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司法鉴定中心对迷奸案受害人的法医毒物鉴定
案例内容
【案情简介】
2014年某日,王某被人发现死于某市一酒店内,该名男子曾获CCTV男模大赛亚军。警方将王某血液送至我中心,要求对受害人血液进行毒物鉴定。我中心接受委托后,首先对王某血液中乙醇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从血液中检出乙醇成分,含量为0.17mg/mL。同时对其血液进行常见安眠镇静类药物和氯胺酮分析,结果在其血液中检出氯胺酮及其代谢物去甲氯胺酮、氟硝西泮及其代谢物7-氨基氟硝西泮成分,质量浓度分别为4230ng/mL、222ng/mL、0.3ng/mL和986ng/mL。
毒物鉴定报告一出,警方将案件定为迷奸案后迅速锁定犯罪嫌疑人台湾男子杜某,台湾内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接函后,调查发现该台湾男子涉嫌多起迷奸案件,最终法院认定杜某对4名男子投毒后猥亵、性侵得逞,依强制性交致死等罪判杜姓男子18年6月徒刑。
【鉴定过程】
1.血液中乙醇含量的测定依据行业标准《生物样品血液、尿液中乙醇、甲醇、正丙醇、乙醛、丙醛、异丙醇和正丁醇的顶空-气相色谱检验方法》(GA/T 1073-2013)进行。送检王某血液经样品处理后,运用顶空-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血液中乙醇含量为0.17mg/mL。
2.血液中常见安眠镇静类药物和氯胺酮成分分析依据技术规范《常见药物、杀虫剂及毒鼠强的筛选分析方法》(SJB021-2002)和《血液、尿液中 154 种毒(药)物的检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SF/Z JD0107005-2010)方法进行。送检王某血液经样品处理后,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筛选分析,结果在血液中出现氯胺酮及其代谢物去甲氯胺酮、氟硝西泮及其代谢物7-氨基氟硝西泮的特征色谱峰和特征碎片离子,质量浓度分别为4230ng/mL、222ng/mL、0.3ng/mL和986ng/mL。
【分析说明】
氯胺酮是目前临床应用的唯一镇静性静脉全麻药,既可用于麻醉诱导,又可进行麻醉维持。氯胺酮具有非常强的致幻作用。2003年公安部将其列入毒品范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4年7月将氯胺酮及其盐制剂列入第一类精神药品进行管理。
氟硝西泮属于苯二氮卓类药物,有催眠、遗忘、镇静、抗焦虑、肌肉松弛和抗惊厥作用,其中催眠和遗忘的作用更显著。其药理作用与其他苯二氮卓类药物相似,镇静催眠作用比硝西泮、地西泮强。与具有中枢抑制作用的药物如抗抑郁药、抗组胺药、全身麻醉药、其他镇静催眠药、神经安定药和阿片类镇痛药等合用都会加重本药的镇静作用及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抑制作用。在本案例中,氯胺酮与乙醇、苯二氮卓类药物联合应用,产生毒性相加的协同效应,易导致过量中毒甚至死亡。
氯胺酮进入体内先后经N-去甲基化代谢为去甲氯胺酮,然后再经脱氢代谢为脱氢去甲氯胺酮。氟硝西泮在肝脏代谢为7-氨基氟硝西泮和脱烷基活性代谢物。
本案例中,不仅在血液中检出氯胺酮、氟硝西泮等药物原体,同时检出两者的代谢物去甲氯胺酮和7-氨基氟硝西泮,代谢物的检出进一步证实死者生前摄药史。
【鉴定意见】
1.所送血液中乙醇含量为0.17mg/mL。
2.所送血液中检出氯胺酮、去甲氯胺酮、氟硝西泮和7-氨基氟硝西泮成分,质量浓度分别为4230ng/mL、222ng/mL、0.3ng/mL和986ng/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