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就有“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的说法,预防就是以“治未病”为直接目的的。毒品的自我扩张性特点决定了要对毒品问题进行有效治理就必须立足于预防,即通过广泛而深入的宣传教育,从根本上预防毒品问题的发生。近两年,海南省琼山强制隔离戒毒所(以下简称“省琼山所”)充分运用戒毒场所的实践优势,着力构建一个以“蒲公英”禁毒宣讲团为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立体毒品预防教育体系,在毒品预防教育理念、机制和方法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省琼山所“蒲公英”禁毒宣讲团由22名民警讲师组成。2018年3月,省志愿者服务协会为“蒲公英”团队正式授旗,宣讲团成为禁毒战线一支致力于社会志愿服务的正规军和攻坚队,以戒毒人员、戒毒人员家属、社会青少年、各社会团体人员为主要教育对象,向社会开展义务禁毒宣传。蒲公英”禁毒宣讲团民警讲师针对宣讲对象的特点精心备课,通过详细调研,精心设计课程,创新禁毒宣传教育内容,针对社区群众、社矫人员,中小学生和大学生不同群体编写课件,精准化开展侧重点不同的禁毒宣传教育,用生动的案例、浅显易懂的语言,传达深远的教育意义,一直以来得到广大受众好评。
一、150个所校共建宣讲点,让青春不“毒”行
从2021年9月开始,宣讲团在全省各大中小学设立“蒲公英”禁毒宣讲团宣讲点,与学校挂牌共建,讲授“开学第一课”,开展师资培训,细化禁毒教育工作,吸引更多师生加入禁毒宣传的队伍,形成了良好的中小学生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局面。从最初2名讲师发展到22名讲师,从1所学校到150个挂牌宣讲点,蒲公英”禁毒宣讲团不断被各中小学校认可:宣讲团成员被政法职业学院、海师附中、滨海九小、龙峰实验小学等13所学校聘为兼职副教授或校外辅导员,22名讲师被海口西海岸九小、滨海九小、康安学校、琼山文庄第一小学、滨海小学等50所学校聘为法治副校长,在社会化宣传上迈出了一大步。截至2022年6月底,蒲公英”禁毒宣讲团共派出警力8971人次,学校宣讲279场,社区禁毒普法宣传190场,受教人数近15万,发放资料82606册,发放调查问卷8000份,回收8000份,赠书10000本,报刊宣传23次,公众号或美篇150次。2022年3月,省琼山所“蒲公英”禁毒宣讲团被海南省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组委会命名为第18届“海南青年文明号”。
二、2100万的点击率,让禁毒宣传“云”传播
在宣讲中,“蒲公英”禁毒宣讲团紧密结合当前形势,开通“明法正德笃行自强”微信公众号,运用VR全景视频技术推出海南省青少年禁毒教育基地3D网络展厅,通过新媒体、网络等方式进一步扩大了禁毒预防教育工作的社会影响。
2021年6月,“蒲公英”禁毒宣讲团联合海南省禁毒办、海南省公安厅政治部宣传处搭建网上直播专栏,并主持拍摄了一部禁毒戒毒微视频——《“毒”家探房》,在多个社交媒体平台播放量超过2100万。宣讲团还和海南日报新媒体联合拍摄了禁毒宣讲视频,全网阅读量超过1500+万,转发点赞500+万;2022年3月,联合海南电视台拍摄的《司法行政新视界》系列之“有趣的禁毒宣讲”专题视频,电视频道、公众号、视频号受众约30万人次;2022年4月,应团省委邀请,依托“筑梦大道·中国青年厅”青少年思想动员引领服务平台录制网络禁毒课程,面向各级团干和青年工作者播出,获得好评。2022年,宣讲团民警两次参加积极参与省普治办、团省委、省司法厅等单位共同举办的“筑梦公益 普法先行”普法宣传——“喜迎二十大 全民禁毒在行动”直播宣讲活动,累计230余万人次在线观看,获赞196.4万次,形成浓厚的禁毒法治宣传氛围。
2022年6月26日,宣讲团推出纪录片《有一种守护叫蒲公英》,被海南日报、海南禁毒、海南司法行政在线等官方视频号转发。联合海南日报新媒体中心共同拍摄微视频《毒品有哪些“黑话”》,揭秘毒品买卖常用的暗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提高广大群众对毒品的认知,平台累计阅读量10万+。
三、10000本书供不应求,让“远离毒品”具象化
省琼山所根据毒品预防教育实践经验,编撰出版了《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一书,系统讲述了毒品的历史沿革,我党的禁毒斗争史,突出青少年对毒品危害场景的辨识和防范能力教育,从实践和理论方面构筑起一堵高大坚固的毒品“防火墙”。自2021年6月以来,在多所学校进行了赠书活动,捐赠10000本,在海南省大中小学中引发热烈反响,获得了极大的社会认可。目前已四次加印,每次都“供不应求”。同时,省琼山所以《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为教材,全面升级蒲公英禁毒宣讲教案、课件,按照“总-分”原则制作动漫成片4集,为学生们拓展防毒拒毒阅读阵地,筑牢校园禁毒防线。
以上数据既说明了省琼山所“蒲公英”禁毒宣传团工作开展的普及程度,同时也反映出目前毒品预防教育方式的多样化趋势。除了讲座、社区宣传工作以及在多种媒体与平台普及毒品知识和传播禁毒理念,我们还要开展多层次、多维度的毒品预防教育工作,扩大宣讲的社会影响力,提高禁毒宣传教育成效。
一是以禁毒宣讲点为基础,从学校选拔语言表达能力强,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开展以“禁毒进校园,我当小先锋”为主题的禁毒小讲师培训班,让小讲师多样化了解有关毒品和新型精神活性物质知识,以及这些物质对身体毒害、影响和依赖性质等。让小讲师把他们学到的知识宣传出去,号召更多的人参与禁毒教育,通过以点带面、以同龄人的口吻宣讲的形式在社会更大范围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二是在原有挂牌共建学校的基础上,重点择取3-4家学校,高标准贯彻“四有”“五落实”毒品预防教育举措(四有即有禁毒教育园地、有禁毒教育课件、有禁毒教育辅导员、有禁毒教育预防课程。五落实即落实教学计划、落实教学大纲、落实师资、落实课时、落实教材。),推动禁毒宣传阵地化,构建禁毒宣传长效机制,打造具有海南司法行政戒毒工作特色的禁毒宣讲示范点。
三是结合省级青年文明号要求,制定方案及流程,严格审核,依托团省委志愿服务平台,面向社会壮大宣讲志愿者队伍,提高禁毒宣讲的社会参与度和知晓度。
四是申报和制定《禁毒宣讲地方标准》,确立禁毒宣讲工作的服务原则,服务内容、服务方法、服务流程、服务保障、评价与改进等规则,促进禁毒宣讲工作朝着科学化、规范化、社会化、标准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