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石岐区深入开展“法治镇区”创建活动
案例内容
【基本情况】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中山市石岐区紧紧围绕区党工委、办事处的各项中心工作,积极开展“法治石岐”创建,为石岐区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任务措施】
一、领导重视、组织到位、措施有力
一是区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将“法治石岐”创建工作纳入重要议程,与全区经济社会建设同规划、同部署、同推进,并划拨500万专项经费,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二是迅速成立依法治区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党工委书记任组长,召开创建动员大会,制定创建工作方案,明确任务,细化分工,落实责任,实化措施。三是建立健全创建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和考评制度,按季度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通报创建情况、分析存在问题、查找解决办法和及时总结经验,并对创建工作实行建档跟踪管理,确保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并取得成效。
二、政府垂范,逐渐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一是建立健全法律顾问机制。在2014年7月成立石岐区办事处法律顾问室的基础上,制定《法律顾问室工作规则》等10个制度,从聘任、管理、职责等方面对政府法律顾问进行规范化管理。目前,全区聘请法律顾问服务机构1家,专职法律顾问6人,兼职法律顾问2人,组成具备专业知识和丰富法律工作经验的法律顾问专业队伍,为党工委、办事处的各项重大决策提供参谋。二是深化“三务”信息公开。充分利用政府网站及各种新媒体和社区宣传橱窗、党风廉政平台等载体,进一步推进财政预决算、公共安全事件、征地拆迁和招商引资等信息公开,深化党务、政务和财务信息公开监督和保障工作;健全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机制,规范网上政务大厅、党风廉政平台等的建设和管理。三是推行“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加快行政(公共)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建设,建成区级公共服务中心1个、分中心2个,社区公共服务站19个,办事窗口176个,为群众提供“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加强政府12345投诉举报平台规范化管理,及时协调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按时办结率100%。四是推行行政执法“双化”管理。全面实行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标准化、信息化管理,执法案件(涉密案件除外)采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标准化管理及执法监督系统”办理,以定期辅导、集体轮训、闭卷考试和推行执法责任制、责任追究制等,不断提升整体执法水平,近三年全区案卷评查合格率达100%。五是自觉接受群众监督。邀请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居民代表等参与到一些群众反映强烈且易引发争议的城市管理的执法行动中,参与行政执法监督,提升行政执法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三、良法善治,长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社会治理创建硕果。深化出租屋网格信息化管理和社区吸毒人员网格化管理试点工作,将禁毒、消防、城管、食品药品监督、计生和社区矫正等融入网格信息化管理体系,构建“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工作体系,被省政法委确定为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格化管理试点地区。社区吸毒人员网格化管理试点工作得到中央综治办、国家禁毒办的高度肯定,吸毒人员网格化管理被纳入中山市第五批社会创新观察项目。开展司法人员+专业社工+专职工作人员+义工(志愿者)等“多帮一”监管帮扶服务模式。利用19个社区政务公开平台和6个资产公司“三资”监管平台,进一步落实社区及社区资产公司党务、居务、财务“三公开”,定期召开社区建设联席会议,进一步激发了社会力量参与依法民主自治的积极性。二是社会大局持续稳定。把信访案件纳入法治轨道进行处理,建立信访疑难案件、重点案件的评估和评审制度,充分听取各利益方的利益诉求,引导各利益方在法治框架内解决问题、息诉息访。落实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五个一”、领导包案和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制度,每月定期召开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议,圆满完成了全国“两会”等重要节点维护社会稳定工作,重点抓好涉法涉诉涉军涉农、劳资纠纷、“问题楼盘”和建筑工地等突出问题的排查与化解;落实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制,深入推进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稳步推进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积极构建“半小时法律服务圈”,全区19个社区分别与8个律师事务所签订法律服务协议,由律师事务所派出的律师团队分别进驻19个社区担任法律顾问,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覆盖率为100%。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范围,将亲子、精神疾病、人身损害等纳入法律援助范畴,做到应援尽援;深化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成立环境保护纠纷、教育事务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室,推行矛盾纠纷归口调处、联合调处机制,通过法律程序解决一批涉法涉诉涉访的重大民间纠纷。三是“平安石岐”显成效。深入开展“全民创无”、“全民防骗”等活动,推动“无刑案小区”、“无案件医院”、无“三害”城市等创建,深入推进中山北站、市人民医院等重点部位的反恐防暴,进一步壮大平安阵地。成立合成实战室,构建合成作战体系,突破基层公安侦查瓶颈,强力推进“飓风2016”专项行动和压案竞赛。
四、多元宣教,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一是特色普法助推法治建设。开设石岐《每周一法》,并在《每周一法》栏目下分设机关、社区和电视、手机、网络、微信、电波等7个《每周一法》子栏目,通过有奖问答、以案说法、彩色漫画等形式将法律知识送到千家万户。2012年,“石岐《每周一法》”被评为广东省“首批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受教范围覆盖整个石岐区及周边城市,受到广大干部群众好评,并被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CCTV12)《小区大事》栏目采访和推广。二是无缝隙法治宣教全覆盖。借力现代多媒体,开通普法QQ群、微信公众号等,组织律师、法律志愿者在线与群众交流互动,为群众提供在线咨询和答疑解惑。每两年举办一届法治文化大赛,将各种文化与法治文化有机融合,寓教于乐,深受省内外法律与文学爱好者追捧,并通过“法治文化进校园”等普法宣教活动,将校园文化教育与普法有机结合起来,与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在石岐中学建立一间中学生模拟法庭,作为中学生法律知识教育基地,通过模拟庭审,以案说法等形式,进一步增长学生法律知识。目前,全区17所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聘任率达到100%。三是领导模范带动全面学法用法。坚持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中心组带头学法用法和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学法用法考试考核制度,每年组织全区公职人员统一参加学法用法考试,做到参训率、参学率和成绩合格率“三个100%”。
【特点和效果】
“法治石岐”建设的渐进性、长期性和多元化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近年来,石岐区无因行政违法行为侵犯公民合法权益而引发群体性事件,辖区内党员干部和广大职工群众的法律素养不断提升,初步形成了依法行政、依法维权的法治良序,区党政班子无发生违纪案件和渎职、贪污、受贿等刑事案件,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十分满意。全民普法的有力推进,着力解决村民“信访不信法”的问题,群众的安全感、社会治安满意度等均达到优秀等级。石岐区先后被授予“中山市平安镇区”、“全市依法治市信息工作先进单位”、“中山市法治镇区创建先进单位”、“三打两建先进镇区”、“全省落实三项重点工作、构建和谐广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石岐《每周一法》”被评为广东省“首批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中央电视台、广东电视台和《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中山日报》、《中山商报》等多次报道推广石歧区依法治理的做法与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