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和平区刘某与宋某邻里纠纷调解案
案例内容
【案情简介】
2014年12月,天津市和平区某街道居民刘某来到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调委会),情绪激动地向社区专职人民调解员寻求帮助,反映他家楼上邻居宋某晚上踩踏地板,制造噪音,而且还破口大骂,持工具劈砍刘某家过道的房门,已经严重干扰到了刘某和家人的生活,老两口担惊受怕,睡眠不好,身体状况日益下降,双方争吵多次,也报过警,但宋某依旧我行我素。调解员将刘某搀扶到调解室,递上热水,安抚刘某情绪,待缓和后逐渐引导刘某陈述事实。
刘某表示,他和宋某是居住在老旧小区楼上楼下的邻居,刘某住在三楼,居住空间有限,房体结构破旧,宋某自年轻时就属于刻薄之人,考虑到这个原因,多年居住在此的两家并无来往,更谈不上沉积多年的矛盾。最近几年,宋某患病住院治疗,回来后便隔三差五踩踏地板,在楼道内破口大骂,原来大家也并没在意,只是劝她年事已高,不要这么激进,她也不讲明原因,只是不停地骂,大家也不再与她争论。这一年来,她吵闹的次数有所增多,更严重的是她开始破坏三楼的木门,之前还只是单纯的踢踹,这次居然使用工具,而且不停地踩踏地板,老楼隔音不好, 刘某和家人经常失眠,报警一次,宋某就好一阵,这事儿都不敢和孩子说,怕惹出事端,刘某实在受不了,到社区申请调解。
【调解过程】
调解员听了刘某的叙述,基本了解了事情的始末,首先对刘某进行劝导,事情已然发生,要想解决问题的办法,刘某年事已高,身体要紧,着急也无助于解决问题,调解员会尽全力帮助刘某,首先保障基本的居住权益,之后再看如何修复邻里关系。调委会工作人员对事件经过进行了简单分析,双方冲突爆发的时间点始于宋某病愈回来后,之前虽不曾来往但也没有沉积已久的矛盾,通过刘某的描述,周围邻居及刘某本人都对宋某的为人颇有意见,基于此,有可能宋某在与邻居的沟通上不顺畅,进而采取了极端的方式处理问题,加上刘某又是宋某极端处理方式的直接受害者,双方的争执使矛盾升级,造成严重的后果。基于此,调委会工作人员将此案件定义为排除妨碍案件,并制定了调解方案。首先对宋某和其他邻居进行走访,从另一角度了解事件的原委,然后实地进行考察,查看是否有条件便于案件调解进行,同时依据调查结果依法依理对双方分别展开调解,拿出双方满意的结果。
带着调解方案,调解员首先来到宋某家,起初宋某对调解员的到来并不感到意外,显然对此事早有准备。宋某表示,她年轻时候没完没了忙工作,到老了自己落得这般田地,儿子在外地回不来,闺女自己生活还忙不过来,无法照顾她们老两口,宋某已经83岁高龄,近年来因患病导致咽喉及肺部对刺激性气味难以接受,宋某家住在四楼,一楼的饭馆和楼下做饭的油烟经常往上飘,呛得她实在是难受,说多少次没人听,还把门关上,所以她要把门劈开,房屋多年没人修缮,也没有拆迁的消息,宋某的身体越是不好,楼下的味道越来越大,散不出去,让她无法呼吸。听到宋某激动的陈述后,调解员首先安抚宋某的情绪,通过宋某的陈述了解到以下的问题和事实:一是宋某对自己现今无人照料的生活状态抱怨很深,二是矛盾纠纷情况属实,三是对于房屋修缮及油烟控制未能解决表示生气。针对此,调解员在宋某的陪同下查看了现场情况,房屋为老旧房屋,且每层都是厨房公用且朝向相同,宋某居住在四楼,同样位置并没有厨房使用痕迹,且已失修很久,三楼经过二楼过道房门有人为损坏痕迹,三楼至四楼的房门没有人为损坏痕迹。调解员同时走访了居住在此的邻居,邻居们纷纷表示宋某为人刻薄,之前考虑到她的身体原因,为了不影响邻里关系,大家纷纷把厨房改到了同一侧,但宋某仍不依不饶,这次纯粹是无理取闹,必须给予教训。调解员向邻居们表示,邻里本应和睦相处,不管宋某为人如何,身体状况差是事实,更何况居住在此的大家都年事已高,万不可再为此大动肝火伤了和气又伤身体。调解员又来到刘某家,向刘某询问了身体情况,并对此事做了简单陈述,刘某表示只要宋某不再踩踏地板就行,把门修好。
带着这个诉求,调解员第二次与刘某进行了交流。调解员表示能理解宋某因病造成的焦急心态,但并不支持宋某这种做法,从道德上伤害了邻里关系,更从法律上违反了相关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八十四条规定: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另外根据《中华人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八条规定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第二十六条规定(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宋某已破坏他人房门,肯定要给予赔偿。另外,宋某认为子女没有尽到赡养义务,可以通过调解或者诉讼的途径进行解决,宋某认为的油烟污染问题可以咨询环保部门,确认是否符合要求。另外调解员建议宋某改造一下她不使用的厨房,这样可以减少污染,毕竟整栋楼的厨房位置都安装在了同一侧,只有宋某这里废弃了。经过调解员的讲解,宋某有了些动摇,承认了自己不理智的行为,并询问需要赔偿多少,对于油烟问题希望调解员协助帮忙确定一下是否符合要求,对于调解员建议的修缮厨房问题宋某表示会考虑一下。调解员表示会与刘某沟通确定赔偿金额,既然没造成重大损失,宋某也对自己的不理智行为表示了歉意,调解员会尽量协调赔偿金额问题,毕竟多年的老邻居,万不可因冲动毁了邻里关系,有困难第一时间能帮忙的还是邻居。对此宋某表示认可。之后调解员再次找到刘某协商,刘某表示只要不再制造噪音就行,既然宋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房门损坏不大就不谈赔偿了。对于刘某的宽容,调解员表示感谢,同时希望周围邻居不计前嫌,照顾一下宋某的身体,老旧小区排风系统较差,毕竟大家都年事已高,还是尽量少食一些重口味食物。调解员又来到一楼饭馆,查看了相关排放手续,征询了相关部门的意见,均符合环保要求。带着这些,调解员来到宋某家,向宋某转达了刘某的想法,同时将相关疑惑问题告知宋某,对此,宋某表示感谢,一场可能升级的冲突得以解决。
【调解结果】
经过调委会依法依理安抚,并与相关部门沟通咨询,宋某表示道歉,同时不再干扰刘某生活,刘某不再追究宋某赔偿问题,对于宋某的厨房,本人表示考虑整修,如有疑问后期会与调委会沟通协助解决问题,不再采取极端行为。
【案例点评】
此案中,刘某与宋某的矛盾冲突,实则是二人沟通不畅的体现,在调解过程中更需要准确掌握症结点,依法依德维护双方利益,而不是单方面指责一方,才能将纠纷化解。同时,这类邻里纠纷看似小事,如果处理不及时就有可能上升到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案中,调解员正是充分把握了这一点,采用情理结合的方式,架起来老邻居之间沟通的桥梁,成功化解了此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