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所校共建平台 开展禁毒宣传教育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近年来,随着新型毒品的大量出现,中国吸毒人员总量持续增长,并呈低龄化、多元化趋势。据《2016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现有吸毒人员250.5万名,其中查获35岁以下青少年吸毒人数虽同比下降4.1%,但18到35岁的吸毒者仍在全国现有吸毒总人数中占比最大为58.4%,共计146.4万名。就上海市的统计数据而言,目前本市登记入库吸毒人员85045人,同比增加4.6%,其中35岁以下青少年占总数的38.8%。由此可见,青少年群体的吸毒数字触目惊心、吸毒问题不容忽视,他们也逐渐上升为最容易受到毒品侵害的“高危人群”,全社会已达成普遍共识——青少年禁毒形势十分严峻。
据上海市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以下简称“女子所”)的所内问卷调查显示,大多数戒毒人员在16至18岁开始第一次吸食毒品,而初次接触的时间往往更早,不少人尚未成年就已涉毒。这主要是因为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好奇心较强、意志力薄弱,面对充满诱惑的物质生活极易迷失自我,加之缺少禁毒宣传教育的正确引导,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毒魔”的重点目标。一方面,有些青少年虽然听说过毒品,但大多一知半解,缺乏正确分辨的能力,特别是现在不少新型的合成毒品披上了“开心果”“跳跳糖”的美丽外衣,更具欺骗性和迷惑性。另一方面,不少教师和家长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认为毒品和青少年相距甚远,学生涉毒情况并不突出。
事实上,加强禁毒宣传教育,做到提前预防介入,帮助青少年坚定拒绝“第一口”,才是防范于未然、避免“亡羊补牢”的根本途径和出路,开展校园禁毒宣传教育工作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方案制定】
女子所积极为构建平安校园做贡献,以“不让毒品进校园”为目标,主动担负起开展校园禁毒宣传教育工作的社会责任,每年组织民警深入大、中、小学校园开展形式多样的禁毒宣传教育,让在校学生了解毒品相关知识,认清毒品巨大危害,着力提高对毒品的防范能力。上海市闵行区航华二小就是其中的学校之一,通过联系、走访和协调,女子所与该小学达成了共建意向,制定了共建计划,希望通过双方的努力和配合,以所校共建为平台发挥积极作用,既能向在校学生传授毒品相关知识,又能把禁毒宣传教育的效果向外辐射,让禁毒宣传走进校园,让禁毒意识入脑入心,让禁毒担当扎根实处。
一是发挥专业优势,让禁毒宣传教育与时俱进。在戒毒所层面,组建禁毒宣传民警队伍,发动富有教学经验、熟悉禁毒工作的民警广泛参与、认真准备,增强禁毒宣传教育的专业性、时效性,做到提前预防、重点关注。
二是有效利用资源,让禁毒宣传教育常态长效。在学校层面,充分挖掘各类资源,丰富禁毒宣传教育形式,全面延续宣传教育效果,让学生、家庭、社会多方受益,切实巩固禁毒宣传教育工作的实效。
三是深化交流合作,让禁毒宣传教育互通互惠。创造戒毒所和学校的双向交流机会,戒毒民警队伍和学校教师队伍分享有益信息、相互学习借鉴、共同完善提高,凝聚禁毒拒毒的思想共识,充分发挥各自领域的宣传教育作用。
【实施情况】
(一)精心组织,传递禁毒宣传教育理念
女子所民警定期赴校园开展禁毒宣传教育志愿服务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一是举办专题讲座和主题授课,帮助在校学生了解毒品知识,提高识毒能力,掌握拒毒方法,并以禁毒戒毒最新信息和校园周边真实案例为切入,注重结合新情况、新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引导,让讲课内容更加充实丰富、贴合实际。二是进行禁毒拒毒宣誓,加深“不让毒品进校园”的思想认识,传递“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积极理念,号召在校学生从自身做起,自觉远离毒品,共同营造平安和谐的校园氛围。三是组织爱心捐赠,向航华二小赠送禁毒图书、禁毒宣传画、文具用品与背包等,使广大在校学生继续深入理解课程内容,养成主动学习、积极了解的习惯,强化禁毒宣传教育课堂的影响。如民警以世界艾滋病日为契机,组织开展“红丝带之‘艾’与爱”禁毒宣传,向在校学生讲解艾滋病知识,共同制作“红丝带”,完成“爱”字拼图,帮助他们增强远离毒品、预防艾滋的意识,进一步拓展禁毒宣传教育实效。
(二)资源共享,助力禁毒宣传教育效果
女子所民警以入校宣讲为契机,积极向学校提供各类有益信息,助力落实后续教育跟进。一是推荐禁毒宣传教育资源,如《小破孩》等动画类影片和上海市禁毒科普教育馆,形象、生动的画面和叙事方式易于提高学习兴趣,集知识性、参与性、互动性于一体的展览内容易于激发直观感受,使在校学生容易接受、加深印象。二是发放禁毒宣传手册,提炼总结重点教育内容,帮助学校既可围绕手册内容组织班会讨论,使学生更好理解,强化禁毒拒毒在校园的持久力,又可继续积极寻求家庭的有效支持,让学生把禁毒理念带回家庭,利用家校联系手册、家长会等渠道传递教育内容,拓宽宣传影响面,使家庭也成为禁毒宣传教育的受益者和传播者,逐步辐射其他社会人员。三是邀请学校教师入所参观,使他们亲身实地了解戒毒场所和戒毒人员的生活,深刻感受毒品危害,更好认识继续做好校园禁毒宣传教育工作的必要性,进一步坚定督促在校学生持续接受禁毒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相辅相成,强化禁毒宣传教育力量
所校共建平台为戒毒民警队伍和学校教师队伍带来了合作共进的机会,双方的互动日益频繁。一是组织座谈交流,就毒情形势、教学方法、禁毒感悟等方面分享心得体会,听取学校对开展校园禁毒宣传教育工作的实际需求,交换意见建议,让这项工作更好发挥作用,惠及更多学生、家庭和社会成员。二是组织课程观摩,由学校专业教师走进戒毒所授课,为戒毒人员开设音乐、心理等课堂,戒毒所民警借此学习授课技巧,虚心取长补短,为有效实施所内教育课程积累宝贵经验,提升整体教学水平。如邀请学校教师来所开展“致我可爱的家”教育活动,通过同唱一首歌、同念一首诗、同读一段话等形式,引导帮助戒毒人员在歌声中陶冶情操,在书香中体会亲情,有效激发戒治积极性,提升教育效果。
【案例思考】
女子所与航华二小的所校共建取得了初步成效,双方在合作中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禁毒宣传教育活动,逐步走向成熟化、常态化。戒毒所民警运用专业知识,大力宣传禁毒拒毒教育内容,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增强了在校学生远离毒品、拒绝毒品的主动意识。广大师生以及学生家长对此项工作一致好评,学校专程送来锦旗表达感谢,学生们也表示禁毒宣传教育活动让他们真正认清了毒品,今后在重视学习的同时会积极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活,从思想和行动上坚决抵制毒品的侵蚀,也会以身作则发挥志愿者的作用,积极向家人、朋友、邻里宣传禁毒知识,争做禁毒小卫士。
下一步要扩大校园禁毒宣传教育的范围,推动毒品预防教育进入更多学校,让更多青少年接受正确的禁毒宣传教育,学会保护自己、提醒他人,同时积极为学校提供禁毒宣传教育资源,提高对禁毒教育的重视和支持,让禁毒安全课成为学生入校的重要一课,让毒品找不到可乘之机。
要进一步增强禁毒宣传教育的整体力量。做好对青少年的毒品预防教育,家庭和学校同样重要,因为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课堂,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所校共建是以学校的力量影响带动学生和家庭,反过来家庭的力量也可以起到强化和督促,即戒毒所把禁毒宣传教育同时辐射社区,让社区中的家庭直接接受教育,以此发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双重作用,更好强化对学生的教育引导,最终让戒毒所、学校、家庭和社区的整体力量共同成为青少年远离毒品的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