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贫困山区禁毒法治宣传案例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云南山区众多且少数民族聚居地分散,许多地区尤其是贫困山区少数民族群众在信息交流和信息接受等方面较为滞后,对毒品的防范意识薄弱,加上地处边陲,常年来都是毒品重灾区,贫困人员吸毒、吸毒致贫现象较为典型。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云南各地因地制宜,针对贫困原因强弱项补短板,最终实现88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850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在这场扶贫攻坚战中,云南省第四强制隔离戒毒所按照丽江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工作统一安排部署,竭尽所能。针对挂联的宁蒗彝族自治县蝉战河村在册吸毒人员总数比例较高以及因毒致贫、返贫的现象突出问题,省四所充分发挥戒毒场所职能,将“戒毒”与“脱贫”有机结合起来,从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的职能优势出发,迅速采取了强有力的戒毒扶贫工作措施,并面向蝉战河乡开展了多次禁毒法治宣传,取得了较为明显的宣传教育效果,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案例基本情况】
【方案制定】
蝉战河乡是宁蒗县最贫困的乡镇,总人口一万余人,贫困率高达85%,在册吸毒人员280余人,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复杂,吸毒贩毒案件高发,吸毒致贫是当地群众贫困的重要原因。在禁毒宣传开展过程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活动开展对象文化程度偏低且由于语言问题,工作人员与当地少数民族村民沟通存在一定困难。二是蝉战河乡距离省四所近200公里,且路途崎,高频率开展禁毒法治宣传存在困难。三是蝉战河乡地广人稀,且村落之间交通不便,难以集中大量村民同时开展宣传活动。针对以上情况制定如下禁毒法治宣传方案:1.多部门支持,领导高度重视,切实落实禁毒法治宣传;2.借助当地政府活动平台,结合场所工作职责丰富宣传内容;3.根据不同受众特点采用多种宣传形式和宣传方式;4.找够翻译官,沟通无障碍。
【实施情况】
一、多部门支持,领导高度重视,切实落实禁毒法治宣传
省四所积极与当地政府部门沟通协调,禁毒宣传活动受到宁蒗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县委、政法委、公安机关及乡政府都派出相关工作人员和责任领导到场支持禁毒宣传工作,每一次禁毒法治宣传都由四所所党委书记亲自带队,严肃宣传队伍纪律,压实宣传教育任务,切实取得积极宣传效果。
二、借助当地政府活动平台,结合场所工作职责丰富宣传内容
一是禁毒宣传活动秉承“禁毒扶贫、戒毒扶贫”理念,依托精准扶贫工作平台,将毒品对家庭和个人造成的危害更加直观的展示在民众面前,只要扶贫工作走过的地方禁毒法治宣传工作也一定走过。
二是宣传活动成功借助宁蒗县委、县政府禁毒宣传进学校、进家庭、进社区、进村庄“四进”活动平台,走进蝉战河乡完小、蝉战河乡政府及有吸毒史的村民家中进行禁毒法治宣传。宁蒗县近年来在毒品问题整治工作方面成绩突出、效果明显,形成了较好的宣传氛围,在宣传过程中民众参与度、配合程度较高,宣传效果逐年提高。
三是禁毒宣传结合其他服务共同开展提高乡民积极参与性。在“进乡村、进小学”禁毒宣传中省四所同时开展“精准扶贫送健康”义诊服务以及儿童节关爱少年儿童活动,吸引了更多乡民参加活动。
三、根据不同受众特点采用多种宣传形式和宣传方式
禁毒法治宣传方式主要以发放禁毒资料、新型毒品模型展示及讲解、禁毒宣传讲座、禁毒宣传展板展示为主。在宣传活动中根据受众特点调整宣传侧重点和宣传方式。
禁毒宣传形式不仅仅是集中宣传,更有一对一“上门服务”。六年间省四所到蝉战河完小开展禁毒宣传六场次,蝉战河乡政府四次,走访吸毒人员家庭一百余户。对于较为偏远的山村和人家也发放了禁毒相关资料,工作人员上门普及“禁毒扶贫、戒毒扶贫”和“脱贫先脱毒”理念。
四、找够翻译官,沟通无障碍
在宣传过程中最大的瓶颈是语言问题,有的村民汉语水平低,与民警之间交流不畅,就此当地政府部门协调出多名彝族工作人员在禁毒法治宣传中充当翻译官、解说员。此外结合“小手牵大手”禁毒理念在中小学开展禁毒宣传活动时邀请学生家长和乡民参加活动,小朋友就是现场“翻译官”,切实发挥了“小手牵大手”禁毒宣传作用。
【案例思考】
2016-2021年间深入村寨和学校共开展10次禁毒法治宣传,受教育群众达3000余人,禁毒法治宣传取得很好的效果。
1.禁毒法治宣传须长期开展。禁毒法治宣传若只偶尔开展,宣传效果得不到巩固,难以取得实效。尤其是在毒品问题严重的少数民族地区,百姓对吸毒违法行为接受度比其他地区高,警惕性低,对毒品危害认识不全面,再加上沟通等问题,偶尔的禁毒法治宣传效果有限,禁毒法治宣传应当长期开展,形成积极舆论和当地良好的法治宣传社会氛围,引导老百姓相互之间能交流学习毒品的危害和国家相关的禁毒政策。
2.戒毒场所在开展禁毒法治宣传时依托当地政策平台,争取当地政府最大支持,让宣传工作发挥最大作用。戒毒场所在特殊时间节点、人员密集处面向社会开展禁毒宣传已成为常态,且效果较好,但云南省有很多少数民族贫困地区都存在宁蒗县蝉战河乡类似的问题和情况,单靠戒毒所的力量要将禁毒知识和全民禁毒理念传播到大山深处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落后地区开展禁毒宣传应当依托当地政府和政策活动平台,齐抓共管取得成效。
3.禁毒宣传队伍应根据驻地情况培养不同民族的讲解员,增强与少数民族群众的沟通,拉近警民距离,提高沟通效果。戒毒场所要不断创新禁毒宣传方式,不要局限于单一的禁毒宣传,可以与其他服务或活动相融合,联合开展引流,让更多民众主动参与进来。