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延伸帮扶科学戒毒的教育矫治案例

2018-06-11

延伸帮扶;科学戒毒;案例


所地共建、延伸帮扶是司法行政戒毒部门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戒毒工作职能作用,改变单兵作战工作格局,有效整合所内所外资源,探索科学戒毒方式方法的有益探索尝试。此举遵循了以人为本、科学戒毒、综合矫治、关怀救助的戒毒原则,是巩固所内戒治成果,提高戒断率,降低复吸率的有效方法,是帮助解戒人员成功融入社会并保持良好操守的重要一环。


一、案例基本信息

戒毒人员候某,男,汉族,现年45岁,高中文化。2008年初开始吸食冰毒,家人在得知侯某沾染毒瘾后,多次劝解未果,2010年底被强制隔离戒毒2年。出所后前妻和他离婚后带着孩子远走,自此侯某更是自暴自弃,屡教不改。2016年,候某因吸毒再次被送至我所强制隔离戒毒2年。

二、入所后表现情况

侯某此次戒毒,民警对他比较熟悉,于是根据他家庭的特殊情况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教育矫治方法。先是亲情感化,安排侯某外出探访其卧床不起的父亲和刚出生的儿子,让其感到亲情的珍贵,激发本身的孝心和爱心;其次是关怀侯某的家人,每逢传统节假日,定期给侯某贫困的家庭送去慰问品和过节费用。侯某的心灵终于枯木逢春,开始有了生机。生活中有了笑声、歌声,开始与戒毒人员们一起聊天一起工作;开始借阅队内流动图书站的图书,对照“五要十不准”写戒毒心得体会;开始悔恨自己,性格变得活跃、温和;在所内“两操五歌”考核中成绩优异。在队内组织戒毒感悟交流活动中,候某声泪俱下的讲演,道出了自己的悔恨,震撼了戒毒人员的心灵,让民警和他的家人看到了他重塑新生的决心和希望。

之后,候某担任了自管会成员,协助民警组织戒毒人员队列训练,开展文体娱乐活动,抓本班日常管理等,戒毒表现非常不错,由一名戒毒人员蜕变为一名转化戒毒标兵。

侯某离所后,民警亲自把他送回家中,给他介绍一份就近的工作,想法设法并身体力行地帮助戒毒人员戒除毒瘾,重返社会,做一个守法公民,把戒毒教育延伸到家庭和社区,触动其内心深处的灵魂,让其守在父亲的病床前和刚出生孩子的身边,激发其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把在所内的戒治成果在回归社会后能够得到巩固和延续。

二、方案的具体实施

经过和教育科的同事们多次科学论证探索,决定利用候某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特点,着眼于心灵和精神层面的激励,让他获得前进的动力。以正面鼓励、正面教育为主。

处方一: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矫正思想。通过各种学习,使其深刻认识到毒品的危害,入脑入心。

处方二: 打好“亲情牌”和“关怀牌”,帮其重塑信心。利用其从军经历、工作经历、性格外向、为人正直、有一定的组织能力,选他为队列训练的领队。让其协助民警搞好戒毒人员的队列训练,找回从前的光荣和自信,在特殊场合找准人生的坐标。

处方三:签责任状,见证承诺。签订精准调查回访责任书,通过现场的仪式感,唤醒侯某的庄严承诺,断掉吸毒的退路。

处方四:舆论监督,双管齐下。让其接受家人和社区干部的监督,面对邻里老少抒发内心真实感受,回想起吸毒时往日的种种不堪,忏悔过去,看看现在拥有的幸福生活和自由,彻底表明戒毒决心。


在现有基础上,真抓实干、强基固本。利用各类板报展示,大型LED广告牌播放,举办专题禁毒讲座,印制禁毒宣传资料等形式,广泛向市民宣传《禁毒法》、《戒毒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使更多的市民认识到毒品的危害。创新禁毒宣传方式方法。结合现代高科技手段如VR、投影仪等光、声、电技术,将图片、实物展示与视频音频相结合,拓展现场体验的范围和形式,打造戒毒体验区建设,进一步充实戒毒警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提高宣传水平,发挥好宣传效能,全力推进禁毒宣传工作水平迈上新台阶。与社会各界共同携手。要多层面、多角度、多种方式地开展长效化、常态化的宣传,特别是与志愿者团体、心理咨询协会、社区康复指导站、企业紧密联系合作共建,并积极扩大合作领域、合作方式,帮助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寻得健康无毒人生。

从近年来收治的戒毒人员总体素质看,成分杂,素养差,各式各样的人都有。俗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施教内容的“深”与“浅”并不重要,关键要找准突破口,要一针见血,帮教工作要摸准心思,解开心结。戒毒人员最后一站还是要回归社会和回归家庭。

首先对即将解戒的人员集中开展出所适应性教育,让其提前知晓社区康复相关政策规定,同时收集他们对社区康复期间在亲情修复和就业等方面的困难和需要帮助的意愿,并将这些信息提前反馈给家人和社区居委会,家庭和居委会在收到信息后,提前做好工作,严格落实离所无缝对接,确保对每一名离所人员在社区康复期间实施有针对性的管控和救助帮扶,同时定期将社区康复人员的相关情况反馈给戒毒所。最后,戒毒所再对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研究,不所戒毒人员,让其沐浴家庭温暖,回归家庭正常生活当中。


戒毒成果来之不易,今后要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场所—地方—家庭—个人”四维一体工作机制,多制定一些新举措,要更多的邀请社区康复人员开展戒毒康复活动,向所内的戒毒人员和全社会证明,毒瘾可除、更可戒。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