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市八步区深入开展创建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活动

法治建设;依法治区;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法治宣传教育

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

*

贺州市八步区是贺州市人民政府所在地,位于广西东部,地处湘、粤、桂三省(区)交界处,总面积3714平方公里,辖12个镇、1个瑶族乡和3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72.92万人,主要有汉、壮、瑶、苗等10多个民族,共有中小学108所,在校学生93439人。

八步区自2015年创建“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以来,紧紧围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主题,通过整合资源、加大投入、扎实工作、开拓创新,有效提升了全区普法教育水平,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主抓、社会资助、人人参与的生动格局,青少年学法热情更为高涨,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全区108所中小学全部参与了创建“零犯罪学校”活动。自开展创建活动以来,全区共有3个单位被评为全国先进集体,5人被评为全国先进个人或优秀辅导员;全区未成年青少年犯罪大幅下降。

(一)强化领导、健全组织,“深谋细划”推动创建工作

结合推进依法治区和法治建设实践,指导协调全区各部门严格按照普法责任清单,有序有力地组织好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一是注重系统抓创建。及时成立了以区委书记、区人民政府区长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高位推进创建工作。及时制订出台了《八步区创建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具体的创建目标、主要措施和各成员单位具体职责,确保了活动开展有目标、工作推进有抓手。二是注重定期抓督导。建立了“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制度”,每季度向组长汇报工作进展,研究解决实际困难。落实了“全方位调研和督查制度”,八步区5名区委领导带头先后15次下到学校开展实地调研。三是注重周密抓保障。落实办公室、人员、经费“三到位”,安排了3名“五老”驻会人员,1名专职人员、2名兼职人员在关工委主抓“创建”工作。在区财政困难的情况下,仍拨款普法教育经费60万元,特别是2016-2017年,专门拨付了25万9千元购买10300本中小学普法教育读本,为大家广泛参与普法活动提供了根本保障。

(二)丰富形式、优化载体,“协力搭台”打造特色品牌

紧紧围绕普法的任务要求,紧贴青少年成长成才特点,通过整合各方资源,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有声有色的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组宣讲队伍“传知识”。充分利用八步区老年大学、老干部局离退休老干部党校这两个阵地,以“五老”和法律志愿者为主体,组建了有50余人的法治教育宣讲团;在此基础上,协调全区16个乡镇、街道关工委聘用了105名司法部门的退休干部加入宣讲团,进一步壮大了普法队伍力量。据统计,2015年8月至2017年4月,“五老”宣讲团共到社区、乡村、学校宣讲250余场,听众达70000人次;二是建法制文化“铸观念”。指导教育部门、各创建学校投入了200多万元,让《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青少年犯罪法》内容入横幅、进橱窗、上板报,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人育人。组建了“关爱明天”艺术团,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小品、歌舞、快板等方式编排体现具有时代特色、体现法制进步的艺术节目,为群众、在校学生演出100多场次,有效引导未成年人牢固树立法律意识。三是用新兴媒体“弘法理”。广泛利用《今日八步》杂志、“微八步”微信平台和《八步新闻》等媒体,大力宣传创建工作的最新动态,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下一代的浓厚氛围。2015年8月至2017年4月,全区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各类稿件75篇;由八步区人民法院与广西电视台法治最前线栏目联合制作的《男孩“抢”银行,只为求关注》节目在广西电视台播出;由贺州市电视台与区关工委、法院录制的《迷途少年变形记》节目在全市滚动播放。

(三)多元参与、主动融合,“全域覆盖”提升创建成效

充分调动各成员单位积极性,积极动员借助社会力量,精心打造“四化”普法模式,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法制宣传网络。一是大力抓好“基地化”教育。法院方面,创建了“八步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组织中小学生到法制教育基地开展警示教育。检察院方面,投入了100万元创建了八步区人文教育基地,接纳了辖区内20余所中小学及家长1400人参观。2016年寒暑假期间与教育局、共青团、妇联成功举办9期“法制微讲堂”亲子活动,参与了10所中小学法制进校园活动,发放了宣传资料2000份。公安方面,在八步三中、贺州市中学、信都中学等中学创建了有图片、有毒品仿制品的预防毒品教育基地。二是不断促进“全员化”参与。聚集学校这个教育主阵地,指导108所学校成立了学校关工委、创建“零犯罪学校”领导小组,增强了“创建”工作的领导力量;采取邀请专题讲座、主题班会、知识竞赛等形式,把普法渗透到教学生活的方方面面。为进一步净化校园周边环境,由关工委和区文化综合执法大队共同成立了网吧监督小组,每月对城区、乡镇网吧进行两次督查;同时,区文化执法部门出动了4223人次,督查了1020家网吧,取缔了无证网店27处。三是着力实现“精细化”普法。针对法制教育专业要求高的实际,区司法局组织政法部门140名干警到全区108所中小学校担任法治副校长,使法治副校长队伍在八步区中小学校全覆盖;同时,积极协助学校领导参与研究制定法制教学规划。针对失足青少年法制意识淡薄的实际,区法院、司法局、团委、妇联等部门组成回访帮教团,到市看守所对40名失足青少年进行了回访帮教,杜绝失足少年再次走向犯罪道路。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多的实际,将关心关爱与普法工作相结合,为农村留守儿童赠送法制类书籍1000多本,播放优秀少儿电影100余场,“一对一”帮扶贫困中小学生7714人。针对当前邪教迷惑性强、易对青少年造成影响的实际,区委政法委、区防范办对全区中小学校长进行了主题为“防范邪教组织渗入校园内”的培训,使学校师生增强了防范邪教的认识。四是积极延伸“社会化”阵地。注重创新工作思路、拓展工作途径,将普法教育工作延伸到民营企业。在贺州市吉悦食品有限公司、金港酒店、新时代百货有限公司、恒基房地产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建立关工委。各民营企业关工委不忘回报社会,热情参与创建示范区活动,共筹措资金20万元,为青少年赠送优秀读物2000余册,修缮了普法教育场所,创建活动载体得到极大丰富。

八步区自开展创建“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以来,全区青少年学法热情更为高涨,法律意识不断增强,群众安全感大幅提升。

(一)发挥“三位一体”的普法格局优势

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机制,共同携手开展创建活动。一是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认知能力,开展安全教育、环境保护、消防、禁毒、国防等专题教育。二是通过对家长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培养家长自觉遵守法律规定、维护子女合法权益的意识,引导家长自觉配合学校实施法治教育。三是整合社会法治教育资源,通过以案释法、模拟法庭、建立普法教育基地、开辟学生普法教育第二课堂等,树立学生的法制观念。目前八步区在校中小学生近10万人,仍保持着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现象0记录。

(二)创建工作成绩显著

在“创建”活动中,八步区被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和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评为“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八步区18所学校被评为“零犯罪学校”;区司法局、区教育局、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被评为“先进单位”,区委组织部、区委老干部局被评为“优秀组织奖”;八步区15人被评为先进个人。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