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平房法律小剧场”普法品牌系列宣传活动
案例内容
【活动概况】
北京市朝阳区平房乡为创新法治宣传教育形式,打造地区普法品牌,2012年成立“平房法律小剧场”。普法小剧场是活跃在平房乡乃至朝阳区普法一线的一支业余普法艺术团。小剧场自成立以来,坚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通过自编自导自演身边的法律故事,使法律宣传不再局限于发放宣传材料等固有形式,而是将法治宣传与艺术相结合,通过舞台话剧的表现形式,将群众演员推上舞台,自编自导自演身边的真实的法律故事,实现双向式、互动式的参与式学习,让多年龄段、多层面的群众直接参与到普法宣传活动当中。
法律小剧场系列宣传活动的演员都是当地居民,演的是老百姓身边的法律故事,案例中的法律知识更容易学习和应用,在表演结束后,还有专业律师将法律知识进行现场解读。
【重点宣传内容】
2012年12月3日,法律小剧场完成了揭牌及首场演出活动。首场法治剧目《无法言说的爱》获得了现场观众的好评,同时被多家媒体宣传报道。此后每年的法治宣传日期间,地区法律小剧场都会结合社会关注热点话题制作剧本,先后演出了话剧《常回家看看》《疯狂的传销》《遗产风波》和《防诈骗》《逐心》等精彩剧目。演出现场,既有专业律师结合剧情进行法律知识讲解,又有朝阳区检察院的检察官友情出演,小剧场内的演员都是从海选中选拔而出的普通居民,虽然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但认真排练的精神却不输于任何专业演员。法律小剧场的感染力、影响力、参与度进一步得到增强。
近几年的普法宣传,结合社会热点问题,注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作品的创作中结合《婚姻法》《刑法》《民法总则》等内容,围绕婚姻关系中的财产权利、诈骗、传销行为、老年人再婚等百姓生活中常见的法律问题进行演绎。
2012年,首场演出《无法言说的爱》。故事讲述了一对年轻夫妻闹离婚,两家在房产分配的问题上争执不下,最后,在地区司法所司法助理员的耐心讲解和劝导下,二人重归于好。话剧演出结束后,律师结合剧情讲解了相关法律知识,并与现场观众互动,解答观众的法律疑问。
2013年,演出了《疯狂的传销》和《遗产风波》两部作品。话剧《疯狂的传销》中,讲述主人翁晓梅深陷传销组织,艰难逃脱后又配合警察将该传销组织一网打尽的故事。《遗产风波》则讲述的是家中妯娌两人因为房产继承闹矛盾、最终由专业律师解疑劝解的故事。两部短剧都是中国国家话剧院导演孙广亮编写的。他在写剧本时,参考了《民法通则》和《房屋拆迁法》等法律法规,将居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纠纷写到了剧本中。
2014年,演出了关注老年人权益的话剧《常回家看看》和《买药风波》。故事讲述主人公赵大爷的儿女因生活工作忙很少回家探望,赵大爷为让孩子们回家吃顿饭谎称自己生病。儿女赶回家发现赵大爷是装病之后埋怨赵大爷,社区方主任恰好见到这一幕,对赵大爷的儿女进行了教育,儿女知错,陪赵大爷好好吃了顿饭。方主任回到社区后,与司法所小廖聊起赵大爷家的事,就“常回家看看”入法问题展开讲解。《买药风波》表现的是赵大爷买菜路上看到有人宣传保健理疗产品,和老街坊朱大妈一起听讲座。听说成为会员,做康复明星就可以领工资,还可以免费赠送旅游,赵大爷和朱大妈各买了一万多块钱的产品。事后,赵大爷和朱大妈再也联系不上工作人员,这才发觉可能是上当了,向司法所寻求帮助,司法工作人员讲解了一些常发生的针对老年人的骗局,并提出了通过报案的方式解决问题的建议。
2015年,演出的《赵大爷的幸福生活》关注老年人再婚权益。该剧是改编作品,剧本以“买药风波”为切入点,两位丧偶后独自生活多年的老人赵大爷和李大妈共同因购买保健品被骗,李大妈一直心怀愧疚,觉得是自己连累了赵大爷,因此时常到赵大爷家中探望。两人在交往中渐生情愫,却无奈赵大爷儿媳因害怕李大妈争夺房产而从中作梗,拆散两人。最后,由社区居委会主任和公益律师出面,就老年人再婚权益和房产继承等法律知识进行讲解,并对子女进行教导,使子女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最终转变态度,支持两位老人追求自己的幸福。进入老龄社会后,关于如何维护老年人权益的问题被屡次提及,法律小剧场将这样一个问题搬上舞台,希望子女们能够正确认识独自生活的老年人有组建家庭的需要,也拥有自主选择再婚的合法权益,子女无权以房产继承等理由干涉阻挠;同时也提醒老年人,如真的考虑再婚,一定事先咨询好相关法律问题,如双方财产公证、房产继承等,避免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2016年,演出了反邪教主题话剧《逐心》。该话剧是历年法律小剧场排演剧目中修改最多的一次,不仅集合了众多优秀导演、编剧的心血,还邀请到了一些亲身经历过反邪教工作的一线人员参与。邪教、反邪教,这两个词语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生活中,通过媒体报道或是政府宣传、知识讲座等,大多数人都能够理解邪教和反邪教的含义,但真正“见识”过邪教的人却不多。《逐心》以反邪教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蓝本,“神还原”了迷恋邪教人员的动作、语气、神态,剧本还使用了不少邪教中“专业术语”,更加提高了演员表演的可信度。启动仪式上,区政法委还播放了认清邪教的教育短片。演出通过真实还原戳破邪教的虚伪面具,让更多的人认清邪教本质,远离邪教,保护自己、保护家人。
【活动特点和效果】
在话剧演出的同时,注重普法品牌的打造,专门设计小剧场LOGO。LOGO的主体为一个心形,中间一个红色的“法”字代表“法”在心中,旁边的人形代表了大众的参与和志愿者的无私奉献,丰富靓丽的颜色代表了演出内容的丰富和生活的幸福,所有人围绕“法律、法治、普法”贡献力量,携手共建和谐、美丽平房。
经过几年的发展,更多的融入专业元素,在合作团队的选择上,由最早的曙康社会工作事务所、北京青意话剧团和平房司法所三方合作,发展到后来均由专业团队进行指导、群众演员参与演出。同时,朝阳区司法局、朝阳检察院、法律顾问在这几年的普法宣传过程中,都参与到剧本创作、审定、法律意见出具等各个环节,突出宣传主题,增强宣传时效。
演员的表演过程和居民的观看过程,逐渐转化成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的过程。通过参与活动,达到了让更多的群众尊法、知法、守法、用法的目的,充分发挥小剧场在法治中国建设进程中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