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安县“法治文化村村行”活动
案例内容
【活动概况】
为进一步加强全县法治文化建设,加快推进全县法治文化建设进程,远安县委宣传部、县司法局、县普法办以“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推动法治远安创建”为主旨,2017年在全县开展“法治文化村村行”送戏送法下乡演出活动,演出法治地方戏120场,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教育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公民法治意识,提高公民法律素质。
【重点宣传内容】
远安县花鼓剧团是湖北省宜昌市唯一地方戏剧团,远安花鼓戏是湖北首批非遗保护项目。远安抓住强项、发挥特色,将法治宣传与文艺演出结合,远安县司法局出资与县花鼓剧团签约,编排了《讨说法》《请客》《送礼》《百善孝为先》《分爹》等系列小品和普法快板等法治节目,在7个乡(镇)和117个村(居)演出,演出活动还穿插了法律知识讲座和法律知识有奖问答,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如何结合扶贫攻坚工作,突出《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宣传,在全社会倡导孝老爱亲的优良传统?
远安县在推进精准扶贫攻坚工作中,发现部分困难户是因为子女不尽赡养义务造成的。针对这一现象,在全县开展赡养纠纷专项治理活动,编排了《百善孝为先》、《分爹》等小品在各村巡回演出,组织各村(居)法律顾问在117个村居开展涉及老年人权益保障的法律法规讲座,为子女不尽赡养义务的老人提供法律援助,运用法治力量,督促子女或赡养义务人担负起老人的物质供养、精神抚慰、生活照料等责任,解决当前农村部分老人子女赡养不落实问题。
如何结合信访秩序治理,突出信访问题法治宣传,引导群众依法表达诉求和维权?
针对少数群众信“访”不信法,无理缠访、闹访的情况,开展信访问题法治宣传专项活动,在演出现场播放打击“非访”典型案例专题片,律师现场讲解《信访条例》,演出《讨说法》小品,增强广大群众依法信访、依法维权意识和观念,充分发挥法律教育、引导、规范作用,引导群众自觉依法按程序反映诉求、维护权益,推进群众信访行为规范化、法治化,为促进全县社会和谐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如何做到法治文化与地方文化有机融合,突出“七五”普法规划宣传,扩大法治宣传覆盖面?
通过快板《法治文化谱新篇》普法节目,将普法重点内容、重点人群、普法形式、工作措施以及“谁主管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等要求都编入到台词中,促进全社会都关注并积极参与“七五”普法工作实践。
【活动特点和效果】
一是增强了针对性。针对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和当前社会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专家讲座、法律咨询的形式,各村(居)法律顾问有针对性地开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以及信访问题的法治宣传教育,与群众面对面展开交流并进行一一解答,使广大群众更容易理解与接受法治知识,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疑问和难题找到了答案。
二是突出了实效性。演出活动中穿插了法律知识有奖问答。在农村里召集全村人到场不容易,但观看文艺演出群众非常踊跃,老百姓也愿意接受这种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活动中观看演出群众达5.2万人。演出节目有一半涉及农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有奖问答既增强了互动性,又增强了法治宣传的实效性。
三是注重了趣味性。小品以风趣、幽默的风格,在送戏下乡演出中最受群众欢迎,教育效果好。如一个《请客》剧目,涉及到民法、刑法、国土资源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等。通过活动,广大群众进一步加深了对相关法律知识的理解,强化规则意识、增强道德约束、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
四是强化了责任性。此类活动注重创新宣传方式,将法治文艺进村巡演作为普法工作刚性任务,纳入了县直各单位综合目标、文明单位创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考核,强化了“第一书记”的普法责任,增强了普法宣传的集群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