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服务首页
司法行政人员首页
欢迎您访问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首页 > 连云港市连云区赵某某与李某婚姻家庭纠纷调解案

连云港市连云区赵某某与李某婚姻家庭纠纷调解案

分享
案例内容
【案情简介】

赵某某(女)和李某(男)是夫妻,居住在连云港市连云区某社区,两人均为再婚,现共同抚养李某和前妻生育的一双子女,夫妻二人未再生育。赵某某和前夫王某甲育有一子王某乙,在王某乙2岁时,赵某某因不堪忍受王某甲家暴离家出走后没再回过家,双方离婚后,王某乙一直跟随父亲生活。2023年2月王某甲突发疾病去世,王某乙一时成为困境儿童无人抚养,后经公安配合查访联系上赵某某。当李某听说赵某某还有一个孩子现在要赵某某抚养,明确表示不同意抚养王某乙,否则就和赵某某离婚。赵某某找到街道调委会申请调解,希望丈夫能不和自己离婚并答应抚养王某乙。

【调解过程】

调解员接到调解申请后,经过分析,认为李某和赵某某在王某乙抚养问题上分歧较大,不宜立即组织“面对面”调解,容易激化矛盾,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于是决定先采取“背靠背”方式了解各方想法。

调解员首先找到李某单独沟通,询问其不愿抚养王某乙的原因。李某表示自己是开烧烤店的,店里的生意一般,收入不高。妻子赵某某长年不上班,家里的大小开支全凭自己一人负担,无力抚养王某乙。调解员表示,能理解李某的经济压力,但是赵某某是王某乙的母亲,如果赵某某不抚养王某乙,那王某乙就成了孤儿,孩子现在才上小学,如果不能受到良好照顾,很有可能会误入歧途,成为不良少年。李某表示,自己有心无力,如果赵某某坚持要抚养王某乙,自己只能离婚。调解员看到李某态度如此坚决,不再继续劝说,而考虑到李某不同意抚养王某乙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压力,调解员决定了解下王某甲的遗产情况,看能否找到调解的突破口。

调解员来到王某甲所居住的社区,了解到王某甲生前在某国企单位上班,已临近退休年龄,名下有一套房产和20万元存款。王某甲在赵某某之前还有过一段婚姻,并生育有一女王某丙,已结婚且长期在外地居住。王某甲死后,王某丙回来参加父亲的丧事并要求平分遗产。经王某甲的哥哥协商,20万元存款归王某丙,房产留给王某乙。为了给王某乙争取更多的生活保障,调解员随后又走访王某甲生前所在的单位,考虑王某甲临近退休突发疾病死亡,且平时兢兢业业,希望单位从人道主义精神出发,给予王某乙每月1500元的生活费。经单位开会研究,同意每月给付王某乙1200元生活费直至王某乙成年。有了王某甲的遗产和王某甲生前所在单位的帮助,王某乙的生活来源得到了基本的保障。

于是调解员再次来到李某家中进行劝说。调解员表示,王某乙的父亲留给了王某乙一套房产,并且其父亲生前所在单位也答应每月给予王某乙1200元的生活补助费,帮助王某乙直至成年。如果李某愿意把王某乙接来一起生活,王某乙继承的房产还可出租出去,收取的租金也能补贴王某乙的生活开支,这样就能减轻李某的经济压力。从法律上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二条规定:“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不得虐待或者歧视。继父或者继母和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本法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第一千零六十八条规定:“父母有教育、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继父母同样有教育、保护未成年继子女的义务,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有抚养、赡养等法定义务。赵某某和李某再婚后,李某就是王某乙的继父,李某应当和赵某某一起齐心协力抚养好王某乙,而不是以离婚相要挟,阻止赵某某履行抚养义务,相信将来孩子长大成人也会感激李某的养育之恩。听了调解员的讲解,李某考虑后同意和赵某某一起到街道调委会对王某乙的抚养问题进行细致协商。

在调解员的组织下,李某、赵某某和王某甲生前所在单位的代表一起来到街道调委会进行“面对面”协商。调解员表示,王某乙还未成年,父亲的突然去世使其生活陷入困境,赵某某身为孩子的亲生母亲抚养王某乙责无旁贷。李某表示,之前自己不想抚养孩子,是因为自己已经有2个孩子要抚养,再增加1个孩子,生活压力就会更大,现在王某乙的生活来源有了保障,自己可以将王某乙接来共同生活。赵某某表示,自己能理解李某的难处,但是王某乙是自己的亲生骨肉,自己不能不管,自己很感激李某能接纳王某乙,感谢调解员所作的努力。王某甲生前所在单位的代表表示,单位会按之前承诺的,每月给予王某乙1200元生活补助用于孩子的日常生活开支,直至王某乙成年。最终,在调解员耐心劝导下,各方对王某乙的抚养最终达成一致意见,一起困境儿童抚养纠纷案就此化解。

【调解结果】

经过协商,李某、赵某某、王某甲生前所在单位达成如下协议:

1.王某乙由李某和赵某某共同抚养,随他们共同居住生活。

2.王某乙父亲生前所在单位每月给付王某乙1200元生活费,每月1号打到赵某某提供的银行卡号,直至王某乙成年。

3.王某乙继承的遗产暂由赵某某代为管理直至王某乙成年,李某和赵某某不得作出侵害王某乙遗产的处分行为。

经回访,当事人均表示满意。

【案例点评】

本案是一起关于因继子女抚养问题引发的婚姻家庭纠纷。近年来,父母再婚后在继子女的抚养上引发不少家庭内部纠纷,如不及时化解,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本案中,调解员接到调解申请后,第一时间找到继父李某进行沟通,了解到李某不愿抚养的原因后,找到调解的关键点,通过走访王某甲生前居住的社区和工作单位,掌握王某甲遗产情况,并积极向王某甲生前所在单位争取对王某乙的帮助,帮李某夫妇减轻抚养王某甲的经济压力。在此基础上,对李某再次进行劝说,通过明法析理、情理交融,最终促使李某答应和赵某某共同抚养王某乙,成功化解了纠纷。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