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江湖习气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日常生活”。在戒毒所里,有不少戒毒人员在心智未完全成熟的青春期便过早辍学,进入社会,因认知能力低下,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崇尚亡命称霸,强调物欲,追求哥们义气等,江湖习气严重。此类戒毒人员在所内常有顶撞民警、寻衅滋事、消极戒治的行为发生,甚至还有可能引来一批盲目的追随者,严重扰乱了场所戒治秩序,令戒治效果大打折扣。本案例中的戒毒人员廖某便存在此类风气苗头,民警发现后及时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针对性教育矫治,成功破解其江湖习气,营造了法治文明的戒治氛围。
(一)基本情况
戒毒人员廖某,男,28岁,未婚,广西柳州籍,于2022年底第二次进入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廖某入所后无视所规队纪,消极参与戒治活动,打架惹事、顶撞民警的现象时有发生。大队虽然对廖某进行了处罚,但其本人并不在意,甚至引以为傲。民警对其进行多次谈话教育无果,依旧我行我素。
大队将廖某作为重点关注对象进行矫治,全面收集了解廖某的个人信息:
1.家庭社会关系:廖某家中有父母、姐姐,其父母自营生意,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在所外时,廖某对父母也比较孝顺,常帮助父母打理生意。廖某初中没毕业便辍学回家,在社会上混江湖,结识了一帮朋友,爱讲江湖义气,因为经常和损友厮混,所以染上毒品。廖某父母反映:一年前廖某在社会上帮朋友出头,把对方一人的手臂划伤,事后被警察抓住,该朋友不但没有承认聚众打架的事情,还反说廖某与被划伤者是私人恩怨,不关他的事,此后廖某便与该朋友断绝关系,不再来往。廖某入所后,家人会时常给其寄零用钱,定期探视,希望其能认真戒治,改过自新。
2.所内观察了解:廖某入所后,有三名同乡戒毒人员因时常能从廖某那里得到物质好处,因此经常围绕在他的身边,令其有了当“大哥”的错觉。廖某日常言行幼稚,狂妄自大,常模仿影视片中古惑仔的作态,江湖习气严重。
(二)方案制定和实施
经过全面了解,大队研判提取了廖某的信息关键词:家庭关系良好、藐视权威、重江湖义气、爱出头、虚荣、辨别能力差。根据掌握到的信息,大队决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对廖某开展针对性教育,培育其新的精神风貌,同时遏制不良风气蔓延,辐射带动全队戒治状态迈上新台阶。
1.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氛围。一是通过队内宣传橱窗、LED显示屏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宣传,要求全队戒毒人员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熟记于心,将廖某与关系密切的三名同乡进行社交剥离,分别编入不同的学习小组,重点关注指导廖某所在小组的学习情况,经常性要求其汇报学习体会;二是发挥法律知识课堂学习主阵地作用,着重解决廖某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通过民警说法,举案释法,将法律知识与廖某曾经替朋友出头打架反遭背叛的生活经历相结合,让廖某了解违法犯罪与违反所规队纪所要承担的责任和法律后果,达到明辨损友,树立法治意识的目的;三是进一步改善廖某的社交环境,为廖某调换宿舍,安排戒治思想积极且年长于廖某的戒毒人员与其同住,在参加各项活动时均要求宿舍集体行动,打消其企图称“老大”、称王称霸的念头。
2. 学习道德模范,破除不良影视文化影响。精心挑选播放《感动中国》、《时代楷模》、《我和我的祖国》等主旋律影视片,以道德楷模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染、影响、转化廖某,在全队弘扬劳动精神、奉献精神、勤俭节约精神等,重点关注廖某的戒治变化,经常性安排廖某分享观影心得,及时发现肯定其积极转变,如廖某在点名答到时的动作和声音干脆利落了许多等,触动廖某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戒治积极份子。
3.开展优秀宿舍创建、文明之星、劳动之星评选活动,凝聚廖某戒治精气神,塑造奋发向上的戒治状态。文明宿舍创建活动每周评比一次,连续评比一个月。在第一周的宿舍评比中,廖某所在宿舍位列内务卫生不达标的名单之中,主要原因是廖某的被子叠得不整齐,导致了扣分。在第二周的评比中,民警安排宿舍房长主动帮助廖某叠好被子,令廖某感到既羞愧又感激,于当天晚上主动请教房长怎样叠好被子。在第三、四周的宿舍评比中,廖某所在宿舍连续获得优秀宿舍称号,其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有了明显提高。在文明之星、劳动之星评选活动中,廖某的日常行为规范和习艺学习积极性也有了大幅好转。
4.挖掘家风家训,推崇文明家教守纪律。大队民警抓住廖某家庭关系较好这一特点,采用所内所外同时发力的方式,对廖某进行施策。一是及时将廖某的戒治情况反馈给其父母,引起家人的重视和配合;二是向其父母宣传优秀的家风家规对于廖某戒治的重要性,建议廖某父母帮助其以家风为榜样,以家规为准则,树立起隔绝陋习的家庭屏障;三是请廖某父母总结提炼“勤劳、节俭、孝敬、友善”的家风,运用家书家训、会见等方式持续开展家庭教育,让廖某在感受家庭关爱的同时,自觉在戒治活动中践行优良家教。
(三)实施效果
在近三个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大队通过法治立身、精神铸魂、文明育人、家风熏陶等方式,帮助廖某逐渐转变思想,改变行为,由一个江湖习气严重的“刺头”变成了一个自觉遵守纪律,积极参加戒治活动的优秀戒毒人员。同时整个大队的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也有了明显提升,全队上下自觉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形成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戒毒人员的教育矫治过程中具有极高的核心引领作用,特别对于江湖习气严重的戒毒人员,我们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对其开展法治教育、道德教育、素质文明教育、家风教育的重要源泉,转化此类戒毒人员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不断提高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和文明素养。同时在戒治场所内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帮助戒毒人员摒弃错误、腐朽思想影响,端正纪律意识、遵守社会公德,提高自我约束力,坚定做戒治“新人”的信心与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