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服务首页
司法行政人员首页
欢迎您访问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首页 > 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西塘镇荷池村打造“法润乡村 美丽加分”基层治理品牌

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西塘镇荷池村打造“法润乡村 美丽加分”基层治理品牌

分享
案例内容
【基本情况】

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西塘镇荷池村位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先行启动区的嘉善县西塘镇北部,曾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省级小康示范村、省级“善治示范”村等荣誉称号。“八五”普法以来,荷池村始终把民主法治工作作为事关农村长治久安、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内容,抓在手上、放在心上,力争通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有序推进“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着力打造“法润乡村 美丽加分”基层治理品牌,用民主法治绘就乡村振兴新篇章。

【任务措施】

(一)“一体化”红色引领,配强用好组织保障,激活民主法治“一池春水”。一是率先垂范,高水平组建创建队伍。成立由党支部书记任组长,其余班子人员任成员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小组,每月举办“法治学习班”,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桥头堡”作用。二是公开透明,高规格确保基层民主。围绕“五民主三公开”,不断健全和完善制度体系,确保村级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三是民主监督,高标准确保换届公开。通过提高村民知晓率、参与率,提升换届公信度,推进阳光换届,让干部群众看得见、能参与、信得过。

(二)“一揽子”暖心措施,层层加码精准政策,激荡民主法治“层层涟漪”。一是“法”保姆,将民主法治“镶嵌”进乡村治理各方面。依托乡贤成立“桐村”调解工作室,发挥乡贤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稳定器”作用。依托村双创中心“智慧大脑”,共享法治红利。依托“法治农家院”、法治夜市等载体,开展各类普法活动,形成“民主聚民心 法治促和谐”的良好氛围。二是“法”IP,构建法治宣传新载体。整合宣传矩阵,在“之江法云”微信塔群、荷池村微信公众号“法苑杂谈”专栏基础上,积极打造法治吉祥物——“荷小清”,以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为追求,形成法治IP,引领法治风尚。三是“法”融通,开创基层治理新模式。坚持“四治融合”,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引领,打造“法治+N”基层治理新模式,实现“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三)“一连贯”创新动作,擦亮叫响特色品牌,栽得民主法治“芬芳荷香”。一是“法美”乡村,蝶变风景。把民主法治作为实现“五美”乡村建设的“助推器”,利用法治擦亮生态底色,推动人居环境由“整洁”向“美丽”、由“干净”向“宜居”提升。二是“法润”乡村,滋养民心。通过“学法守法示范户”评比,“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培育,不断充实村级普法队伍,定期深入群众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形成干部群众依法办事的良好氛围。三是“法引”乡村,教化一方。积极开展“文明家庭”评选、家风家训评比、“最美”系列等评选表彰活动,充分利用乡村社会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讲好新时代故事,弘扬身边好人精神,传播乡村最美能量。

【特点和效果】

一是实现了乡村蝶变展新颜。2008年,富士康集团在西塘落户,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向荷池村聚集,原本景区旁的农家乐陆续变成一间间出租房,村民擅自抢占、超占土地的现象层出不穷。2018年,荷池村全面打响违建拆除攻坚战、脏乱差整治提升战、干群联动聚力战,党员干部不仅带头拆,还动员群众一起拆,尽力当好拆违工作的政策宣传员、纠纷调解员。仅用了两个半月的时间,荷池村就拆除违建3万多平方米。此后,通过党建统领,荷池村不断推动人居环境由整洁向美丽、由干净向宜居提升,实现了小村庄的美丽蝶变,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打造了乡村治理新高地。2020年,荷池村双创中心顺利落成,荷池“智慧大脑”应运而生,自此开启了荷池村“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乡村治理新格局。依靠“智慧大脑”,荷池村将“和谐邻里”“美丽乡村”“综合治理”等模块融入其中,借助5G、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实现了管理全域、服务全域、治理全域的目标。同时,荷池村坚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落实群防群治责任制,实行网格化管理,充分发挥16个微网格长的作用,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实现“一次不用跑”解决问题。2023年以来,通过村级网格,累计处理群众反映和自主巡查发现的各类问题550个。

三是共绘了依法治村“同心圆”。荷池村坚持把普及法律知识、提升法治文化内涵贯穿于法治乡村建设的全过程,结合美丽乡村精品线路,规划建设了法治文化公园、法治夜市等一批法治文化示范点,打造人民群众家门口的法治文化圈,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组织开展“法治村里话共富”、青少年暑期法治研学、知行讲堂普法小课堂等特色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分类分层开展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提升法治文化阵地软实力。设立“红茶坊”公共法律服务点,聘请法律顾问现场接待村民,为村居建设、村民生活“把脉问诊”。自设立以来,“红茶坊”公共法律服务点共有效解决涉法问题27起,为村民群众打通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