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服务首页
司法行政人员首页
欢迎您访问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首页 > 开封市顺河回族区林某与周某某婚姻家庭纠纷调解案

开封市顺河回族区林某与周某某婚姻家庭纠纷调解案

分享
案例内容
【案情简介】

开封市顺河回族区林某与丈夫周某育有一子周某某。2016年,周某某与前妻离婚,二人婚姻存续期间共育有3个女儿,3个女儿均未成年。离婚约定周某某抚养2个女儿,周某某前妻抚养1个女儿,双方互不支付抚养费。离婚后周某某外出打工,5年来常年不回家,对父母和2个女儿不管不顾。林某年老体弱且患有严重腿疾,周某长期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为了能够让2个孙女受到良好的教育,林某多次向周某某要求支付两个孩子的学费和老人的赡养费,周某某均以各种理由推拖拒绝支付,后将父母电话拉黑。

2021年2月份,林某来到开封市某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调委会”)申请调解。

【调解过程】

调委会受理纠纷后,第一时间派出有经验的调解员前往林某家进行实地走访和调查,并与当事人进行了详细的沟通交流。林某表示,自己年事已高,身体状况较差,且患有严重腿疾,行走不便,维持自身生活已非常艰难,还需要照顾长期瘫痪在床的丈夫周某和两个孙女的生活起居。周某退休前为某国营厂工人,而林某照顾家庭一直未参加工作,两人退休工资有限,且由于身体健康原因,药品花销较大也无多余积蓄。随着两个孙女的成长,各项生活支出逐步增加,不管是从经济上还是教育上,都无法再给予两个孙女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林某多次与儿子周某某沟通两个孩子和老人生活费及孩子的学费等事宜,周某某开始均以生活拮据、经济能力有限等理由推拖,最近一年甚至将林某、周某电话拉黑,也未曾返家看望老人及两个孩子。调解员与两个孩子沟通时,发现周某某的大女儿因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谈及此事已出现严重的抵触、畏惧情绪。

调解员认识到化解这起纠纷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在厘清思路后,认真分析了本起纠纷的矛盾关键点在于从何种角度说服周某某履行对老人的赡养和对女儿的抚养义务以及重新建立周某某与家人之间的亲情关系。

调解员多次与在外地务工的周某某电话沟通此事,严明利害,晓之以理,电话累计沟通长达20多个小时,周某某终于同意回家参与“面对面”方式现场调解。

双方当事人按照约定来到调委会后,调解员在调解前告知了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当场宣布调解纪律后,调解正式开始。调解员基于法律角度向周某某指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四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第十五条规定:“赡养人应当使患病的老年人及时得到治疗和护理;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应当提供医疗费用。赡养人应当使患病的老年人及时得到治疗和护理;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应当提供医疗费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规定:“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第一千零六十八条规定:“父母有教育、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结合本纠纷,周某某长期在外地务工,无时间陪伴老人孩子,经济上也长时间未给予老人和孩子支持,导致老人孩子目前难以满足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这一系列的表现,均可以认定周某某未尽到对林某、周某的赡养义务和对两个孩子的抚养义务。同时,调解员从情理出发,劝说周某某理解父母年事已高、身体状况不好,还需要教养两个孩子的难处,并且两个女儿现在也到了学业的关键时刻,需要来自父亲的关爱和生活上的照料。

通过调解员情理法相结合的分析后,周某某态度终有所缓和。随后周某某的大女儿、二女儿也来到调解现场,表达了对父亲的思念之情。周某某深切自责,当场表态自己之前逃避责任是错误的。

调解员和双方当事人就赡养费和抚养费支付内容与双方当事人进一步沟通协商,通过调解员前期调查得知,周某某目前从事餐饮工作,每月固定收入在8000元以上。经调解员反复耐心劝说,周某某最终同意每月支付2000元作为老人的赡养费和两个女儿的抚养费。

【调解结果】

当事人达成以下调解协议:

1.周某某于每月15日支付给林某、周某2000元用于林某、周某和两个女儿日常生活开支;

2.周某某两个女儿的学费、医疗费用等相关费用由周某某另行单独支付;

3.周某某不低于每月回家一次探望林某、周某和两个女儿,从生活、教育等多方面照料老人、关心女儿,履行好赡养和抚养义务。

【案例点评】

这是一起典型的家庭纠纷,同时涉及赡养费、抚养费问题。调解员在为一家人化解矛盾纠纷的同时,又帮助他们重拾亲情。在调解这类矛盾纠纷时,既要注意调解技巧的“灵活度”,又要把握好调解方式的“温度”,这样的调解能够充分体现出调解员扎实的调解功底和丰富的人生阅历。俗话说,国为大家,家为小家,小家是大家的重要成分和元素,小家和睦,大家才会和谐。处理好此类家庭纠纷,不仅解决了当事人之间的矛盾,促进了家庭和谐,同时对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