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服务首页
司法行政人员首页
欢迎您访问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首页 > 镜铁区昌盛社区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社区”创建

镜铁区昌盛社区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社区”创建

分享
案例内容
【基本情况】

昌盛社区成立于2000年1月。辖区总面积55.5万平方米,辖区内有昌盛、兴达、滨湖花园3个居民小区。近年来,昌盛社区以深化法治教育为基础,以全心服务居民群众为宗旨,以建章立制为保障,以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为渠道,将民主法治社区创建融入社区各项工作中,极大地增强了社区居民的民主意识和法治观念,社区呈现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的新局面。

【任务措施】

(一)强组织、建制度,为创建民主法治社区提供有力保证。社区选举产生了党委和居民委员会、居民议事会、居民监事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等自治组织,并制定了相关的制度、职责,保证了工作的正常运行。社区从建章立制入手,结合自身实际,梳理完善和建立了社区党委民主议事、居民议事、群团组织、计划生育、民政低保、综合治理、社会保障和政务公开等共计190余项制度,并汇编成册,明确各项工作职责,公开办事程序,保证各项工作规范运行。社区党委利用每周例会时间,组织全体社区干部加强宪法、与社区相关业务政策、法律、法规等内容的学习,日常还邀请相关业务部门人员对公共礼仪、政策性较强的社保、计划生育等业务知识进行专题讲解和培训,全力提升社区工作人员的民主自治和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

(二)夯基础、强服务,将民主法治社区创建工作贯穿到各项工作之中。一是事务公开不断强化。对涉及低保、廉租房、医保等与居民息息相关的政策法规、办事程序、优惠政策等内容,通过微信、电子显示屏、居民手机报、公示栏、广播站、宣传长廊等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公开,使社区事务阳光运行。二是民主建设积极推进。社区充分发挥居民自治组织作用,选举产生了民主监督小组,设立监督电话及居民意见箱,畅通监督渠道。积极推进诚信阳光低保,对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临时救助、医疗救助等事关民生重要事项都进行阳光操作,民主评议,做到公正透明。通过公开报名、民主推荐和组织推荐的方式选举产生社区居民代表55人,成立了社区居民议事会。通过召开居民意见收集会,广泛收集居民的意见和建议,社区党委召开议事协商会对居民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讨论,形成决策,由中心组织实施并及时将处理结果通过公示栏、led电子显示屏、社区网站、居民手机报等形式进行反馈。三是社会救助力度不断加大。社区不断加大对辖区贫困人群的摸底走访和帮扶救助,对因病、因灾或意外事故导致的困难户,积极帮助申报临时救助。对患有重病、大病的居民及时申报医疗救助。对不能享受低保政策的困难边缘家庭,利用社区“慈善爱心超市”进行随时救助,同时,积极落实老龄、残疾人等优惠政策,及时发放各类补贴。四是社会保障工作扎实有效。加强社保工作力度,强化社保政策宣传,对下岗失业、无业人员等相关人员进行摸底调查,及时掌握无业人员的就业需求、技能特长,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积极做好城镇居民养老、医疗保险政策宣传,提高居民群众的政策知晓率,做好退休人员认证工作,使优惠政策及时得到落实。

(三)抓综治、促提升,扎实推进创建民主法治社区工作开展。一是落实综治各项工作责任。社区以人民调解委员会为平台,加强与检察院、司法所、派出所的配合,构建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信访化解“四位一体”的社会矛盾调处体系,充分发挥社区“第一道防线”作用。强化民族宗教政策宣传,加大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力度,对暂住人口进行规范管理,深入开展交通道路安全、生产安全、食品安全、消防等宣传活动,增强居民的法律意识。二是开展文明评比。积极开展“五好文明家庭”“文明楼院”“平安和谐家庭”“最美家庭”“明星居民”等多种形式的评选活动,选出了174户平安和谐家庭、12户最美家庭典型示范户,通过这些家庭的示范带动,号召广大居民知法守法,做文明人、说文明话、行文明事,营造共同进步共创和谐的人文环境。三是强化网格化管理。社区划分了6个网格,完善职责和制度,每个网格设负责人1人,由3-5名工作人员担任网格管理员,每个网格又建有治安义务巡逻员,法治宣传志愿者、楼栋信息员等人员组成的信息员队伍,实行社区、辖区单位、商业门点全范围包干,无缝隙管理。四是创新服务载体。社区建设了“社区之声”广播站,开通了首家社区居民手机报、微信公众平台,并在社区服务区开通了不加密无线wifi,居民群众可通过手机免费接收信息,在第一时间周知和了解一周来社区工作动态,法律法规、政策信息、便民服务等相关内容和随时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新闻、故事和信息,使“居民不出户,能知社区事”。

(四)抓宣传,重引导,为创建民主法治社区营造良好氛围。积极加强未成年人教育。社区利用道德讲堂、青少年第二课堂等阵地,邀请社区五老人员、司法所、检察院等相关人员为中小学生开展法律咨询、知识讲座等,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社区利用宣传长廊,电子显示屏,社区之声广播站、社区居民手机报、微信等载体积极宣传政策法规,设立了法律图书角,并利用法律学校定期开展法律知识讲座,紧抓“12·4”国家宪法日、“6·26”禁毒日等纪念日、活动日有利时机,积极开展不同形式的法律知识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法治宣传氛围。设置了法律援助工作站,依托律师进社区活动,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调解纠纷、代写法律文书等维权服务,极大地方便居民群众。不断丰富活动形式。社区围绕“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的安排,利用社区小广场、晨晚健身点等场地,开展传唱红歌评选、纳凉晚会、趣味运动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在丰富居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增强了居民群众的懂法守法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促进了社区和谐稳定。

【特点和效果】

社区通过开展“民主法治社区”的创建活动,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加强了干部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增强了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意识,有力地提高了社区法治化管理水平,促进了社区各项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社区各类组织健全、制度完善、居民自治组织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社区治安稳定,无封建迷信活动,无“黄、赌、毒”等现象和传销现象发生,未发生群体性事件,无严重上访事件,无家庭暴力事件。社区法治宣传教育做到了人员落实、经费落实、宣传阵地落实,而且始终保持了法治宣传活动经常性、多样化。社区先后获得了“全国文明社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陇原先锋号” 等荣誉称号,2012年被省司法厅、省民政厅命名为“全省民主法治社区”,2015年,被司法部、民政部命名表彰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2017年1月,被中共嘉峪关市委、嘉峪关市人民政府表彰为全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先进单位。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