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0
课堂教学 诗词赏析 共情 信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诗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诗词赏析,能够帮助戒毒人员陶冶情操,开阔心胸,培养自信。本案例通过赏析宋词《满江红》,使戒毒人员感受到强烈的爱国主义熏陶,进一步延伸诗词所要表达的内容,通过共情的方式,将岳飞在诗文中所表达收复失地的决心转化为戒毒人员抵抗毒瘾保卫身体健康的决心,提升戒毒人员的戒毒自信心。
一、课程目的
通过课堂教学,让戒毒人员了解诗词《满江红》的作者岳飞、创作背景以及诗词所要表达岳飞一直追求收复河山的爱国主义情怀,同时以共情的方式将戒毒人员带入到诗词中,将岳飞在诗文中所表达收复失地的决心转化为戒毒人员抵抗毒瘾保卫身体健康的决心,提升戒毒人员的戒毒自信心。
二、课程内容
课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观看视频电影《满江红》结尾部分,迅速抓住戒毒人员的兴趣和注意力,引出本课主题。通过互动提问的方式,对作者岳飞进行人物介绍,由岳母刺字的典故,将“尽忠报国”与“精忠报国”的区别与联系解释清楚,进一步丰富作者岳飞的人物形象。第二部分,运用共情的方式将戒毒人员带入到岳飞创作《满江红》的情绪中,通过逐句解读的方式赏析宋词《满江红》,体会岳飞的英雄气概,感受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豪感。第三部分,以《满江红》为共情的媒介,通过选取戒毒人员代表领读,全体戒毒人员复诵,讲师重新从戒毒人员角度解释《满江红》词文的内容,引发戒毒人员对吸毒带来后果的悔恨与对毒品的厌恶,提升戒毒自信心。
三、课程实施
第一部分:开头播放电影《满江红》结尾全军复诵《满江红》的情节,迅速吸引戒毒人员的注意力,由此引出本课的主题——《满江红》。通过互动提问的方式,对作者岳飞进行人物介绍。岳飞,南宋时期抗金名将,民族英雄,引出典故“岳母刺字”,将“尽忠报国”与“精忠报国”的区别与联系解释清楚:“尽忠报国”是岳母刺在岳飞背后的四个字,是激励岳飞要为国尽忠;而“精忠报国”是宋高宗赵构在岳飞立功后亲笔所写“精忠岳飞”四个字,并将其制成锦旗赐给岳飞,岳飞将其作为战旗带到战场,后人逐渐将其混淆,表现出后人对岳飞一生忠诚爱国的肯定和颂扬。
接下来介绍《满江红》的创作背景:这是一首气壮山河、传诵千古的名篇,表现了作者大无畏的英雄气慨,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岳飞率军从襄阳出发北上,陆续收复了洛阳附近的一些州县,前锋逼北宋故都汴京,大有一举收复中原,直捣金国的老巢黄龙府之势。但此时的宋高宗一心议和,命岳飞立即班师,岳飞不得已率军回到鄂州。他痛感坐失良机,收复失地、洗雪靖康之耻的志向难以实现,在百感交集中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满江红》词。接下来带领大家开始学习。
第二部分:在全体朗读《满江红》全文后,由讲师开始领读,全体戒毒人员复诵的方式,开始逐句解读: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描写出岳飞在一个大雨初停的时候登上了高楼仰望远方,心中充满了怒火,因为远处都是被金人侵占的领土。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抬头远望,又对天长啸,急切盼望实现自己的志愿,奋发图强的豪情在胸中汹涌澎湃。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前一句是回顾过去,岳飞正值30岁,回首往昔,数十年抗战,艰危险绝,尘满征衣,但对国家的贡献还很小,当下的功名、事业犹如粪土,微不足道。他作为领兵大将,当然是自谦之词。后一句是展望前程,是展望抗金斗争,任重道远,须披星戴月,日夜奋战,长期斗争才能获得胜利。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是千古名句,既是作者自勉,又用来激励抗金将士,明确指出,抗金不能再等了,等到须发白了,就来不及了。这是对坚持抗金救国的广大军民的巨大鼓舞和鞭策。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这是一个典故,靖康,是宋钦宗赵桓的年号。其父宋徽宗,得知金兵入侵的消息,吓的急忙将皇位传给太子(钦宗),想南下避难。钦宗即位,改元靖康。就在这一年底,金兵攻入,掠夺宋宫廷、国库和民间的金银财帛后,于靖康二年四月俘虏徽、钦二帝北撤,北宋自此灭亡。这就是岳飞说的“靖康耻”。岳飞认为,靖康大耻至今未雪,臣子之恨,何时泯灭?用反问句,以加强语气,表现了与敌人的仇恨不共戴天。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我要挥师北伐,驾着战车,踏破重重险关要塞,直捣敌人的巢穴。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壮志饥餐”“笑谈渴饮”都是岳飞的激愤之语,夸张手法的运用进一步表达了对女真族统治集团蹂躏中原、涂炭生灵的切齿之恨和战胜强敌的决心。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以此收尾,表达“精忠报国”的思想,同时也再次强调了收复失地的坚定决心,情调激昂,感人肺腑,既表达了胜利的信心,也表明了对朝廷和皇帝的忠诚。
总结归纳:这首词,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英雄气质,表现了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把收复山河的宏愿,把艰苦的征战,以一种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来,读了这首词,使人体会,只有胸怀大志,思想高尚的人,才能写出感人的词句。在岳飞的这首词中,词里句中无不透出雄壮之气,充分表现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胸怀。
第三部分:讲师提出再复诵一遍《满江红》,从另外一个角度对词文进行解读,选出一名情绪饱满、语言表达能力强的戒毒人员进行领读,讲师重新从戒毒人员角度解释《满江红》词文的内容。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我靠在宿舍的窗台上,看着刚刚下过雨的天空,懊恼、后悔的情绪不停地在我心中浮现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看着远方家的方向,我多么想怒吼出来,才能发泄我心中的感慨。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回顾过去在没有吸毒之前,我也有着自己的事业和家庭,我也有属于自己的人生历程,可是却因为吸毒而被关在戒毒所里,现在看来以前的成就已经化为尘土。展望未来,其实人生的路还很漫长,还需要披星戴月的努力奋斗。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人生其实是很短暂的,在戒毒所的两年我也不能再浪费时间了,从现在开始我就要重新振奋起来,不要等年老的时候再后悔自己的自暴自弃!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毒品让我丧失了很多东西,我的财富,我的事业,我的亲情,我的爱情和我的健康,给我带来那么多的痛苦,我受毒品的危害远远不止这些,这是我人生最大的不堪啊!我该如何消灭毒品带给我的耻辱?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我要重新树立戒毒的意愿!坚决与毒品决裂,向毒品发起挑战!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我对待毒品就要像岳飞对待侵略者一样!我要将毒品看作不共戴天的仇人!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我相信,我一定能打赢这场抵抗毒品的战争!我一定要向自己的父母、妻子传达这样的意愿!等到那个时候,我就能重新回到自己的家庭中,过上幸福的生活!
总结归纳:岳飞虽然北伐收复故土失败了,但是失败的原因在于外界客观因素的影响,岳飞本人一直坚定理想信念。我们现在对抗毒瘾的斗争也同样要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不能受外界客观因素的影响,让戒毒人员反思毒品给自己带来的危害,包括对身体健康、亲情关系、社会财富等多方面的损失,激励戒毒人员要有战胜毒瘾的坚强意志。同时布置课后作业,提交一篇心得体会,字数不限。
四、教学效果
本课时时长约45分钟,开头视频赏析,对作者岳飞的介绍及小花絮“岳母刺字”典故时长约占10分钟,这段时间里戒毒人员热情及参与度较高,互动提问时能积极参与,对岳飞有一定的了解,讲师带入正题的节奏较顺畅。
第二部分词文赏析时长约占15分钟,在这段时间里,戒毒人员能够主动跟随讲师复诵诗文,在讲师逐句解释词文时能够认真仔细聆听。
第三部分共情词文带入戒毒人员视角解读时长约占20分钟,戒毒人员热情较高,挑选领读人员时多人举手参与,讲师从戒毒人员角度解读时节奏比原文解析放慢,给戒毒人员更多思考时间,戒毒人员普遍能够共情到讲师所带入的情绪中,复诵时情绪更加饱满激昂。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较好,除部分文化学历较低的戒毒人员外,绝大多数戒毒人员都能够将本堂课内容与如何坚定戒毒意愿联系起来,表达出强烈的戒毒自信心。
一、教学课程需要不断与时俱进
传统课程已经有了固定的教案和内容,优点是讲师上手快、易讲授,不足之处在于内容固化,缺乏时效性,很多“多进宫”戒毒人员对内容已经熟悉,引发不了戒毒人员兴趣,教学效果不明显。本课从今年贺岁电影《满江红》引申至宋词《满江红》,贴近社会热点,容易引发戒毒人员参与讨论,戒毒人员参与热情明显,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课程教学既需要系统的课程作为教学主体,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的教学内容作为重要补充。
二、教学课程需要不断丰富内涵
教学课程是承载戒毒所戒毒文化的重要载体,我们需要做的不光是宣传戒毒禁毒,更需要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优良品德融入其中,帮助戒毒人员树立文化自信,弥补其内心空虚之处,不断丰富、充实戒毒人员的内在需求。
三、教学课程需要不断创新形式
照本宣科传授是目前讲师运用的最多的讲授方式,偏重于讲师讲授,戒毒人员主要是被动接受。需要我们可以采取更多的教学方式加以补充,比如本课的共情参与式,讲师引导戒毒人员共情到诗词内容里,带有感情的融入,戒毒人员会有新鲜感,学习热情明显提升。质疑激趣法可以使戒毒人员带有疑问地参与学习,激发学习兴趣。联结变通法鼓励戒毒人员将新知与旧知相结合,不同领域的知识相联结发现其内在联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