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山县司法局深入古北乡开展国家安全教育讲座
案例内容
【活动概况】
2022年4月15日是我国第七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全面普及国家安全的法律法规,切实提升全县居民国家安全法治意识,让国家安全知识深入人心。克山县司法局深入古北乡以“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感悟新时代国家安全成就,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为活动主题,在全乡范围内开展国家安全法治教育宣传讲座,全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村屯法律明白人共计60余人参加了此次讲座。
【重点宣传内容】
(一)《国家安全法》相关知识介绍
1.为什么要制定《国家安全法》?
答:根据《国家安全法》第1条规定,为了维护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制定《国家安全法》。
2.《国家安全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国家安全法》共7章84条,主要内容包括:第1章总则,规定了国家安全的定义,国家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全民义务、法律责任、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等;第2章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规定了各领域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第3章维护国家安全的职责,规定了各部门、各地方维护国家安全的职责;第4章国家安全制度,规定了10项国家安全制度和机制;第5章国家安全保障,规定了法治、经费、物资、人才等一系列国家安全保障措施;第6章公民、组织的义务和权利,规定了公民和组织维护国家安全应当履行的义务和依法享有的权利;第7章附则,规定了《国家安全法》的施行日期。
3.什么是国家安全?
答:根据《国家安全法》第2条规定,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4.维护国家安全的核心是什么?
答:根据《国家安全法》第2条规定,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维护国家安全的核心是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和其他重大利益的安全,包括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的安全。
5.为什么说国家安全既包括安全状态,也包括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
答:根据《国家安全法》第2条规定,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安全威胁的因素永远不可能根除,国家安全是一种相对安全。《国家安全法》强调国家安全是“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就是要通过不断加强维护自身安全能力建设,不断克服和防范不安全因素对国家造成实质性危害。因此,既要强调国家安全的状态,也要强调不断提升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加强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建设。同时,《国家安全法》第五章还专门规定了“国家安全保障”。
6.国家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根据《国家安全法》第3条规定,国家安全工作应当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7.《国家安全法》对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怎样规定的?
答:根据《国家安全法》第3条规定,国家安全工作应当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国家安全法》的立法指导思想,《国家安全法》所有章节、条款都遵循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要求,总体国家安全观贯穿于《国家安全法》的始终,比如,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安全的领导,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本质特征,《国家安全法》第4条规定,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领导。人民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观所坚持的根本宗旨,在《国家安全法》第1条立法宗旨中强调“保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在第7条基本原则中强调“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护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在第16条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中规定:“国家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卫人民安全,创造良好生存发展条件和安定工作生活环境,保障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其他合法权益”,第33条对海外中国公民、组织和机构的安全和合法权益保护作了专门规定。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全面系统的安全观,《国家安全法》第二章“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对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的任务作了系统规定。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保障。同时,为了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法》第三章规定了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第四章规定了国家安全制度,第五章规定了国家安全保障,第六章规定了公民、组织的义务和权利。
8.《国家安全法》关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怎样规定的?
答:在《国家安全法》中,关于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领导,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第4条规定:“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领导,建立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二是第5条规定:“中央国家安全领导机构负责国家安全工作的决策和议事协调,研究制定、指导实施国家安全战略和有关重大方针政策,统筹协调国家安全重大事项和重要工作,推动国家安全法治建设。”这里的“中央国家安全领导机构”,就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成立的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
9.我国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是什么?
答:根据《国家安全法》第4条规定,国家安全工作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建立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国家安全事务具有高度敏感、复杂的性质,既需要运筹帷幄,也需要令行禁止,必须通过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体制实现国家安全事务领导。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目的就是更好适应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建立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体制,加强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领导。
10.《国家安全法》对中央国家安全领导机构的职责有哪些规定?
答:根据《国家安全法》第5条规定,中央国家安全领导机构负责国家安全工作的决策和议事协调,研究制定、指导实施国家安全战略和有关重大方针政策,统筹协调国家安全重大事项和重要工作,推动国家安全法治建设。这里的“中央国家安全领导机构”,就是指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
(二)《保守国家秘密法》知识讲解
1.《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是何时颁布实施的?
答:《中华人民共 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以下简称保密法) 是2010年4月29日由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修订通过,白2010年10月1日施行。
2.修订颁布保密法的意义何在?
答:修订颁布保密法,是加强新形势下保密工作的迫切需要,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 保密工作方针政策的必然要求;是进一步完善我国社公主 义法律体系的重要举措。
3.新修订的保密法主要目标是什么?
答:就是要依法加强对国家秘密的保护。第三条明确规定“国家秘密受法律保护。“任何危害国家秘密安全的行为都必须受到法律追究。”
4.保密工作方针是什么?
答:保密工作实行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依法管理的万针,既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又便利信息资源合理利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事项,应当依法公开。
5.如何做到依法管理"?
答:依法管理,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法可依,就是要求建立完备的保密法律制度,将保密工作的各个方面纳入法制轨道,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完善法律体系,增强保密法律体系的完整性、权成性、有效性。有法必依,就是要求机关、单位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管理涉密人员、涉密载体.涉密信息系统和涉密活动等。执法必严,就是要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认真履行监督职责。违法必究,就是要求对违反保密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法查处,严肃追究法律责任。
6.如何做到既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又便利信息资源合理利用?
答:就是要求在确保国家秘密安全的同时,必须充分遵循信息化条件下信息资源的各观规律,建立科学有效的保密管理制度,促进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
7.为什么在强调保密的同时,又要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事项,应当依法公开呢?
答:这是为了正确处理公开与保密的关系,既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又充分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该公开的不公开,不该公开的公开了,都会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依法公开"是指法律法规要求公开的必须公开,不得以保密为由不子公开或拒绝公开:公开前,必须依法进行保密审查,公开事项不得涉及国家秘密:公开程序和方式必须符合法律规定。
8.保密工作责任制主要包括哪些责任制?
答:保密工作责任制主要包括领导干部保密工作责任制、定密责任制、保密要害部门部位负责人及工作人员责任制、涉密信息系统管理和维护人员责任制等。
9.定密责任人制度是什么?
答:机关、单位负责人及其指定的人员为定密责任人,负责本机关、本单位的国家秘密确定、变史和解除工作。机关、单位确定、变史和解除本机关、本单位的国家秘密,应当由承办人提出具体意见,经定密责任人审核批准。
10、新修订的保密法对定密权限作了哪些限定?
答:这次修订改变了以往任何机关、单位都可以确定任何密级的做法,从行政层级和密级两方面对定密权作了限定,上收了定官权限,不再授了县级机关定密权,取消了设区的市、自治州级机关绝密级定密权。
【活动特点和效果】
此次讲座,提高了村屯法律明白人的法律意识,增强了公职人员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观念,认真履行国家安全职责,为全面依法治县工作夯实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