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区开展“喜迎十九大、法治宣传进宗教场所”活动

法治宣传教育;法律进宗教场所;宪法;民族宗教条例;以案释法

*

各族居民群众

以案释法、法律咨询、法治讲座

2017-09-08

牛街街道是北京市最具特色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这里居住着汉、回、满、朝鲜、蒙古、维吾尔族等23个民族,总人口5.4万,其中回族人口1.2万,占总人口的23%。辖区内有牛街礼拜寺、法源寺等宗教场所。牛街地区的各种民族活动众多,穆斯林民族的斋月保障、每周五的主麻日,全国各地的穆斯林民众都会齐聚到礼拜寺做礼拜;浴佛节、每逢初一、十五,有众多信奉佛教的群众都会前往千年古刹法源寺上香拜佛,是平安西城建设的重点区域。为服务区域中心工作,积极探索普法新形式、新途径,突出区域特点和民族特色,深化拓展“法律十进”活动,在牛街地区开展“喜迎十九大、法治宣传进宗教场所”主题法治宣传活动,开展精准普法。2017年9月8日上午,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在千年古寺“牛街礼拜寺”,西城区司法局和牛街街道办事处联合开展“喜迎十九大、法律进宗教场所”启动仪式,向牛街礼拜寺的宗教人士、信教群众和辖区居民宣传国家法律和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发放相关法治宣传材料。

此次宣传活动是西城区“法律十进‘七五’行之进宗教场所”的启动仪式,也是首次在牛街礼拜寺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当天上午,在礼拜大殿前开设了“以案说法”大讲堂,邀请鑫诺律师事务所李晓波律师为大家现场讲解新修订公布的《宗教事务条例》,同时还向大家宣讲了《宪法》、《财产继承法》等法律法规,对大家提出的继承、赡养等法律问题进行耐心、细致的解答。在南碑亭一侧开辟了法律宣传展区,放置了20余块宣传建设美丽西城的展板和各种法律宣传读本、法律宣传折页,吸引了很多穆斯林居民观看。

工作人员在礼拜寺外还设立了法治宣传站,向过往市民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牛街《以案释法》、各种法律法规宣传折页。当天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000余册,悬挂横幅6条,200余名各界人士在牛街礼拜寺内参加了法治宣传活动。通过开展“法律进宗教场所”法治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了信教群众的法治意识,为建设法治西城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宣传内容。一是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和满足需求为主线,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向社会传导正确价值取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宣传。二是利用浴佛节、斋月保障、每周五的主麻日、“12·4”国家宪法等组织开展进一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三是加强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核心内容的宣传引导,进一步培育人们的法律信仰、法治观念、规则意识,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四是紧紧围绕服务保障改善民生、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加强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食品安全、扶贫、慈善、社会救助和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保护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五是开展与疏解非首都功能、治理“大城市病”、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开展宪法和与市民经济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法律法规的宣传,开展民族政策和尊重民族习俗,维护民族团结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六是新编牛街街道民族政策监督员服务手册、民族知识宣传册、北京市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维文版、西城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手册维文版等政策法规读本,在居民群众中广泛发放宣传。七是深入开展依法治街、治企、治校,把实行部门执法责任制和创建文明示范窗口相结合,开展平安牛街创建活动。以“携手共建平安西城”百日宣传活动,开展了社区安全防范、禁毒和“向日葵社区”建设、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及社会治安综合整治工作宣传。开展学校周边、出租房屋、“六小门店”、牛羊肉市场、菜北批发市场等整治活动,有效预防特殊人群重新犯罪。开通便民热线服务,依法提供社会保障。实施“连心助业工程”,走访慰问空巢老人、残疾人、特困家庭以及烈军属、伤残军人、义务兵家属、统战对象、民族宗教人士、老教师、高级知识分子,开展了“五关心、五问候”活动等等,在走访过程中,宣传法律和党的有关政策,赢得了各族群众的信任,有力地凝聚了人心,密切了党群关系,提升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感召力。

(二)宣传对象。以各族居民群众为主体,结合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能和实际,开展与行业部门、重点人群和特殊人群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

(三)宣传渠道。以落实普法责任制为抓手,以“法律进宗教场所‘七五’行”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法律进宗教场所”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四)宣传形式。通过开展法治讲座、以案释法、法律咨询服务、法治文艺演出等宣传活动,向各族居民群众传递法治理念,传播法律知识,满足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法治文化需求。

一是针对性强。此次宣传活动是西城区“法律十进‘七五’行之进宗教场所”的启动仪式,也是首次在牛街礼拜寺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宗教是信仰,法律是生活的底线”,宣传活动结合新修订的《宗教事务条例》,有针对性地向信教群众、教职人员进行法律宣传,让信教群众懂得“宗教不是法外之地”,做一个合格的穆斯林,首先要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的道理,积极引导辖区广大伊斯兰教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二是为建设法治西城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参与活动,各族居民群众进一步加深了对《宪法》、《财产继承法》、《宗教事务条例》等法律法规精神实质和主要内容的理解,通过开展“法律进宗教场所”法治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了信教群众的法治意识, 促进了法治西城建设。

三是民族政策得到弘扬,民生服务保障得到加强。在各民族间广泛深入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法治宣传教育,通过法治讲座、今日牛街、普法阵地、通讯报道、编写民族团结书籍、组织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等方式,向机关干部、社区居民、学校师生和驻区的中央及市属单位职工等,广泛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知识和民生保障政策,增强了各民族群众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使“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深入人心。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