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宝坻区地方税务局打造全国税务系统法治基地
案例内容
【基本情况】
依法治税是税收工作的生命线,天津市宝坻区地税局始终以法治税务建设为根本,各项工作于法有据、于规有依,依法行政、依法治税深入人心,走出了一条基础规范、程序完备、执法有序、征纳和谐的发展之路,不断打造公开、公平、公正的治税环境。
2016年,宝坻区地税局紧紧围绕总局8大类、48大项、83小项创建标准和市局的工作要求,扎实推进,总结完善,不断谱写宝坻区地税局依法治税新篇章。先后被评为“全国税务系统法治基地” “天津市地税系统法治基地”和天津市 “六五”普法先进单位。
【任务措施】
一、抓队伍,强机制,努力营造依法纳税浓厚氛围
(一)抓住关键少数,压实班子主体责任。局党组高度重视普法和法治建设工作,强化政治站位,明确法治责任,落实法治担当。建立健全了局一把手任组长的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局法治工作进行统一部署、整体推动。进一步完善了例会制度和议事规则,定期研究解决法治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落实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述法制度,压实管理责任,严格考核标准和执法资格管理,确保法治建设工作有序开展。
(二)强化全员学法,提高整体队伍法律素质。以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为抓手,将法治培训作为全局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局班子成员带头学法、议事问法、工作讲法。在局班子的带动下,科级干部例会、一线干部练兵培训比武、政策小组研讨及日常行政管理都贯穿着法律法规学习,有效提升了税务干部的法治素养和依法履职能力。2016年,全局有7名同志入选市地税局练兵比武115工程,其中1人代表市地税局参加了国家税务总局大练兵、大比武总决赛。目前,全局共计有注册会计师2人、税务师21人、律师2人。
(三)落实普法主体责任,努力营造依法纳税浓厚氛围。积极组织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负责”普法责任制,以践行“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为契机,设立局长接待日,开办纳税人学堂,与纳税对象进行零距离宣讲;组建“三师”税收政策宣传辅导组,利用税收宣传月、“12.4”国家宪法日等时间节点,深入街镇、园区、企业、学校进行税收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全面打造窗口普法阵地,落实一次性告知、首问责任制,融普法于服务;积极借助微博、微信、微官网、QQ群等现代传媒手段,扩大税法宣传面,提高宣传办公效率,使宣传和服务更加便捷高效。
二、抓规范,守规矩,严格规范内部管理与对外执法
(一)依法建章立制,坚持内部依法管理。严密制定《宝坻地税“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工作实施办法》,规范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用、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管理程序,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审议研究重大事项,确保重点工作、重要任务遵循合法、公正、集体研究决定的原则。研究制定《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税收执法责任制考核评议办法》等内部规范,强化税收执法监督,规范税收执法行为,提高税收执法水平,有效促进税务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
(二)严格执法权限,保障规范执法。严格落实国家税务总局“三个规范”,依法开展行政审批,落实清单管理,全面推行审批事项集中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窗口出件;在税务检查中,切实维护纳税人的知情权、建议权和申辩权。严格执行行政处罚权力清单,规范税收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坚持按照法定职权、程序、处罚标准行使税务行政处罚权;在执法案卷评查、年终考核以及执法检查中,对不按权力清单和规定标准执行的,一律追究相关人员的执法责任;在重大涉税案件审理中,坚持落实集体审理制度,在证据采集、案情审查、案件定性、法律适用等方面严格把关,确保案件审理定性准确、处罚依法合规。
(三)坚持依法办税,优化纳税服务。坚持依法组织收入原则,严格组织收入纪律,认真按照规定的预算级次、科目组织税款入库。为保证各项优惠、减负政策落实落地,以“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为契机,积极采取普遍宣传、入户辅导、先办后审、个性服务等措施,及时通知帮助符合条件的纳税人享受政策优惠,得到了广大纳税人的普遍赞誉。
三、抓内控,强监督,有效防控办税执法风险
(一)狠抓内控机制建设,实现监控科学化。科学设计内控管理机制,依托线性管理,实现办税全程痕迹化管理,提高工作透明度,增强考核监督力度,有效促进执法队伍责任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的全面提升。
(二)推行执法公开,提高监督效果。将税务权力清单、执法程序、许可项目等内容主动向全社会公开,通过走访兼职监察员、纳税人等多种形式,主动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强化执法监督社会化。为强化监督效果,坚持将日常检查、专项检查、执法督察结果与绩效考核挂钩,有效提高执法效能,防范降低执法风险。
(三)强化法治思维,用法治方式防控风险。以法治思维正确分析看待征纳矛盾,坚持利用法治方式处理征纳矛盾、化解意见纠纷。通过认真查实举报案件、依法公正处理、依规曝光税收违法案件等环节,正确处理举报案件。多年来,未发生一例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
四、抓创新,强治理,有效提升执法效能
(一)运用网络科技,主动承担试点任务。主动承接市地税局“以地控税”、土地增值税管理等试点任务,创新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思维,将法规政策和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先后开发制作了“重点税源电子台账管理系统”、“税收数据分析决策系统”和“电子导税系统”,探索出一条税收执法规范化、专业化、信息化管理的新途径,形成操作性强、可复制、可推广的管理经验,得到市地税局充分肯定,在全市进行经验推广。
(二)主动对接司法部门,探索涉案税款执行新途径。针对近年来法院受理的经济纠纷和强制拍卖涉案人不动产等案件大多存在涉税问题的新情况,宝坻区地税局与司法部门积极协调,在全市开创了借助法院执行信息扣划自然人应纳个人所得税和“纳税人学堂”走进法院的先例,创造出一年内通过不同法院多次扣划不同纳税人应纳税款超千万元的成绩。通过有益探索,不仅密切了税务机关和司法部门的联系,增进了双方的理解与配合,同时有效保障了税收安全,维护了税法尊严。
(三)自加压力改革创新,完善监督管理新举措。为进一步提高工作效能,防范执法风险,对税收执法过程的风险点进行全面排查,编制《宝坻区地方税务局风险防控实用手册》,查摆76类风险点245种,并一一对照,制定防范措施227项,有效促进了税务干部抵御风险能力的提升,保证各项权力合法、规范、透明、高效运行。
【特点和效果】
宝坻区地方税务局坚持创新发展理念,以创建“法治地税”为契机,积极推动地税工作科学化、法治化发展,为推动宝坻区法治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2015年累计完成税收收入40.8亿元,同比增长9%,保持了较高的增速;2016年在“营改增”、降低企业税负等征管改革前提下,深挖税源,做到应征尽征,累计完成税收收入37.7亿元; 2017年1月,宝坻区地方税务局被国家税务总局命名为“全国税务系统法治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