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动社会力量全方位开展禁毒宣传的案例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2018年11月,天津市梅江强制隔离戒毒所整建制转型,由执行强制隔离戒毒任务转为执行参与社区矫正任务;2021年11月,增加了指导支持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职能,负责向河西区、津南区、蓟州区、宁河区四个行政区队建制派驻警力,指导支持社戒社康工作。
津南派驻大队民警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和戒毒专业优势,与当地区禁毒办和区社矫中心主动融合融入,形成工作合力,深入学校、社区等广泛开展禁毒宣传,针对社矫对象、社戒社康人员及家属普及禁毒知识,共同筑起了坚固的防毒、拒毒防线。
【案例基本情况】
(一)针对青少年群体,将禁毒宣传融入课堂。派驻民警深入辖区各中小学校开展禁毒课堂,授课坚持“三步走”。
第一步:问题导入,主动思考。向学生们提出“什么是毒品”“毒品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等问题,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带着问题去听课,在课堂上寻找答案;
第二步:趣味教学,提高关注。派驻民警引入伪装毒品如奶茶、巧克力、跳跳糖、开心水、卡通贴纸等,揭秘不法分子针对青少年好奇心制作伪装毒品的恶劣行径,是毒贩诱惑青少年沾染毒品的招数之一,激发了学生们听课的兴趣,从而提高了对毒品知识的关注度;
第三步:引入案例,以案说法。引入真实吸毒案例,讲述吸毒人员戒毒的心路历程,通过诠释毒品危害,并引申讲解我国禁毒相关法律法规,提升青少年遵法守法的意识和防毒、拒毒的能力,达到了预期效果。
(二)针对社会居民,将禁毒工作汇入生活。为进一步加大对毒品危害的宣传力度,大力营造全民参与禁毒的良好氛围,津南派驻大队联合区政府、区禁毒办、居委会等部门走进各社区和商超。共同开展禁毒宣传教育,通过悬挂宣传横幅标语、设立禁毒宣传台、展示毒品仿真模具、发放禁毒宣传品、现场有奖问答等方式,向社区群众居民悉心讲解禁毒知识,切实提高了社会居民的禁毒意识。
(三)针对社矫对象,将禁毒教育纳入日常。为进一步强化辖区社区矫正对象的禁毒意识,津南派驻大队将毒品预防教育作为社区矫正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社矫对象中常态化开展“彩虹行动”普法宣传活动,在日常接收社区矫正对象宣告、个别教育、调查评估、入户核查时开展禁毒教育,以宣传《禁毒法》《刑法》中的涉毒罪名为核心内容,通过介绍毒品种类、特征,帮助社区矫正对象掌握毒品的辨识方法和防范措施。同时,通过讲解社区矫正对象因吸毒、贩毒被强戒、收监的真实案例,警示社区矫正对象要洁身自好,不要心存侥幸,更不要试图以身试法。
(四)针对社戒社康人员,将禁毒宣传带到家庭。派驻民警在支持配合禁毒专干开展社戒社康人员入户毛发采集、尿液检测时,对社戒社康人员及其家属同步开展禁毒宣传,详细讲述吸毒危害,传授抗复吸技巧,共筑禁毒防线,严防毒品再次侵害。
(五)针对广大网友,将禁毒宣传挂在网上。为丰富禁毒宣传形式,找准群众喜好切入点,发挥新媒体宣传优势,派驻民警自编、自导、自演、自剪辑制作了禁毒教育视频《毒诫》,讲述李某在朋友的诱惑下走上吸毒犯罪的道路,自此改变人生轨迹的故事,揭示了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视频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媒介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宣传了毒品的危害。
2022年上半年,津南大队开展禁毒宣传等普法活动30余次,发放宣传品2000余份,受众群体达5000余人,在天津政法、天津戒毒、平安天津、今日头条等平台发布宣传信息近百条,积极营造了浓厚的禁毒宣传氛围。
【案例思考】
(一)精准施策深化禁毒宣传。派驻戒毒警察具有、专业优势,除面向青少年、社区居民、社区矫正对象、社戒社康人员外,要根据受众群体分层次、有重点、立体式的开展禁毒宣传教育,再结合不同群体的心理特点,精准施策,更好服务社会大局稳定。
(二)多方联动形成共治共享局面。毒品综合治理工作是复杂的工程,禁毒宣传也需各界合力形成“大禁毒”氛围。津南大队充分发挥职能优势,联动社会各方力量和资源共同做好禁毒宣讲教育工作,以法促宣、以案促宣,以戒毒之为,助力平安天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