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MCM综合模式干预滥用合成毒品戒毒人员心瘾的矫治案例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合成毒品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对使用者的躯体健康、精神健康、社会功能等造成严重损害,极易引发抑郁、焦虑、失眠、激越行为等戒断症状,产生诸多心理健康问题。本案例尝试从合成毒品成瘾机制出发,运用“动机-认知-情绪(简称MCM)”心理综合干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重点围绕戒毒动机强化、错误认知纠正、自我情绪管理、毒品诱发高危情境应对等方面,开展滥用合成毒品戒毒人员高危致瘾因素针对性矫治,以期提升戒毒人员戒瘾拒毒能力,降低复吸风险。
【案例基本情况】
一、理论基础
MCM心理综合干预模式主要包括动机强化、认知矫正、情绪管理三个模块。动机强化模块以动机访谈为主,由心理学家米勒(Miller)和罗尔尼克(Rollnick)创立,通过独有的面谈原则和谈话技巧,协助戒毒人员认识到现有的或潜在的问题,从而增强其改变的动机。认知矫正模块以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为主,通过改变戒毒人员非适应性认知和行为模式来改善心理问题,包括认知和行为两个方向,在个体与环境的作用过程中,个体的认知功能系统不断发展完善。情绪管理模块主要借助正念冥想进行干预,通过正念训练使戒毒人员接纳负性想法与情绪,从而降低负性情绪、渴求和复吸之间的联系,有效改善其抑郁、焦虑等问题。
上海市夏阳强制隔离戒毒所以MCM心理综合干预模式为理论基础,开展了首期12周综合干预实践和效果评估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并整理编写《动机-认知-情绪(MCM)综合干预手册》。
二、实施过程
MCM心理综合干预分四个阶段开展,包括入组筛查、干预前测、综合干预和干预后测。
(一)戒毒人员入组筛查阶段
通过所内宣传教育等方式进行招募,引导戒毒人员自愿参加干预小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入组标准:1.符合DSM-5精神活性物质所致障碍诊断标准;2.戒断期半年以内的患者;3.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能够独立阅读并完成量表评估;4.年龄在18-55岁。
排除标准:1.严重认知功能障碍,不能配合完成项目相关评估和检测;2.严重躯体疾病患者,不能配合干预内容;3.存在严重精神病性症状;4.目前正参与其他心理干预治疗中。
根据招募戒毒人员的一般信息及合成毒品使用史的信息,比对入组与排除标准,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分成干预组、对照组,每组各有戒毒人员12名。
(二)干预前测阶段
对24名戒毒人员进行问卷、脑电及行为学任务测试。包括:
1.一般情况问卷:包括人口学资料和毒品使用史两部分。2.焦虑自评量表(SAS):主要评估被试最近一周的状况。3.抑郁自评量表(SDS):主要评估被试最近一周的状况。4.一般自我效能问卷(GSES):涉及个体遇到挫折或困难时的自信心,是个体评估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和主导能力的信心水平。5.改变阶段及治疗迫切程度量表(SOCRATES):主要用于评估药物滥用者的治疗动机,了解其改变动机处于(懵懂,思考,准备,行动,维持)的何种阶段。6.CogState系统:目前国际流行的计算机化的认知测验软件系统,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对认知损害敏感,可进行各项认知测试。7.正念注意觉知量表(MAAS):该量表得分高反映了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对当下具有较高的觉知和注意。8.脑电EEG评估指标:左侧额区α波,额区θ波和枕区γ波。
(三)实施动机-认知-情绪综合心理干预阶段
干预组进行为期12周的动机-认知-情绪综合干预,每周2次。实施综合心理干预者为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咨询师、治疗师。对照组接受所内常规的戒治干预,包括法律常识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回归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等。
1.干预组的治疗方式
MCM综合心理干预治疗方式为团体形式的小组心理治疗。一般8-12人一组,每周2次干预,持续12周,共计24次。其中一般的18次治疗的时间为每次90分钟,另有6次正念体验的巩固训练,时间为每次60分钟。
2.干预组的治疗内容
MCM综合干预模式的心理治疗共包括24次,由专职心理咨询师、治疗师按照课程内容编排进行系统训练,开展模块治疗。具体内容包括:Session 1介绍与开场;Session 2 自动反应与复发;Session 3 探索生活方式;Session 4 正念练习复习巩固;Session 5 改变发生的阶段;Session 6与物质(毒品)相关的好与不好的方面;Session 7 展望未来;Session 8 正念练习复习巩固;Session 9 决策平衡:改变与维持原样的利与弊;Session 10 价值观念探索;Session 11 高危情境的识别与正念训练;Session 12 正念练习复习巩固;Session 13增强自我效能感—过去经验;Session 14 增强自我效能感—自我优势的发现;Session 15 拒绝技术;Session 16 正念练习复习巩固;Session 17 提出与接收批评;ession 18 问题解决;Session 19 积极的思考;Session 20 正念练习复习巩固;Session 21 人际关系识别与寻求社会支持;Session 22 建构未来;Session 23 正念练习复习巩固;Session 24 收尾与告别。
(四)干预结束后测阶段
在为期12周综合干预全部结束后,所有戒毒人员再次进行问卷、行为学任务、脑电测试,检测各项指标的变化。
三、成效评估
在完成干预4周后开展随访评估,分别对干预组和对照组戒毒人员的改变动机水平、情绪状态、认知水平、渴求程度以及脑电指标、脑影像指标等进行评估。结果显示:1.MCM干预组的焦虑量表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MCM干预组的抑郁量表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3.MCM干预组心理渴求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4.MCM干预组戒断动机显著高于对照组。5.MCM干预组的CogState认知水平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6.MCM干预组相较对照组的左侧额区α波增强、额区θ波和枕区γ波幅增大。7. MCM干预组较对照组的前额叶皮层及前扣带回皮层激活增加。
评估数据证实:MCM综合心理干预对戒毒人员的戒毒动机强化、错误认知矫正和自我情绪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收到良好的矫治效果。
【案例思考】
一、以人为本、科学矫治是探索MCM综合干预新技术新方法的出发点和着力点。紧紧围绕“提高戒断率”和“降低复吸率”的工作目标,我们持续加强戒毒科学研究,与时俱进更新戒毒工作理念,发挥上海区位优势,加大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的合作力度,着力开展成瘾科学矫治实践探索。本案例以动机-认知-情绪综合干预为视角特色,尝试探索动机-认知-情绪综合干预对增强戒毒人员戒毒动机、认知矫正和情绪管理的效果,对于提高戒毒人员应对复吸风险能力、巩固戒毒成效具有重要意义。
二、今后努力方向。MCM综合干预新技术新方法,针对合成毒品成瘾者复吸率高等问题,将探索扩大干预戒毒群体,如混合型毒品、第三代新精神活性毒品等的实践作为今后愿景目标,在实践中不断丰富MCM干预内涵,关注不同成瘾者心瘾问题,继续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补齐团队专业化短板,形成科学的综合心理干预、数据应用、动态评估机制,不断完善戒毒人员心理矫治靶向处方,更好地帮助戒毒人员减轻心瘾渴求,降低复吸意愿,保持戒治操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综合干预特色工作经验,为更多戒毒人员提供科学戒除毒瘾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