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刘某考试现场情绪失控应对处置案
案例内容
【案情概要】
2011年9月18日,浙江省某某市某中学考点04考场,试卷三考试时,监考人员发现考生刘某情绪异常紧张,脸色惨白,甚至多次中断答题伏在桌上休息,监考人员经询问得知刘某是因压力过大,精神紧张所致,逐对其进行适度安抚,但情况并未缓解。考试结束前1小时左右,刘某突然情绪失控,全身发抖,痛哭不止,并向监考人员要求放弃考试,离开考场。
【应对措施】
突发事件发生前:场内监考发现考生刘某因压力过大、情绪紧张,无法正常答题时,立即向流动监考汇报了情况,流动监考第一时间将该考生状况上报给“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小组”。应急小组即刻进行部署:首先“后勤医疗组”医务人员、专业心理辅导老师到岗,准备好应急药物;其次,场内监考和流动监考要对该考生情况进行重点关注,随时准备启动预案;第三,保持考场秩序,避免影响其他考生。
突发事件发生时:为保持考场秩序,流动监考和考务人员立即搀扶考生刘某到医务室;医务人员对其进行了简单检查,确认人体无突发疾病后,专业心理辅导老师开始对其进行心理疏导,询问情况、安抚情绪、正面引导其重建信心,经过一个小时的心理疏导,该考生终于平复心情,情绪恢复正常。
突发事件解决后:考虑到考生刘某来自外地,独自一人住在旅店,为避免发生意外,考务人员通过社区和网格与其家长取得联系,并主动将考生情况与其家长进行沟通,叮嘱家长做好安抚工作。事后还多次主动与刘某联系,跟踪疏导,安抚情绪,了解近况,尽力帮助其解决困难。
【处理依据及结果】
据了解,考生刘某家住沿海一小海岛,自毕业后为报考国家司法考试,长期在家复习应考,连续四年参加考试未通过,遭到家人和左邻右舍的议论,沉重的压力使其长期精神紧张,无处疏解,最终在考场内情绪崩溃。考务办依据应急处置联动机制和完备的应急预案,应急得当、疏导及时,考务人员及时掌握了处理突发事件的主动权,紧急状况得到了有效的转移、控制和化解,考生也未发生任何意外情况,其家长非常感激。
【编辑点评】
本案例中,考生在考试期间情绪失控的突发状况,在考试中比较少见,此类案例与考生突发疾病的状况既有相通性又有区别性。本案中监考和考务人员以处理突发疾病状况的应急机制和预案为基础,及时介入专业心理疏导元素,应对措施迅速有效,妥善地解决了突发状况,保障了考生和考场的安全,具有借鉴意义。
在本案中,监考和考务人员在应对突发状况时采取的措施迅速准确、稳妥得当、值得借鉴。一是发现考生身体、精神情况异常时,立即通报“应急小组”做好准备,不但掌握了主动权,也为下一步采取措施争取了时间;二是迅速将考生带离考场,用空间换时间,变“急”为“缓”,维护了考场安全和秩序;三是第一时间对考生进行必要的身体检查,在排除突发疾病的前提下,迅速介入专业心理疏导,平复考生情绪,科学妥善地解决了突发状况;四是事发后主动与考生家长联系,交流沟通、尽力帮助,妥善处置了善后工作。整个处理过程紧凑有序、环环相扣,特别是在考务或监考人员中配备专业心理疏导老师,并及时介入事件处理的做法是解决此类突发事件的关键举措;既保护了当事考生的利益,又体现了司法考试服务工作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