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1234”打造“榆法同行”交通运输法治服务品牌
案例内容
【基本情况】
“八五”普法以来,连云港市赣榆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围绕建设“法治交通”和“满意交通”目标,创新打造“榆法同行”交通运输法治服务品牌,全力推动交通运输法治行业建设,不断提高法治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好地为交通运输从业人员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努力打通交通运输法治服务“最后一公里”,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任务措施】
(一)成立“一支队伍”。统筹交通运输行业法治服务力量,依托公职律师、法律顾问、局机关法治骨干及普法志愿者等服务团队,组织16名法律专家、法律实务工作者及法律爱好者,成立交通运输普法宣传志愿服务队,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明确职能职责,建立健全交通运输法治服务常态化运行机制,全方位为客车司机、货车司机等交通运输从业人员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治宣讲、法治体检、争议调解等交通运输法治服务。
(二)打造“两个站点”。面向客车司机、货车司机等交通运输从业人员及广大人民群众,依托“榆快驿·赣榆区货车司机之家”和赣榆区汽车客运站,打造两个交通运输行业法治服务站,开辟交通运输法治服务“绿色通道”,切实解决交通运输行业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法律问题,着力维护交通运输从业人员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加快推进交通运输法治行业建设,为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三)做到“三个融合”。坚持党建引领,以“三个融合”不断深化“榆法同行”交通运输服务品牌创建。一是与“五式五化”“榆”快服务星级创建融合。结合货车司机之家“五星级”创建和服务优化升级,在服务大厅及暖心驿站等业务服务点,增设法治服务窗口及服务台、设立法律读书角、开通“榆你说”司机诉求及法治服务直通车等窗口,提供一站式、便利化法治服务。二是与“一路通 榆快办”交通运输政务服务品牌创建融合。通过创新推行“五个一”“一路通”机制、打造“五办五服务”“榆快办”等品牌,不断提升交通运输法治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和便利化水平。三是与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五个执法”创建融合。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努力实现“阳光执法”“规范执法”“文明执法”“温情执法”和“包容执法”,积极营造“法治交通”的浓厚氛围。
(四)实现“四化服务”。深化服务品牌创建,强化法治交通建设,努力实现“四化服务”。一是精准化服务。聚焦客车司机、货车司机等交通运输从业人员“烦心事”,分类定制有针对性的法治服务方案,并通过举办普法讲座、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大力宣传宪法、民法典等法律常识,提供“处方式”精准化法治服务,为交通运输从业人员纾难解困、排忧解难。二是数字化服务。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安排4名法律工作人员驻站值班服务,通过在线留言、实时答疑等,满足广大群众法治服务需求。三是亲民化服务。充分调动交通运输普法宣传志愿服务队的积极性,深入运输企业、场站码头、施工一线及镇村社区,及时了解群众法律需求、共同探讨法律问题,切实拉近法律与群众的距离。四是便捷化服务。依托法治服务站等站点,常态化开展专业化法治服务,为从业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交通运输专业法律咨询意见和建议,防范法律风险,提前化解矛盾纠纷。
【特点和效果】
“榆法同行”交通运输法治服务品牌通过建立交通运输普法宣传志愿服务队“一支队伍”、打造货车司机之家法治服务站、汽车客运站法治服务站“两个站点”、做到与“五式五化”“榆”快服务星级创建、“一路通 榆快办”交通运输政务服务品牌创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五个执法”创建“三个融合”,实现交通运输法治服务精准化、数字化、亲民化、便捷化,倾力构建“法治交通”和“满意交通”。
一是普法队伍建设全面加强。积极组建普法志愿服务队,引导骨干力量投身普法志愿服务行列,常态化开展法律法规学习、普法服务等普法活动,大力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法律援助、行业法律法规等重要内容,促进交通运输从业者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二是科学开辟法治服务阵地。依托人流量大的货车司机之家法治服务站、汽车客运站法治服务站,建设两个固定法治服务阵地站点,广泛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及与交通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传播力度,增强法治宣传的吸引力、针对性、实效性和覆盖面。
三是提供一体化服务。运用服务团、服务站、调解组织“一站式”法治服务体系资源,为新业态群体定制6大类法治服务,形成“一站式受理、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的工作机制。一是以政策宣传、专题讲座、案例解读等方式开展法律宣传;二是受理在执法、审批、公平竞争等方面的维权诉求;三是开展交通运输行政审批服务;四是处理涉及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事项的投诉;五是依法组织开展交通运输行业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六是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引导其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