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掀起民法典学习热潮
案例内容
【活动概况】
在2021年5月28日民法典颁布一周年之际,德州市组织开展五月份民法典宣传月活动。各级各部门以“民法典十进”活动为载体,通过线上线下平台,积极面向单位内部党政机关干部、管理服务对象及帮保社区群众,组织开展集中普法宣传、法治讲座、法治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的民法典学习宣传教育,在全市上下掀起民法典学习热潮。
【重点宣传内容】
(一)突出主题引领,增强民法典宣传活动实效
一是加强统筹安排。市委依法治市办印发《关于组织开展“美好生活 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的通知》(德法办发〔2021〕6 号),要求各地各部门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为主题,通过各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法治氛围。5月28日,在市中心广场组织15个与民法典实施密切相关的市直部门开展民法典宣传月集中宣传暨普法成果展示活动,展示全市及11个县市区一年来开展民法典学习宣传成果,活动现场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600余份,参与群众达1000多人次,解答相关咨询上百人次。
二是加强领导干部民法典学习。市委党校将民法典纳入干部教育培训重要内容,在主体班次安排民法典课程。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交通运输局等部门将民法典列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内容,市水利局、市审计局对全局加强民法典学习提出明确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学,切实发挥“关键少数”带头作用。
三是加强青少年民法典普法教育。德州学校立足法学院,组建民法典学习宣讲团,利用开设“学民法一堂课”等形式,组织民法案例模拟法庭活动。各中小学通过国旗下讲话、集体学习、观看专题课、开展主题班会、进行手抄报征文比赛等活动形式,宣传普及民法典,让民法典走进学生心中,有效提高青少年学法用法自觉性。德州市司法局组织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参观长河法苑法治文化公园,以实地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们感受法治文化、学习民法典知识。
(二)做好结合文章,营造民法典学习宣传浓厚氛围
一是与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相结合,各地各部门结合业务实际,因地制宜,以“民法典十进”为活动载体,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民法典宣传活动,推动民法典宣传在各自领域有效覆盖。
二是与“我为群众办实事”相结合,市残联、市住建局、市外办、市城管局、市疾控中心等单位将民法典宣传列为“我为群众办实事”重要内容,到包保社区广泛发放民法典宣传彩页,向社区居民宣传与切身利益密切有关的系列新规定新概念新精神,在群众中广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是与“创城”工作相结合,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司法局、市商务局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结合业务优势,采取民法典讲座、户外法治课、民法典有奖问答、法治文化活动等形式,积极开展民法典宣讲进企业、进学校、进商场等。
“线上”与“线下”宣传相结合,市侨联、市退役军人事务管理局、市投资促进局等充分发挥新媒体网络的宣传优势,运用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转发《民法典》重点制度、重点条文解读,提高普法深度和广度。国网供电公司、移动公司等开展专题培训,邀请众成律师重点解读民法典中与员工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进一步提升员工的法律意识。
(三)“热”在基层,推动民法宣传在全社会有效覆盖
市委依法治市办、市司法局积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对各地各部门民法典学习宣传加强指导。德城区组织30多所中小学校同步开展民法典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学习民法典·永远跟党走”主题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汇演等法治文化活动。禹城市、武城县、临邑县加大“法律明白人”培养力度,将民法典作为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推动在乡村基层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氛围。平原县编印《民法典》读本及宣传彩页2万余份,发放到县直有关部门及12个乡镇(街道)司法所,更新56个公交站牌的宪法、民法典宣传内容。夏津县将宣传教育任务分解压实到各个普法责任主体,并将此次宣传教育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年底法治宣传教育考核。
【活动特点和效果】
截至2021年6月中旬,全市共组织多种形式“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活动2000余场次,创办高质量民法典系列宣传节目“100秒法律小课堂”20期,登上学习强国平台,在大众海报新闻APP形成专栏,发动全市上万人参与全国普法办民法典网络专项答题活动,德州市司法局获优秀组织奖,极大激发了广大群众学习民法典的热情,提高了了解、运用民法典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