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老西门街道举办第一届法治文化艺术节活动
案例内容
【活动概况】
为切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安天下·德润民心”的重要论述,深入挖掘老西门地区文化特色,创建老西门法治文化品牌,2017年5月26日至9月19日,黄浦区老西门街道举办第一届法治文化艺术节活动。老西门第一届法治文化艺术节是上海首个由街道举办的法治文化艺术节,此次活动以“法韵·德律”为主题,历时117天,通过法治电影展映月、创全周周演活动、法治讲座、《民法总则》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深入宣传《民法总则》,着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民法与民生、普法与文化相结合,用艺术结合法治,大大丰富了居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进一步增强了人人懂法、人人守法、人人尊法的良好法治氛围,取得了明显成效。
本次活动受到了市、区领导的高度肯定。活动期间,“西门服务”、“浦江法韵”等微信公众平台对活动信息进行同步推送。活动结束后,《上海法治报》、《黄浦报》、黄浦有线等媒体均刊发报道相关活动信息,“上海法治声音”、“法治上海”等市级微信公众平台纷纷报道转载相关信息。
【重点宣传内容】
老西门第一届法治文化艺术节举办第五届法治电影展映月活动,通过电影这一生动的形式向居民普及刑法等具体法律知识、直面法律问题;以周周演活动,将法治与艺术结合,重点宣传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精神;通过“小司说法”大讲堂、法治文化小区建设、艺术节闭幕式暨法治文艺汇演等系列活动宣传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人民调解、食品安全等法律知识。
(一)第五届法治电影展映月
5月26日,老西门街道举办第一届法治文化艺术节暨第五届法治电影展映月开幕式,街道全体机关工作人员、居委干部、社区居民代表近200人出席活动。作为法治文化艺术节开幕后的第一项活动,第五届法治电影展映月期间,老西门街道在社区文化中心播放了《黄克功案件》等9部优秀法治题材电影,累计有1000多名社区居民观影。
法治电影展映月是老西门街道自2013年开始创办的法治文化品牌活动,街道每年选取多部主题鲜明的法治电影在社区文化中心展映供社区居民观看。法治电影展映活动以生动鲜活的艺术形式,喜闻乐见的宣传载体,大大拉近了法律与居民群众的距离,让居民群众在娱乐休闲的同时就能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深受广大居民的喜爱。与此同时,每年一度的微影评活动又以社区居民看完电影与活动交互的方式,增加居民的切身体会和主动参与,大大激发社区居民建立法治思考,参与法治宣传的热情。
(二)“法治文化点亮文明城区”活动
结合黄浦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提名区)工作,6月,老西门街道举办法治文化艺术——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提名区)周周演活动,在辖区内的文庙、大吉路绿地、士林华苑小区、社区文化中心等地开展了4场周周演活动,将法治与艺术结合,把传播法治文化作为创全工作的重要抓手,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培育法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
(三)“小司说法”大讲堂
6月至8月,老西门街道举办“小司说法”大讲堂,开展了人民调解讲堂——身边调解员讲述身边调解事、检察官面对面活动、特殊人群学法活动、《食品安全法》解读、《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反校园暴力法律知识宣传、房产交易常见法律问题解析等系列法治讲座以及民法知识竞赛等趣味活动,活动内容涵盖交通文明、食品安全、纠纷调解、未成年人保护等与居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多个方面,受众人群覆盖青少年、企业职工、矫正对象、社区干部等等。
(四)法治文化小区建设
9月19日,老西门街道举办法治文化小区标准化体系评审会,对街道法治文化小区建设经验进行提炼总结。
为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文化,老西门街道自2015年起在法治文化小区建设上进行积极探索,分别选取了辖区内士林华苑小区和小西门小区进行“法治文化小区”建设。街道通过精选言简意核、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名言警句,制作成法治文化小标牌,设置在小区的草地、树林、花丛中。同时,利用小区内的LED广告屏滚动播放法律小知识,搭配传统黑板报、横幅等方式,将法治文化元素充分融入小区环境布置里,让居民在家庭生活和休闲娱乐时就能学习法律知识,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2017年,为更好贯彻市党代会提出的“自治、共治、德治、法治”一体化建设的方针,充分发挥法治建设的保障作用,老西门街道在前期法治文化小区建设工作的基础上,根据标准化、规范化要求,对法治文化小区提出建设和发展的统一标准,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体系化、标准化法治文化小区建设和发展经验,打造老西门法治文化小区品牌。
老西门街道法治文化小区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法治文化小区的硬件和软件。硬件上,基于老西门二元结构特征,选取士林华苑小区和小西门小区一新一旧两种小区分别作为试点。软件上,士林华苑小区采取了传统与现代特色相结合的宣传方法,小西门小区则普遍采用传统宣传方式;第二,“法律日门诊”与“法律夜门诊”。街道设立了3个“法律夜门诊”和1个“法律日门诊”,覆盖辖区内18个居委会,深入最基层为居民提供免费法律服务,并有律师和人民调解员进驻拆违指挥部,参与社区治理工作;第三,法治宣传与“互联网+”相结合。及时将法律知识和网络热点相结合,并建立法律服务微信群,内设专家答疑解惑;第四,点菜式法律服务。包括企业点菜式法律服务和居民点菜式法律服务,按照受众需求为社区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法律服务。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社区案例结合法律内容汇编成册,作为普法教材。
(五)法治文化艺术节闭幕式暨法治文艺汇演
9月19日,老西门街道举办第一届法治文化艺术节闭幕式。上海市司法局副局长陈春兰、黄浦区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吕南停、区司法局党委书记张伟舫、局长刘辉、老西门街道党工委书记庄卫勤、街道办事处主任徐树杰等领导出席活动,区司法局相关科室、老西门街道全体机关干部、居委干部、居民代表及志愿者近200人参加活动。闭幕式上,举行了《民法总则》知识竞猜活动,社区文艺工作者们表演了原创的上海说唱、小品、歌曲和独角戏等节目,并在小品中穿插了律师讲解的独特环节,台上台下积极互动,营造了热烈的气氛,为老西门首届法治文化艺术节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老西门第一届法治文化艺术节,将法治教育以多姿多彩的艺术表演形式融入市民精神生活,大大丰富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内涵,在基层普法多样性上取得了进展,整体夯实基层法治宣传教育工作。
【活动特点和效果】
一是积极创新,不断丰富法治宣传教育的形式和内涵。本次老西门法治文化艺术节活动形式新颖多样化,内容丰富接地气,群众参与热情高。通过法治电影展映月、创全周周演活动、法治讲座、知识竞赛、文艺汇演等多种形式,将普法与文化相结合,用艺术结合法治,深入宣传了《民法总则》等重要法律法规,大力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围,取得了明显普法成效。
二是品牌建设,着力培育法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近年来,老西门街道深挖地域特色,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积极培育社区法治文化品牌、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老西门街道在已有的法治电影展映月、法治文化小区等品牌项目的基础上,策划打造第一届法治文化艺术节,正是法治文化建设的又一次有益探索和实践。作为上海首个由街道举办的法治文化艺术节,此次活动以“法韵·德律”为主题,通过开展系列活动,着力宣传法治知识、培育法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进一步扩大了法治宣传教育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三是提炼总结,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老西门街道在前期法治文化小区建设工作的基础上,根据标准化、规范化要求,对辖区内的法治文化小区建设进行了梳理总结与理论拓展,提出了建设和发展的统一标准。此次法治文化小区标准化体系建设研究目标明确、过程高效、资料全面,建立的法治文化小区评价指标体系,从组织领导、依法建设、依法治理、法治理念四个层面,细化考核标准,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体系化、标准化法治文化小区建设和发展经验,为基层普法教育和法治建设工作的下一步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