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区开展法治电影进校园巡回放映活动
案例内容
【活动概况】
为落实“七五”普法规划要求,加大对全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宣传力度,进一步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自我保护的能力,有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2017年5月份起,到6月底,江州区依法治区办、教育局、司法局联合在江州区辖区中学开展江州区“七五”普法暨法治电影进校园巡回放映活动,在江州区辖区的江州区民族中学、江南中学、江北中学、和平中学、新河镇中学、江州镇中学、罗白乡中学、驮卢中学、左州镇中学、那隆镇中学十一所中学播放科教片《远离毒品珍爱生命》和一部青少年励志电影《我想长大》。成覆盖全区,着力解决未成年学生法治意识淡漠,在学校营造尊法学法用法氛围。以未成年人法制教育为主,深入辖区各中学巡回播放法治电影,通过法制道德教育、安全警示教育等相关影片的播放,切实提高青少年的学法、守法、用法意识。
活动期间,江州普法网、“江州普法”微信微博、新江州对这项法治宣传活动进行专题报道和信息推送,取得良好的普法效果。
【重点宣传内容】
1.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品和精神药品。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有鸦片、吗啡、海洛因、摇头丸、可卡因、大麻。吸毒也称“药物滥用”,是指出于非医疗目的,通过注射、口服、鼻吸或其他能将毒品摄入人体的行为。
吸毒,尤其是青少年吸毒已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问题,加强对青少年禁毒教育,让青少年了解毒品的危害并做好预防工作十分有必要。
2.摧残身心健康,会传染多种疾病。吸毒会损伤吸毒者大脑、胃肠道系统、呼吸系统等身体器官,会引发营养不良、呕吐、食欲下降、抑制胃、胆、胰消化腺体的分泌,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长时间吸食后会造成营养不良、体重下降、免疫力降低等多种疾病,严重者还会导致身亡。
3.易引发艾滋病的感染与传播。长时间的吸食毒品的吸毒者,到后来简单的吸食已经无法满足需求,于是会采用静脉注射的方法来满足自己。不消毒的静脉注射易引起皮下脓肿、血栓性静脉炎、败血症和细菌性心内膜炎等感染性疾病。对于静脉注射危害最严重的是吸毒者之间常常共用一支注射器注射毒品,从而增加了艾滋病的感染与传播。
吸毒不仅摧残了吸毒者本人的身心健康,会耗资巨额家财,一般家庭根本无法承受,很快会倾家荡产,导致家庭不和谐、妻离子散、父子反目等,甚至家破人亡、违法犯罪等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
吸毒的青少年主要集中在12岁~17岁,大多数青少年的拒绝毒品的意识薄弱,在毒品的认识上存在许多误区,比如“试一试应该没有关系”,“吸毒就像吸烟”、“摇头丸毒性小”等错误认识,而去寻求刺激、赶时髦,从而贻害终生。因此介绍毒品的相关知识时,家长一定要认真全面的介绍,让青少年充分了解毒品的特征以及危害,这样才能让自己时刻保持警惕,远离毒品。
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心理发育时期,心理防线薄弱、好奇心强,是非判断能力不强,对抵制毒品的危害性和吸毒的违法性缺乏认识,若没有约束和正确的引导,容易受到毒品的侵袭。家长们要帮助青少年深刻认识毒品的危害,构筑坚固的心理防线,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坚决拒绝“第一口”。谨慎交友,打消对毒品的好奇心,有技巧地对“引诱”和威胁说“不”。
据了解,我国近200万吸毒人群中,8%是青少年群体。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安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禁毒关键在于预防,预防关键在于教育。青少年之所以成为最易受到毒品侵害的“高危人群”,其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对毒品的认识,缺乏对毒品危害性的了解,往往受到环境的影响,被居心不良者误导而走上不归路。我们针对学生的心理、生理和认知特点,切实做好超前预防工作,让学生“识毒、明毒、拒毒”。《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用真真切切的案列,向学生展现毒品对青少年的毒害,让青少年了解毒品的危害,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活动特点和效果】
此次法治电影进校园,根据未成年人的心理发展特点,通过电影片段形式,讲述毒品的危害,进一步引导学生加强对合成类毒品危害的认识,以达到加强自我防范,抵御涉毒风险的目的激发了广大师生参与禁毒宣传的积极主动性,更大范围地扩大了禁毒宣传覆盖面,此次法治电影巡回放映也是江州区“七五”普法暨推进“法律夜讲”法治系列巡回宣传活动内容之一,深入江州区辖区中学播放法治电影11场,观看的师生约9600多人次。通过开展“法治电影进校园”活动,加强了江州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提高青少年法治意识,创新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形式,这别样的普法获得了老师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下一步,江州区将进一步创新宣传形式,持续开展此类活动,陆续走进其他学校,丰富宣讲内容,把工作中的法言法语转化成通俗易懂的语言,拉近与青少年学生的距离,充分发挥法律服务资源优势,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