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服务首页
司法行政人员首页
欢迎您访问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首页 > 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司法鉴定中心对医学影像资料的同一性认定

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司法鉴定中心对医学影像资料的同一性认定

分享
案例内容
【案情简介】

2011年9月8日,肖某与邻居聂某因犁田费的支付而产生纠纷,双方均未能正确处理矛盾,进而发展到动手打斗,肖某被聂某用扁担打了鼻子一下,当即出血。经当地司法鉴定机构鉴定认为,肖某鼻区构成轻伤。在法庭审理过程中,被告人聂某对“肖某的影像学资料是否系其本人的”提出异议,故委托人某县人民法院申请本中心对送检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同一性鉴定,委托人同时向本中心确认送鉴的2012年3月24日CT片是双方在场时拍摄的(确为肖某本人的),并明确本次鉴定目的为对送检的其他影像学资料与2012年3月24日摄片进行同一认定。

【鉴定过程】

(一)病历摘要

2011年9月8日至10月5日出院记录

入院时主诉:因外伤后头痛伴右(左)鼻流血6小时。

查体:神清,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双外耳道未见流血,左侧鼻翼可见一条长2.0cm裂伤口,伤口处流血,左腰背部可见挫伤痕。

治疗经过:入院后予以左鼻翼伤口清创缝合,鼻骨CT片示左鼻可疑骨折。

出院诊断:脑震荡,左鼻翼贯穿伤,全身多处皮肤软组织挫伤,左鼻尖部骨折?

(二)法医学检验

阅片所见:

2011年9月9日某县人民医院鼻骨冠状位平扫CT 片(层厚1mm)示:冠状位图像上左侧筛窦后组气房骨嵴呈“Y”型,并分为3个间隔腔;右侧筛窦后组气房分2个间隔腔;冠状位图像上额窦分为3个间隔腔,中位间隔腔呈菱形;上颌骨颚板中间前方见椭圆形囊样影;左侧上颌骨额突骨折,断端移位。

2011年9月15日某市中医院鼻骨横断面平扫CT 片(层厚2.5mm)示:横断面图像上左侧筛窦后组气房略呈卵圆形,右侧略呈长方形;左侧上颌窦前壁粘膜稍增厚;横断面图像上蝶窦下份:中间骨嵴将蝶窦分为两间隔,右侧大于左侧;双侧上颌骨额突近上颌骨体处见基本对称的小圆形裂隙样低密度影,为面颅骨正常孔隙影(层厚较厚,无法明确观察额突情况)。

2011年11月3日某市中医院鼻骨横断面平扫及冠状位图像重组CT(层厚3mm)示:横断面图像上左侧筛窦后组气房略呈卵圆形,右侧略呈长方形;冠状位图像上额窦分为3个间隔腔,中位间隔腔呈菱形;左侧上颌窦前壁粘膜稍增厚;横断面图像上蝶窦下份:中间骨嵴将蝶窦分为两间隔,右侧大于左侧;横断面图像显示上颌骨颚板中间前方见椭圆形囊样影;由于层厚较厚,冠状位重组图像伪影明显,横断面图像上双侧鼻额缝影清晰可见。

2012年3月24日某大学附属医院鼻骨横断面平扫及冠、矢状面图像重组CT片(层厚2.5mm)示:冠状位图像上左侧筛窦后组气房骨嵴呈“Y”型,并分为3个间隔腔;右侧筛窦后组气房分2个间隔腔;横断面图像上左侧筛窦后组气房略呈卵圆形,右侧略呈长方形;冠状位图像上额窦分为3个间隔腔,中位间隔腔呈菱形;左侧上颌窦前壁粘膜稍增厚;横断面图像上蝶窦下份:中间骨嵴将蝶窦分为两间隔,右侧大于左侧;横断面图像显示上颌骨颚板中间前方见椭圆形囊样影;冠状位图像上原左侧上颌骨骨折影已消失(骨折愈合)。

【分析说明】

一般说来,人体解剖学中骨性标志具有较强的特征性,且相对恒定并易于在影像学资料中显示,因此可以依据具有唯一性的骨性特征或者具有特异性的解剖形态的同类影像学资料(如CT片)进行个体身源的法医学同一认定。颅脑CT片中的鼻窦,如额窦、蝶窦、上颌窦等,在发育气化过程中所形成的窦腔形态、气房大小、骨嵴间隔影等,其形态具有较强的恒定性和特征性,易于显示、识别、比对,是同一认定时可靠的识别指标。

本案中,委托人送检4套CT片中,其扫描方法和范围虽不尽相同,但均可完全清晰显示不同鼻旁窦形态,将送检的2011年9月9日、9月15日、11月3日CT片与委托人确认为肖某所摄的2012年3月24日CT片进行比对,可以发现:所见的筛窦、上颌窦及蝶窦影像形态学均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局部特殊解剖结构一致,且未发现存在明显的不一致性。根据上述影像学资料交叉比对结果,可以认定所有CT片均为同一人(即肖某)的。(注:医学影像资料的同一性认定,是对医学影像资料所反映的人体解剖特征以及损伤特征是否具有唯一性、一致性的评价,同时应注意是否具有排除性特征。)

【鉴定意见】

委托人提供的所有CT片均为同一人(即肖某)的。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