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毒人员孙某危机干预案例

2018-04-20

司法行政戒毒 综合教育戒治 危机干预 行为矫治 动机晤谈

孙某,黑龙江人,1983年10月出生,初中文化,离异,婚内育有一女。孙某出生没多久,父亲因违法且在全国严打的背景下被判无期刑罚入狱服刑,3岁时妈妈选择离婚再嫁,自小被爷爷奶奶抚养长大,14岁离家到处流浪,由于没有生存能力过着偷、抢、拿的生活。2003年因抢劫判刑十年,2010年从监狱提前释放,在狱友的安排下,来到杭州靠在赌局放高利贷生活,“工作”之余朋友们一起到歌厅玩乐,在朋友的劝说下开始吸食毒品。回家探亲时接受了母亲的规劝留在了黑龙江,靠自己的努力在家乡开烧烤店,恢复了正常的生活,期间组建了家庭并有了女儿,生活越来越好,时间也悠闲起来,开始被朋友邀请参与赌博活动,赌钱时受环境的影响再次接触毒品,夫妻俩的矛盾也因此频繁,后与前妻离婚,离婚后来到北京,在租房时因为心情不好,与房东发生争执打伤对方被判刑一年半。出狱后决心绝不沾染毒品,结果才三个月就在朋友的诱导下再次吸毒,不久被抓获强制隔离戒毒两年。

二、入队观察

孙某入队时是一个很帅气但很沉重的小伙子,目光空洞、缺乏神采,举止神态像是精神疲惫的老人,回答民警问题总是慢半拍,不像是三十出头的年龄。入所谈话时他说过:“我觉得自己简直无药可救了,让所有人对我失望,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多余的人。”

三、量表测试

RIDA:

 

总分

(参考值(2.75±0.68)

生理唤醒

(参考值(2.86±0.82)

戒毒行动

(参考值(2.59±0.77))

家庭关系

(参考值(2.47±0.74)

情绪管理

(参考值(2.89±0.77)

戒毒效能

(参考值(2.94±0.68)

姓名

均分

等级

均分

等级

均分

等级

均分

等级

均分

等级

均分

等级

孙某

3.73

较差

3.66

一般

3.88

较差

3.85

较差

3.77

较差

3.52

较差

(一)量表测试RIDA:

 

总分

(参考值(2.75±0.68)

生理唤醒

(参考值(2.86±0.82)

戒毒行动

(参考值(2.59±0.77))

家庭关系

(参考值(2.47±0.74)

情绪管理

(参考值(2.89±0.77)

戒毒效能

(参考值(2.94±0.68)

姓名

均分

等级

均分

等级

均分

等级

均分

等级

均分

等级

均分

等级

孙某

3.73

较差

3.66

一般

3.88

较差

3.85

较差

3.77

较差

3.52

较差

    (二)初步处置(危机干预)

收容当日,孙某无彩的眼神让民警放心不下,民警向孙某表达了对他的关心之后,孙某逐渐敞开了心扉,说起了他曲折的成长经历和与毒品的故事。民警感受到他无助、自责和沮丧的情绪,甚至还流露出对自己生命的淡漠,意识到如果不给他些力量,这个人也许就毁了。民警对他说:“刚才你说不想女儿没有父亲,不想让自己小时候的经历在女儿身上重演,我很是认同,这是一个男人、父亲应该承担的责任。今天入队仪式上老学员说得好,我们来这里的任务就是戒毒,相信戒毒所的两年会让你有底气面对家人。其实你曾经靠自己的努力戒断过,靠自己的肯干、耐劳、诚信经营,也收获了爱情,得到了妈妈、妻子、奶奶还有身边朋友的认可,只要把毒品问题解决,你就有机会为自己的放任行为进行救赎,我知道你是这样的人,也会成为这样的人。”民警还给他讲了尼克胡哲的故事,他的神情逐渐变得坚定。

(三)明确戒治方向

民警和孙某一起研究以上信息,分析了影响他保持操守的主要问题:感性的认知和情绪的不自控,特别是受挫后无目标、动力,认知上容易出现失调;有戒治想法,但动机不清晰,缺乏戒毒行动上的规划;几次的复吸都有毒友的身影,不会或不愿拒绝毒友;生活方式不健康(喝酒、赌博),这些都是高危情景。根据以上分析,民警与孙某一起确定了戒治方向:

1.以冲动控制和情绪稳定为目的的训练学习。

2.以戒毒动机激发、稳固戒毒信念为目标的矫治学习,形成对戒毒行动的规划,刺激戒毒行动出现。

3.增强对毒品和生活的感悟、认知。

4.用行为训练技术调整认知,掌握自我约束、底线坚守的技巧、体验突破原有的生活习惯的经验。

5.通过康体、文体活动,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6.帮助获得家庭的支持和接纳,修复家庭关系。

7.进行戒毒技能的学习,坚定拒毒态度,形成成熟的拒毒行为。

(四)综合戒治毒瘾

1. 稳定情绪,接纳自我

初期的危机干预给了孙某暂时的生活目标,但孙某的自我否定、无价值感是因长期对亲友内疚、自责而产生的,只有让他认同和接纳自己,才能让他从根本上树立生活目标。民警首先教给他‘逆向动力’的情绪调节技术,在民警的指导下他用手一边按揉锁骨一边对自己说:“我完全的爱和接纳我自己,尽管我还有一些方面需要改善。”看着他安静地做了三分钟,民警示意他停下来,他说方法还真好,自己的心很宁静,锁骨上也是热乎乎的。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民警又逐一教授了他调整负性情绪的倒勾法、有助于情绪释放的按钮法、黑板擦法。

为了便于他的练习,民警也通过班组活动的方式让班内其他戒毒人员一起练习。孙某分享感受说:“这些方法能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给自己一个观察选择、决定过程的时间,让自己考虑到更多,更好地选择,自己一定会好好的训练,让情绪不对的自己慢下来。”民警对他的分享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的脸上露出了微笑。

大队成立情绪管理小组,孙某正好符合入组筛选的标准,民警鼓励他主动申请进入小组学习。每次的项目学习后民警都会向小组负责人员了解他们参与的情况,反馈是孙某的悟性很强,参与度也很高,在觉察和方法的学习上表现很出色。

2. 增强对毒品和生活的认知

孙某的戒治方向已经树立,但过往的失败还可能会让他在内心产生无力感,民警在班内组织对毒品好与坏的讨论,一同制定出第一张戒毒工具表格----“吸毒损益表”,鼓励他们经常观摩思考:1.对吸毒行为本身进行思考;2.我生命里最重要的事情;3.看到表格后内心深处的感受和对未来的目标。

民警用诺亚方舟的游戏引导出办法总会有进行破题,用世卫组织对吸毒成瘾人员的医学定义触发思考。考虑到孙某曾有过的戒毒经历和他认为自己戒不了毒的受挫认知,引导他回顾队列训练的经历和大队和谐友爱计时牌的数字。孙某说:“我现在是一个正从戒毒失败走向戒毒成功的人。以前是不知道科学道理,把一次的偶吸和戒毒失败关联到一起,打击了自己生活的信心,现在我会向队长组织我们练站姿一样,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去累计,把我保持操守时间一天一天的累积,我相信自己会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戒毒记录。”

3. 学习自我约束,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民警感受着孙某的成长、生活经历,渐渐地理解了感性是孙某在生活中做出关键选择的原动力,认为可以用正向的积极关注、生活上的热情关心牵领孙某走上生活的正轨。因此,大队要求所有民警对孙某加强关注,特别是对好的表现及时鼓励,渐渐的孙某成为队列标兵和行为规范先进个人。

为使戒毒人员更深地体验互助友爱与觉察人际间的底线,大队组织了‘向违纪问题说不’的情景剧展示活动,孙某承担了班里情景剧排练中一个表现不太好的角色,并且在大家的努力下,他们班的节目赢得了所有戒毒人员的认可,获得了第一,特别是他创作的主题曲《重新起航》也为节目增添了力量。

4. 激发戒毒动机,稳固戒毒信念

民警在班内开展了“我看戒治生活”“我的戒治生活”“我看戒治态度”“我要戒毒”等系列戒治活动,有效地帮助戒毒人员树立戒毒信念。孙某在这个过程收获很多,他说:“我有过两次戒毒两次复吸的经历,曾经无望的认为毒品的力量太大,自己一生都不能摆脱有毒的生活。但入所后,我发现只要信念正确,坚持助人自助的努力,就能获得人们的认可,亲人低看和担心的是我的吸毒行为,我有健全的四肢,也有过健康生活的成功,所以学得科学的戒毒方法,会让自己有能力为过去的荒唐行为进行弥补。”

通过正念和情绪控制项目的学习,孙某体验到觉察自己、觉察环境、活在当下的短板,意识到自己过去被情绪和环境影响的极端状态的可怕,他在剩余的戒期里表示要配合民警的戒治教育,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与戒毒渴求对抗,做有意识的应对,坚持自我提醒与事先思考,做自己内心的主人。

5. 帮助获得家庭的支持和接纳

家庭是戒毒成功的重要支持,母亲对孙某的包容、支持和帮助让他有了第一次戒毒成功的经历,并有了稳定的生活,还有体贴的妻子、可爱的女儿。但社会的误解和岳父、妻子的不信任,从某种程度上也促使了孙某的复吸。民警告诉戒毒人员:获得家人的谅解和支持需要大家一起用行动来实现,因为自己伤不起,家人更伤不起,现在大家能做的就是把自己的想法和学到的心得体会通过文字表达出来,一个是留给自己时时对照,一个是留给家人了解自己的心路历程。

妈妈来探视孙某时向民警表达了自己的期待,希望孩子能够改好。民警传递给她肯定的信息,告诉她孙某的生活动力就是妈妈、女儿还有奶奶,希望她能够帮忙照顾好,民警称赞了她第一次帮助孙某戒毒成功,把孙某写给家里的信展示给她,希望她能够再次鼓励孙某走出来。会见的效果是良好的,对孙某的戒治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在戒治活动中民警布置了作业:“家人给我做了什么?我给家人做了什么?带给家人哪些烦恼?”经过多次的自审自省,孙某说:“父亲真的老了,我能够看出他的眼神中有很多抱歉的话想对我说。其实父亲也给我很多,是他给了我生命,他也让我看到了父子间很多感情上的曲折,让我明白了应该怎样对待我的女儿,我知道该如何改变女儿对我的看法,这也是父亲教给我的。”

(五)戒治效果

1. RIDA数据前后测对比:

姓名

 

总分

(参考值2.75±0.68)

生理唤醒

(参考值2.86±0.82)

戒毒行动

(参考值2.59±0.77)

家庭关系

(参考值2.47±0.74)

情绪管理

(参考值2.89±0.77)

戒毒效能

(参考值2.94±0.68)

 

 

均分

等级

均分

等级

均分

等级

均分

等级

均分

等级

均分

等级

孙某

前测

3.73

较差

3.66

一般

3.88

较差

3.85

较差

3.77

较差

3.52

较差

孙某

后测

2.02

良好

2.05

一般

1.77

良好

2.07

一般

2.11

良好

2.17

良好

2. 戒毒准备度与迫切性量表

 

总分

危害意识

稳定性

戒毒信心

戒毒行动

姓名

分数

评价

分数

评价

分数

评价

分数

评价

分数

评价

孙某

181

良好

50

较好

41

良好

44

良好

46

良好

3. 其他表现

(1)客观表现:孙某表现踏实认真,参与戒治活动积极主动。

(2)自我评价:能够很好地完成民警交给的任务,会努力学习戒毒的各种能力,要给妈妈、女儿和奶奶撑起一片天。

(3)他评:民警认为孙某变化很大,是一个责任心强而可靠的人,特别是易激惹的情绪控制得很好,但还需关注。戒毒人员认为孙某是一个热情乐观的人,会主动帮助人,是一个能够坚持戒毒的人。妈妈认为能够感受到孙某的变化,觉得他会承担起责任,让自己老有所依。

虽然对孙某的矫治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前面的道路还有很长,对此民警制定了下一步的计划:进行戒毒技能的训练,树立坚决的拒毒态度,养成成熟的拒毒行为,帮助他掌握适合自己的戒毒技能; 以家庭治疗技术训练人际沟通和交往方式,引导建立健康的朋友圈,培养其健康的生活方式。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