响他的行为。目的是稳定情绪,消除适应不良行为,积极配合戒毒治疗。

首先确定强化的行为:《强制戒毒人员行为规范》;

奖励方式: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只重点奖励1-2种行为。突击消除一种不良行为,以一种正常行为取而代之。具体是表现良好可获得妻子及其他家人的探访,并给予其购购烟奖励。

(二)情绪消沉阶段的心理咨询

在这一阶段他反映自己总觉得是失败者,愧对家人、愧对社会,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渺茫,对未来的生活失信心。因而总是处在绝望、悲观的心境与情绪中。

对此,对其进行有效的榜样激励,荣辱观、光明前途等咨询,使其学有所样,树立信心,看到前途,帮助其闯过情绪消沉这一难关。

(三)心理矛盾阶段的心理咨询

经过一段时间的戒治,在这一阶段他能够初步认识到自己因吸毒造成的不幸、危害和失败,同时又想从此洗心革面,不再做毒品的俘虏,产生一种茫然若失,不知何去何从的感觉。

对此,及时给予沟通,引导其战胜挫折、自立自强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其认识到戒毒也是一种人生考验,只有正视过去,面对现实,才能经受挫折,进一步增强戒毒的决心。

心理咨询方法:厌恶疗法,在目标症状即将出现时,便施用厌恶刺激,如观看吸毒造成的危害图片展览,不允许吸烟,剥夺他的一种最强烈的需求。

(四)自我承诺阶段的心理咨询

经过戒治后,陈某对自己能够摆脱毒瘾的信心和决心明显增强,并能较好服从戒毒干警的管理与指导,积极参加各项活动。

对此,不失时机地利用教育的优势,鼓励其制定个人心理戒毒计划,开展群体互相帮助和互相监督,互相感受彼此的鼓励、信任和支持;学习心理学知识。认清复吸毒品的极端危害性,永远与毒品划清界限。


四、取得的效果


陈某发生了实质性的进步,从刚入戒毒所的烦躁、暴动、有暴力行为到情绪稳定,从不配合治疗到积极主动配合治疗,认真学习争做优秀,听从警官的教诲,认真戒治,顺利通过生理脱毒的痛苦及各阶段心理波动地调整。

五、思考

(一)咨询目标要深入,咨询过程要深挖心理问题多方面深层次原因。

对戒毒人员的心理问题充分掌握后,进行分时段,分目标的实施心理咨询,效果明显。戒毒人员直接的心理问题成因是婚姻破裂,但是导致情绪波动,心理失调的本职原因有时候是被隐藏的,那么就需要我们戒毒所专职心理咨询师制定周密的矫治计划,且在分阶段矫治的过程中,仍然可以获得新的信息,进行对计划的灵活调整,这样的咨询矫治效果明显质量得到提升。

(二)从底线安全观向治本安全观转变,需要心理咨询工作更上一层楼。

强制隔离戒毒所是国家司法行政机关,是国家政权的组成部分,便主要承担强制隔离戒毒的环节。随着戒毒工作的探索和发展,戒毒所的职能也在拓展到大墙外,尝试与社区的联动、禁毒戒毒宣传,跟踪回访等等相关工作。这些工作都是在向治本安全观转变过程中需要的探索和尝试。但是,我们绝对不能忽略场所内心理矫治工作。这项工作的科学开展,对于场所稳定,对于帮助和引导戒毒人员成功戒毒大有裨益。所以,我们务必在今后探索如何落实治本安观的实践中,特别注意心理咨询工作的探研。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