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5
帮助 驾考 衔接帮扶 案例
汽车驾驶证考试(以下简称“驾考”)本是一件平常小事,但对阿志来说,却历经七年长路。
七年前,不谙世事的阿志因为“毒驾”,驾驶证被吊销。从此,他的人生跌入低谷。因为现在从事物流工作,阿志解除社区戒毒后第一件事就是考取汽车驾驶证。他火急火燎地联系驾校报考驾照,本以为一切都会顺风顺水,却在实际办理中遇到了大麻烦,险些让他前功尽弃。
(一)个人简况:阿志,广东番禺人,今年34岁,初中文化,因为交友不慎染上毒瘾,从此开始了自己暗无天日的生活。他也考虑过彻底戒断毒瘾,可是“上贼船易,下贼船难。”阿志成了戒毒所的“多进宫”人员,毒品让他身心交瘁,周围的亲戚朋友也渐行渐远,家里也被他吸得家徒四壁。
(二)戒治情况:在福建省厦门司法强制隔离戒毒所民警(以下简称“厦门所”)的教育帮助下,通过课堂教育、谈心谈话、康复训练等综合手段的科学戒治,阿志认清了毒品危害、掌握了戒断方法、矫正了不良恶习、重新找回了自信。2015年4月底,阿志解除了强制戒毒,回到老家。
(三)出所情况:阿志出所回家不久,又与原来的毒友吃喝在一起,但他的内心却很痛苦,他知道这样下去,很快又会重新复吸。他把自己的苦恼向厦门所民警倾诉,民警建议他远离毒友圈子,到新的环境中生活,一切从头开始。阿志听从了民警的建议,只身来到与厦门相邻的“鞋都”泉州晋江,应聘到一家鞋厂工作。他埋头苦干,从一线员工做起,深受公司上下的好评,去年,还提拔为公司物流部门的经理。
(四)驾考情况:为了方便工作,阿志准备重新参加驾考。因为“毒驾”,阿志重新申请驾照跟普通的流程不一样。了解他的情况后,驾校工作人员亲自带阿志去车管所办理报名手续。车管所表示:不能报名,系统里面显示有违法违章记录,必须要把这些违法违章记录处理好才能报考驾照。
(一)方案制定
在处处“碰壁”的情况下,阿志再次向厦门所民警“求援”。原来,他听别人说,“毒驾”去处理违章必须拘留15日;还有的说“毒驾”考的驾照没有用,随时都要被收回……这些话让他望而生畏,心中一直忐忑不安。民警通过认真了解情况,制定了“三步走”帮扶方案,在不违规的前提下,帮助阿志顺利完成原来的违章处理,通过严格培训考核后拿到了驾照。
(二)实施过程
第一步,详细了解情况。民警通过阿志的“电话求援”了解到:自从他解除之后,一直能够保持操守,为了远离毒友,他来到泉州晋江打工,一路走来十分不容易。提拔到物流部经理后,当高层得知他有吸毒经历,是否留任阿志,公司董事会专门召开会议研究,经过大家讨论,最后一致决定,应该给阿志一个发展的机会,继续留用,不能因为有前科就抓住不放。不仅如此,总经理还亲自做媒,成全阿志与公司财务一位女同志的因缘,自今传为佳话。
2022年4月1日后考驾照有新规,新系统要调整升级。因此,想要查到违法违章详细情况,只能等待系统升级恢复正常。等待是漫长的,也是难熬的。阿志十来天奔波于公司与车管所之间,却只等来一个结果:没法查到,只能继续等待。
直到4月20日,系统终于升级完毕。阿志连忙输入违章处理码,却发现交不了罚款。他再一次来到车管所,工作人员回答:需要到违章发生地厦门办理相关手续。
第二步,摸透处理流程。阿志将情况详细地向厦门所民警报告后,民警一面安慰他不要担心,另一面向有关部门咨询办理流程。很快便传来信息,需要本人去处理,而且是“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阿志的违章发生在2013年,当然要按“老人老办法”来处理。他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可是,当时正值疫情在福建多地蔓延,每个城市的防疫政策都有所不同,如果冒然从泉州去厦门,非但处理不了问题,还得“多住一些日子”。经过了解厦门的防疫规定,阿志按要求做了核酸检测,回到厦门所这个让他新生的地方。民警予以热情接待,并详细了解阿志出所后的情况,肯定了他的戒毒决心,都为阿志能够保持操守而高兴。
第三步,协助办理手续。民警多年未变的真心真情帮助,尤其是分管所领导亲自出面,按照政策规定,违章问题当天就依法依规得到快速处理,让阿志内心涌起阵阵暖流。接到那张日盼已久的“处罚交款单”时,阿志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有感动,也有感激,更主要是感恩。
下午办理完处罚手续,阿志便急匆匆赶回泉州,在踏上动车的时候,第一时间给民警发来微信;“非常感谢你们的大力帮助,因为有了你们,让我再次重生!”民警鼓励他再接再厉,争取早日拿到驾照。
对于这次等了七年的驾考,阿志十分珍惜,也十分努力,有不少参加培训的人都因为考试太严格而中途弃考,而阿志知道这次驾考意味着什么,他必须坚持到底。三个月过后,阿志终于通过考核,拿到驾照后,他又第一时间向帮助过他的民警“报喜”。
【案例效果】
阿志的驾考虽然等了七年之久,但最终的影响和反响却充满了正能量。特别是在解戒人员这个特殊的群体当中,有些人根本不相信这是真的。阿志在民警的帮助和鼓励下,不仅戒断毒瘾,还顺利通过违章处理,驾训考试,拿到了驾照,对他自己及这个特殊群体的其他人来说也是一种鼓舞和鞭策,让他们相信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有戒毒民警的真心帮扶,一定会有更美好的未来。
一是关心在前。把戒毒人员当做自己人来关心,是帮扶成功的重要前提。在戒毒所里,阿志彷徨过,也犹豫过,不知道自己的人生之路在哪里。关键时刻,是民警指点迷津,把他从歧途上拉了回来。出所以后,阿志遇到困难,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厦门所的口号:“有困难,找民警”,正是有民警的真诚关心,才使阿志敢于克服困难,最后心想事成。
二是暖心为先。凡事想在前头,尽量为解戒人员提供便利,是做好帮扶工作的致胜法宝。一大早,阿志便急匆匆赶到社区工作站,帮教他的工作人员早已准备好相关资料,不一会儿功夫,就完成了解除社区戒毒的各项手续。正是由于有了社会人士的暖心举动,他终于能放下几十年的包袱,真正过上一个正常人的普通生活:不需要定期到社区尿检,也不需要过安全检查时被“特殊对待”。
三是交心为重。给予解戒人员充分的尊重与理解,投入实实在在的真情实感,才能换来他们的正面回应。阿志为自己能够坚持而感动,也为能够把违章处理好而心存感激,更感恩于民警的大爱帮助,这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流,让他再一次向幸福出发!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阿志终于拿到了梦寐以求的驾照,他第一时间把自己的驾驶证拍照发给民警,一起分享这份等待许久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