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服务首页
司法行政人员首页
欢迎您访问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首页 > 金乡县推出《“以案释法”袖珍书》引领学法用法新时尚

金乡县推出《“以案释法”袖珍书》引领学法用法新时尚

分享
案例内容
【活动概况】

2021年,金乡县司法局聚焦法治社会建设的总体布局,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精准把握需求导向、实效导向、目标导向,实现创新引领,多元驱动,重点推出了《“以案释法”袖珍书》,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学法难、找法累”的关键问题,不断提升群众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重点宣传内容】

(一)创新形式,简单方便,使普法更接地气

为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动更加高效便捷的普法宣传模式,金乡县司法局深入探索,实施了普法创新驱动战略,近年来,通过建设实体阵地、打造线上平台、开展主题活动,连续开展了普法宣传“三位一体”工程、普法品牌建设、普法队伍建设等创新亮点工作。近年来,金乡县各镇街、各部门单位积极开展以案释法工作,并发布了一系列有影响力、有传播力的优秀案例,相关案例也通过“法润万家”微信塔群推送给广大群众,受到群众欢迎。为更好地发挥这些优秀案例的“以案释法”作用,为社会提供更加普惠、优质的公共法律服务,金乡县司法局、中共金乡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办公室重点编发了《“以案释法”袖珍书》。“以案释法”袖珍书通过搜集整理时事热点案例、最新法律速递、重点时间节点主题普法案例等,汇编成册,采用目前流行的电子书的形式制作而成,并在微信公众号内编辑发布,受到了群众广泛认可和省市主管部门的好评。4月9日,我局创新推行的“以案释法”袖珍书为民办实事项目做法,被省司法厅官方公众号“山东司法”发布推介。

(二)通俗易懂,易于理解,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一个好的以案释法案例,就是一堂全民共享的法治公开课,通过实例的讲解,传达了其中的蕴含的法理、法律条文、法律推理和法律方法,从而帮助公众理解法律规定、树立法治思维、形成法治理念。在内容上,金乡县“以案释法”袖珍书紧贴群众生活生产实际,比如在5月的“以案释法”袖珍书中,结合“五一”劳动节期间,重点进行了劳动者权益保障方面的法律宣传,搜集了《哺乳期女职工被强制辞退,法援来维权!》等案例;结合5月份四川成都某小区突发电动自行车在电梯内爆燃事故,搜集整理了《电动车上楼,到底为什么不行?》等相关案例,宣传了安全生产相关法律和《物业管理条例》等法规知识内容,让群众既明白了电动车上楼的安全隐患,又了解了相关的法律知识。这些案例既紧密结合时事热点,又贴近群众生活,每篇后部均有专业的解读,从案例出发,引申出其涉及的法律条文和隐含的法律知识、逻辑等,通过专业法律人员的解说,将法条转化为群众明白的话语,方便群众理解掌握。

同时,县司法局将民法典知识作为以案释法的重点进行了宣传,结合民法典的重点条文和亮点知识,类似“买一楼送花园”合同效力、小区广告收益所有权归属、高空坠物等案例,都是民法典中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

(三)线上传播,快捷高效,让普法走进群众身边

为进一步提高“以案释法”袖珍书的宣传影像力,金乡县司法局在微型公众号内开辟专栏,每月定期发布“以案释法”袖珍书,依托金乡县“法润万家”微信塔群普法宣传渠道,组织发动普法各成员单位、各镇街司法所、村居社区法律顾问将“以案释法”袖珍书在微信群中层层传递,一方面由普法成员单位联络员转发本单位的工作群,另一方面由司法所转发至镇街群,同时,经村居社区法律顾问转发至全县各村民群、居民群中,群众轻轻松松动动手指,扫描二维码就能看到袖珍书全文,只要转发和发布,就能够促使每个人都成为普法宣传传播链的一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普法宣传员”。

【活动特点和效果】

为了更好的发挥案例的教育作用,县司法局积极组织普法志愿者、村居法律顾问,在开展“法治带头人”培训和村居法律顾问走访宣传过程中,着重使用“以案释法”袖珍书作为教材进行法治宣传教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形成了品牌效应,经过评价宣传效果发现,群众对这些案例的理解比单纯讲法律条文更加有效。“以案释法”袖珍书的出台,让每个人感受到法律其实并不遥远,就处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切实打通了普法宣传到群众身边的“最后一米”。

自今年“以案释法”袖珍书服务品牌创建以来,金乡县发布了5期共50篇具有一定影响力、传播力、感染力的优秀案例,同时通过“法润万家”微信塔群推送给广大群众和领导干部,受众人员达到30余万人次,得到人民群众的一致赞扬。

【推荐理由】
2021年,金乡县司法局聚焦法治社会建设的总体布局,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精准把握需求导向、实效导向、目标导向,实现创新引领,多元驱动,重点推出了《“以案释法”袖珍书》,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学法难、找法累”的关键问题,不断提升群众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专家评析】
“以案释法”袖珍书作为教材进行法治宣传教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形成了品牌效应,群众对这些案例的理解比单纯讲法律条文更加有效。“以案释法”袖珍书的出台,让每个人感受到法律其实并不遥远,切实打通了普法宣传到群众身边的“最后一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