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成人礼”引领学法新风尚
案例内容
【活动概况】
邳州市司法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厅党委部署,紧扣使法治成为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这一目标任务,以法治宣传长线发展为导向,紧紧围绕“德法同行”这一主题,创新开展一系列“德法同行”活动,大力促进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针对广大青少年这一重点普法群体,创新思维,在青少年成长的重要节点,打造“法治成人礼”,在全市中学校中积极营造崇德向善、循法而为的良好氛围。
【重点宣传内容】
一、组织保障,开启青少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新常态。“法治成人礼”是邳州市结合当前“德法同行”工作实际,将德法理念融入青少年教育实践的一次积极有效的尝试。通过在全市高级中学内开展法治成人礼活动,将法治观念传递给即将步入成人阶段的青少年学生,引导他们形成崇德向善、崇尚法治的良好风尚,增强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建立“法治成人礼”常态化开展机制,由市委宣传部、市法宣办、市司法局、市教育局、团市委、关工委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生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将举办“法治成人礼”作为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活动的必要环节。明确“法治成人礼”的开展时间、活动流程和任务分工,共同做好“法治成人礼”工作。
二、流程规范,保障“法治成人礼”活动进程有序。法治成人仪式包含了升国旗奏唱国歌、校长祝愿,老师祝福,感恩致礼、授成人礼、父母期望,法治誓词、跨越成人门、开展法治实践活动等9个环节,环环相扣、相辅相成。校长祝愿阶段,为即将迈入成人行列的同学们表示祝贺,强调成人意味着责任和担当,希望同学们用道德规范要求自己、用法治思维约束自己,自强不息,勇于求索,书写辉煌而灿烂的人生;授成人礼阶段,由老师或者家长给学生授成人礼,并将《宪法》单行本作为成人礼物送给孩子,表示成人后,学生应当懂得祖国的尊严和荣辱、国家的法律和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人生的责任和价值,学生面向父母师长深深行鞠躬礼,表达对师长辛勤培育的感激;“法治誓词”阶段,学生面对国旗,左手持《宪法》,右手握拳举起,进行庄严宣誓,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对生命、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表示要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牢固树立“已成人,懂法治,敢担当,负责任”的意识;跨成人门后学生在“成长与法治同行,青春与道德相伴”横幅上签名留念;开展法治实践活动,丰富活动法治元素,通过看法治电影、听法治讲座、讲法治故事等方式,进一步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同时,由司法局干警结合学生身边案例解读相关法条,教育同学们学会如何担当责任、防范犯罪、保护自身,提升青少年学生明辨是非、依法自我保护和预防违法犯罪的能力。
三、丰富内容,全方位多形式打造法治成人礼。为了使“法治成人礼”活动不简单局限在一场仪式的单一形式中,在法治实践活动环节,特增设“四个一”活动,即在各班让同学们出一期法治内容的黑板报、开一场法治内容主题班会、看一部法治与道德为主题的短片、集体诵读一遍《中学生遵纪守法三字经》。通过丰富的形式将法、孝、礼、义、仁等中国传统道德与法治文化观念传递给即将步入成人阶段的青少年学生。在互动交流阶段,现场气氛活跃。司法局干警在前期充分备课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群体结合当下学生感兴趣的新闻案例对照相关法条,向同学们阐释学法、用法的重要性,使学生们对枯燥的法律知识有了全新的认识。学生们踊跃提问,干警们现场解答,实现了由传统的被动普法、灌输说教到主动交流、潜移默化渗透。在青少年自立成人的关键时刻,以法律护航,让法治精神滋养其成长,使他们进一步认知社会、培育法治思维习惯。
【活动特点和效果】
18岁,是每个人不会忘记的重要人生节点。在跨入成人的关键当口,及时引导青少年学生“懂规矩、明事理”,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个人自觉,事半功倍。孩子们在庄重肃穆的氛围中,接受《宪法》成人礼物、举拳庄严宣誓、签名承诺,学习相关法条,体验、感悟、收获法治。庄严、温情、责任、担当洋溢在“法治成人礼”活动全程。“法治成人礼”活动是遵循青少年成长规律和发展需求,能够切实促进青少年德法教育的宣传新形式,活动的开展使青少年尊法守法意识明显增强,遇事找法的观念得以提升,在读书明礼的同时法治信仰逐渐根植于心。“法治成人礼”让崇尚法治成为青少年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文化与信仰,也让更多的家长和社会各界群众了解法律法规,学法用法,不断扩大法治宣传覆盖面,形成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教育合力,推动了全社会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
2015年12月以来,邳州市共举办21场“法治成人礼”,11000余名高三学生、32000多名家长参加,成为邳州市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载体,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近期,邳州市还专门为问题学生量身定做“14岁守法生日典礼”,瞄准14岁这一刑法上的入刑时间节点,在典礼现场普及讲解年满14周岁公民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引导广大学生认识到对生命、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以此实现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目的,从而做到遵纪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