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城县司法局举办“总体国家安全观” 系列集中宣传活动
案例内容
【活动概况】
为认真学习宣传新《国家安全法》,促进全社会了解国家安全知识,进一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国家安全意识、反间谍意识,筑牢国家安全防线,营造国家安全人人有责、人人可为的浓厚氛围,2017年4月15日—17日,阜城县司法局在阜丰公园、八景公园、东安市场举办三场“总体国家安全观”集中宣传系列活动。活动主题是“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律师就新《国家安全法》出台的背景、过程、主要内容、与公民的关系等与广大群众讲解交流,并就群众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疑释惑。
活动期间,广大群众对活动给予了高度关注,纷纷在微信朋友圈转发、转载相关信息,使更多的人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国家安全教育。
【重点宣传内容】
一、如何认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容和目标
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道路”。
总体国家安全观包括以下内容。
(一)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重视所有领域的国家安全问题。多领域为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强调国家安全领域的广泛性,所有关系国家安全的领域和问题,都应该高度关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以及与经济安全关系密切但又不完全相同的金融安全和粮食安全等安全问题,虽然不见硝烟、没有伤亡,但一旦出现问题,可能危害更大,甚至无法挽回,必须高度重视。
(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目标是要构建完整的国家安全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时期,面临复杂多变的安全和发展环境,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任务繁重艰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各个领域都可能面临国家安全风险,因此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构建完整的国家安全体系,确保在所有的领域避免国家和人民重大利益面临任何风险,更不能遭受任何损失。
(三)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兼顾“五对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
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特色有哪些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最新发展变化而提出的,是我国国家安全观与时俱进的新发展。总体来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鲜明特色。
(一)从战略高度认识国家安全问题。总体国家安全观从战略高度认识国家安全问题,把国家安全当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战略自信、战略耐心,坚持以全球思维谋篇布局,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底线思维,坚持原则性和策略性相统一,把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些都充分说明,以更高的战略眼光来认识国家安全问题,具有战略高度和历史使命感。
(二)更加关注非传统国家安全因素。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总体”二字,就是要比传统国家安全内容增加更多的非传统安全要素,使国家安全体系更加完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这其中,传统安全只列举了三项,而非传统安全则多达八项。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2月17日主持召开的国家安全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突出抓好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国土安全、社会安全、网络安全等各方面安全工作,这其中涉及的非传统安全内容仍然比传统安全因素更多。习近平总书记尤其强调网络安全,在这次会议上,他提出“要筑牢网络安全防线,提高网络安全保障水平”。
三、新《国家安全法》出台的背景和原《国家安全法》、《反间谍法》的区别
2015年7月1日,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正式施行。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为适应国家安全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我国以法律的形式确定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导地位和国家安全的领导体制明确维护国家安全的各项任务,建立维护国家安全的各项制度。新《国家安全法》与旧法及反间谍法有着本质的区别。
四、为什么把4月15日定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为提升全社会的国家安全意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将每年4月15日定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加强国家安全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
【活动特点和效果】
一、针对性强
针对大家比较关心的国家安全问题,在三场活动中广大群众不仅了解到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国家安全法》的亮点和创新之处,还使他们了解到自身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和责任,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不能与己无关,高高挂起。大家在微信朋友圈中纷纷留言点赞。
二、深入宣传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和新《国家安全法》
广大群众通过现场参与和微信朋友圈阅读,进一步加深了对总体国家安全观和新《国家安全法》主要内容的理解,增强了广大群众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感。
三、为“七五”普法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此次活动发送资料5000份,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与群众面对面以家常话形式开展,使广大群众更容易接受,提升了法治宣传教育的实际效果,为今后的普法工作提供了有益经验。
四、借力新媒体
本次活动以利用宣传车和八景公园宣传屏,同时进行微信推送,让活动相关信息迅速在本地群众中传播,产生了数倍叠加的普法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