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邳州市全面推进基层法治建设高质量发展
案例内容
【基本情况】
“八五”普法以来,邳州市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锚定“树牢标杆意识,争创高质量发展示范市”最新定位,聚力推进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打造现代化强市“三高一强”发展战略,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在法治政府建设、法治工作推进和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探新路、出实招,法治建设交出亮眼成绩单。2022年,获评江苏省第二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2023年4月18日,中央依法治国办法治督察工作专题培训班上,邳州市作为全国两家之一、全省唯一受邀的县级市,在会上作了题为《全面强化法治督察工作,推动县域法治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经验交流;徐州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办专门下文推广学习邳州市“‘三聚焦’推进县域法治建设高质量发展经验做法”。
【任务措施】
(一)坚持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彰显法治建设成效
将法治建设工作放到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中去谋划、去推进,努力筑牢法治的坚强保障,提升法治核心竞争力,彰显法治的力量。
一是以法治手段助力营商环境建设。积极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抓好“放管服”改革任务落实,在招商引资中,从项目考察、合作洽谈、投资签约到项目落地、生产经营,法治工作全过程介入,有力护航经济建设在法治轨道上高质量发展。邳州先后获批国家级改革试点3项、省级试点(示范)9项。
二是以法治方式助力矛盾纠纷化解。始终坚持把法治工作融入到经济发展第一线,在重大项目建设中,从项目立项、工作动议准备即开展合法合规审查,尤其重点督察程序合法,确保项目建设工作在法治轨道上有序运行。2022年,邳州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新增规上企业超100家,成功签约矿冶集团、威兆半导体等亿元以上项目87个。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实现了行政败诉案件数、败诉率“双下降”。
三是以法治思维助力社会和谐稳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有力促进了信访积案化解。2022年以来,共化解疑难信访案件达200多件。邳州荣获全国信访系统先进集体,入选全国治理能力百强县。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得到了充分彰显。依法治市办、司法局的职能作用和工作实绩得到认可,2023年6月28日,邳州市委书记曹智同志专门对依法治市办、司法局的工作签批表扬:“司法局工作扎实,富有成效,也得到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请各局认真学习借鉴。”全市“关键少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蔚然成风。
(二)坚持强化法治督察,夯实法治建设责任链条
在法治建设工作布局中始终坚持抓落实的导向,强化法治督察工作。
一是依靠党委坚强领导“谋化督察”。邳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法治建设,领导干部述法的“邳州样本”被主流媒体宣传报道,省委依法治省办推广。
二是积极运用考核奖惩“强化督察”。把法治督察考核列入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将考核结果和干部提拔晋级、评功奖惩挂钩。把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衡量好干部的重要测量尺,测出干部法治素养的优劣,量出干部法治能力的高低,树立依法办事的标杆,在全社会营造强大的“法治气场”。
三是以法治创建为抓手“聚力督察”。2022年,在全市组织开展“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活动,把各项任务具体量化到各部门单位。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抓业务,坚持精准督察,严实督察不懈怠。在江苏省法治建设满意度测评中荣获徐州第一、全省领先,以优异成绩成功创建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三)坚持选拔法治型干部用人导向,厚植法治建设保障
选准切入点,抓住关键点,下大力气抓好干部法治素养的培树提升,推动各级干部在法治这个关口上强制入轨。
一是加大考核引导力度。切实做好纪法衔接和组法衔接,建立并严格落实三个“提拔门槛”,强化考核的激励导向。严格任前法律知识考试提拔门槛,2022年,共组织了3批68人次进行干部任前法律考试,合格率100%;严格法治建设考核提拔门槛,将法治督察及整改情况与个人提拔、评功、授奖相挂钩;严格述法工作提拔门槛,将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纳入年终述职内容,考评结果作为考察使用干部、推进能上能下的重要依据。
二是加大监督教育力度。对全市行政执法弱点难点和风险点开展拉网式筛查,在市场监管、土地执法、环保执法、公共空间治理等领域约谈执法人员,及时发出监督建议书和决定书,及时纠正不规范执法。建立行政复议应诉败诉追究机制。2022年以来,对有关执法部门单位的不当行政执法,出具执法监督建议书10份,约谈了15名干部,收到很好的警示教育作用。
三是加大培养选拔力度。推动形成重视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的用人导向。2022年以来,全市有9名优秀青年司法干警走上乡镇、部门领导岗位,其中1名被提拔为部门主职,36名法治战线上的干部得到提拔重用,全市领导干部中拥有公职律师72名。法治专长型干部在各自岗位上很好地发挥了法治把关作用和引领示范作用,成为全市推进法治工作的中坚力量。
(四)坚持强基惠民导向,提升群众法治获得感
邳州在全市上下大力开展“三问四有”主题活动,就是争当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三问”公仆,培养有定力、有血性、有本领、有品行的“四有”典型。法治战线率先响应,干部队伍得到锤炼,法治建设任务得到深化落实。
一是依法维护群众切身利益。针对群众最关心的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食品药品安全、农房改善、征地拆违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抽调精干力量,运用法治的思维和手段,化解了一大批重大疑难问题,维护了群众利益。在解决问题中,使法治意识、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在干部思想中得到深化。
二是发动群众参与法治建设。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化解、大提升”专项行动,深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在三级非诉矛盾化解体系建设中,发动老干部、老支书、乡贤积极参与,担任调解员,每年化解矛盾三万余件。在市非诉服务中心建立四级人大代表工作站,推进人大代表直接参与矛盾化解,取得很好实效,被徐州市人大立法吸收。
三是培树群众法治习惯。用群众喜欢听、听得懂的语言普及法治的文化,用群众乐于接受、愿意跟着走的方式引导群众参与法治建设,努力做到“潜移默化”。编排地方戏剧《法治柳琴戏》《法治音乐快板》等文化作品,在全市巡回演出,受到群众热烈欢迎,推动法治观念、法治意识走入群众内心。
【特点和效果】
(一)更加主动地把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发挥出来。坚持做到“两手抓、两结合”,即坚持依法行政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两手抓”,努力把法治建设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尤其是经济建设工作紧密结合,与政法热点、难点、重点等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紧密结合,努力为全市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和高效法律服务。
(二)更加有效地把督查指导职能树立起来。司法局作为邳州市法治建设工作的牵头部门,重点是当好“四个员”,即“当好法治创建组织员、当好法治文件审核员、当好政府决策参谋员、当好依法行政助力员”,努力当好党委政府的法治第一“高参”,助力提升法治政府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三)更加广泛地把基层群众的智慧力量汇聚起来。始终坚持法治服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引导教育群众。组织政法干警经常性走村入户,到群众中间去访贫问苦、嘘寒问暖,努力成为“进村狗不咬”“抱娃娃不哭”的法治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